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特·克魯伯格

皮特·克魯伯格

皮特·克魯伯格 (Peter Grünberg,1939年5月18日-2018年4月7日),德國科學家。 從1959年到1963年,克魯伯格在法蘭克福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大學學習物理,1962年獲得中級文憑,1969年在達姆施塔特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1988年,克魯伯格在尤利西研究中心研究並發現巨磁電阻效應;1992年被任命為科隆大學兼任教授;2004年在研究中心工作32年後退休,但仍在繼續工作。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59年——1963年,格林貝格爾在法蘭克福約翰-沃爾夫岡-歌德大學學習物理;

1962年獲得中級文憑;

1969年在達姆施塔特技術大學獲得博士學位。

所獲榮譽

1994年獲美國物理學會頒發的新材料國際獎(與阿爾貝·費爾、帕克林共同獲得)IUPAP磁學獎;

皮特·克魯伯格 皮特·克魯伯格

1998年獲由德國總統頒發的德國未來獎;歐洲物理學會惠普歐洲物理學獎;

2007年日本國際獎;

2007年獲沃爾夫基金獎物理獎(與阿爾貝·費爾共同獲得);

2007年10月9日,和阿爾貝·費爾因各自獨立發現巨磁阻效應,而共同獲得該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

2012年5月11日,加盟山東大學任專職教授。

2012年10月,受聘南京郵電大學“Peter研究中心”教授。

成就

克魯伯格 在學術方面獲獎頗豐,包括1994年獲美國物理學會頒發的新材料國際獎(與艾爾伯·費爾、帕克林共同獲得);1998年獲由德國總統頒發的德國未來獎;2007年獲沃爾夫基金獎物理獎(與艾爾伯·費爾共同獲得)。2007年又同艾爾伯·費爾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獎。

2012年10月27日下午,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Peter Grünberg(彼得·格林貝格爾)教授受聘暨研究中心揭牌儀式在南京郵電大學三牌樓校區科學會堂二樓報告廳隆重舉行。

科學研究

瑞典斯德科爾摩皇家科學院發布的頒獎聲明稱,艾爾伯·費爾和皮特·克魯伯格 1988年各自獨立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物理效應-巨磁電阻效應,即一個微弱的磁場變化可以在巨磁電阻系統中產生很大的電阻變化。

該系統非常有助於從硬碟中讀取數據,因為機器在讀取數據時必須把用磁記錄的信息轉換成電流。隨著這項發現公布,一些研究者和工程師開始在製作讀取頭中加以套用,1997年首個套用巨磁電阻效應的讀取頭研製成功,很快成為標準技術,即便今天最新的讀取技術也均由巨磁電阻效應發展而來。

眾所周知,硬碟能夠存儲包括音樂在內的信息,這些信息被存在微小的磁化區,信息則通過記錄磁場變化的讀取器取出。硬碟越小,各個磁化區的面積也越小,磁化的程度也越弱。因此如果欲在一張硬碟中存儲更多信息,就需要更為靈敏的讀取器。基於巨磁電阻效應原理製成的讀取器,可以將細小的磁場變化轉換成不同的電阻,使讀取器產生不同的電流,而電流是讀取器的信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