人物生平
皮薩列夫是俄國的著名唯物主義者和民主主義者,他呼籲消滅農奴制,讓農民從資本家地主的壓迫下解放出來。皮薩列夫在1861年從聖彼得堡大學畢業後,並致力於寫政論性的文章,領導當時俄國社會進步雜誌”俄羅斯語文“,並在雜誌的政治立場上貫徹車爾尼雪夫斯基的”革命民主主義路線。皮薩列夫為俄國社會主義思想的發展做了很多工作;在別林斯基、杜博羅留波夫已經去世,赫爾岑流亡遠方,而車爾尼雪夫斯基又被流放到西伯利亞礦區的年代裡,皮薩列夫成為了社會進步人士,在當時,他是青年學生們的 “思想權威” 。
在皮薩列夫短短的一生中,從事創作的年頭不過數幾年,他曾有4年半的時間被當作政治犯監禁在彼得巴普洛夫要塞,在28歲的時候,意外溺死。
他的哲學觀點和政治思想對後來的社會主義者和進步人士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俄國,他是一位與車爾尼雪夫斯基齊的哲學家。
哲學思想
就其哲學觀點和社會學觀點來看,皮薩列夫繼承了車爾尼雪夫斯基的唯物主義哲學,他認同唯物主義陣營中的哲學大師(伊壁鳩魯和車爾尼雪夫斯基)。皮薩列夫認為:物質和運動是不滅的、永恆的,其表現形式是無窮的,“自然界的物質和力量是絲毫不會消失的…“自然規律也具有物質的性質:所有這些規律“同樣都是從無限的宇宙中之必然的、永恆的特性中產生的”。存在和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人的整個精神世界,連未曾理解的動機、幻想等等也在內,都是外部現象在人的心理上的反映。皮薩列夫說:“人不是自然界消極的東西,而是能動的積極的產物。科學不是人隨意臆造出來的,科學是自然界的縮影,是被揭露了的、被認識了的,其規律被善於鑽研的人類的理性所發現的自然界本身。”
皮薩列夫主要肯定了科學的客觀性,批評了只反映主觀見解而不反應研究對象的客觀特性的概念。在皮薩列夫看來,藝術、藝術的創作,也像科學的創作一樣,是反映現實的一種形式。
在美學和藝術上,他與謝林的觀點呈對立狀態,皮薩列夫認為藝術和美學是反映客觀現實的,是有一定目的的,而謝林認為真正的美學和藝術是 “無目的”的,是不受理性控制的。
作品影響
在皮薩列夫的作品中,很多觀點是和機械論,形上學同時並列的,還有強烈的辯證法因素。他在俄國宣傳達爾文主義。皮薩列夫清楚地看到衰亡著的舊事物和產生著的新事物中的“鬥爭”。皮薩列夫在自己的社會學著作中提供了很多卓越的辯證思想。他的這種思想也對後來的很多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諸如斯維托札爾·馬爾柯維奇、卡拉維洛夫。
政治立場
在皮薩列夫還是一個學生時,他便敢於和農奴制的社會制度作戰,他宣布自己是農奴制的敵人,他號召通過暴力來推翻統治的羅曼諾夫的王朝。由於不可能公開號召革命,他就以全副精力在人民中傳播科學知識,並傳播自由平等的政治思想。
皮薩列夫認為:發展教育將會提高勞動生產力,將會增進人民的福利。在一個國家內,光是工業的發展、社會財富的增加無論如何也解決不了民眾福利問題。社會財富的增加反而引起了勞動民眾的日益貧困。他把歷史 知識、自然科學和”工業主義“的宣傳與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制度的民主改造有機地聯繫起來。並認為人民在當中起著絕對的聯繫作用。
個人著作
《19世紀的經院哲學》1861、《勞動史概論 》1863、《動植物的進化》1864、《亨利希·海涅》1867、《1789年的法國農民》1868、等等。
人物評價
是著名的俄國哲學家,政論家,在政治思想上和哲學思想上對很多科學家和政治活動家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俄國,他被認為是和車爾尼雪夫斯基齊名的哲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