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介紹
學校位於馬鞍山市大學城內中職園區,占地面積592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總投資5億元。現有學生4000多人,教職工263人。
學校秉承“文化與技能並重、升學與就業並舉”的辦學理念,已形成了全日制學歷教育、非全日制學歷教育及短期技能培訓於一體的辦學格局,開設汽車運用與維修類、信息技術類、機電技術類、經貿服務類10多個專業。學校硬體設施完善,教學實習實訓設備先進,有4個省示範建設專業和5個省重點建設實訓基地,整體辦學實力處於全省領先水平。
學校教育教學成績顯著,在各級各類技能大賽上摘金奪銀,連續多年在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中獨占鰲頭,2015年、2016年學校連續在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奪金 ,實現了安徽省在汽車噴塗項目、數字影音後期製作技術項目金牌零的突破。近三年,學校在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上共獲得44金27銀16銅,在全國賽場共獲得2金18銀13銅。
學校的對口高考成績也是連續多年在全市領跑,2015年對口高考有61名學生升入套用型本科院校,普通高考有14名學生升入二本院校。2016年對口高考50名學生升入套用型本科院校 ,中職生的“大學夢”變得觸手可及 。
在新一屆領導班子帶領下,學校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圍繞“加強規模發展、推進內涵建設、拓寬升學渠道,辦好品牌專業”的發展目標,大力推進教育教學改革,持續提升辦學質量和水平。歷經50多年的砥礪積澱和幾代職教人的孜孜追求,學校已成為展現馬鞍山市乃至全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果的一扇視窗。每年來校參觀、考察的各級各類學校、企業、考察團絡繹不絕,全市兩萬餘名初二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先後走進這裡,感受職業教育的魅力。全國城市職教中心研究會年會、全國汽修專業教師說課大賽、全省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等諸多大型賽事先後落戶學校,實現了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的整體提升。越來越多的國中畢業生選擇皖江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學習技術技能,實現就業創業和人生出彩的夢想。
師資力量
學校按照馬鞍山市“4441”師資隊伍建設規劃,結合職業學校的特點,不斷加大師資隊伍建設,成立了專業指導委員會,制定了《教師隊伍建設規劃》、《教師進修獎勵辦法》、《教師管理條例》、《骨幹教師和優秀學科帶頭人評選標準》等方案,全面實施“名師工程”,設立師資隊伍建設專項經費,用於“名師”的培養、進修、獎勵。
學校以培養“雙師型”教師為重點,探索“培訓-督導-比武”三位一體的師資建設模式,打造了一支“品德高、能力強、講效益”的專兼職結合的師資隊伍。孫五一被授予“全國優秀教師”、“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當選2015年“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主持全市職業學校唯一的“孫五一汽車技術教育名師工作室”、全市“孫五一技能大師工作室”。胡常海獲全國第四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傑出教師獎。學校有全國、全省優秀教師3人,省級“優秀校長”2人,“全省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工作先進個人” 3人,有省學科帶頭人、省教壇之星、馬鞍山市首席技師、優秀援疆教師等一大批名師。全國著名汽車維修專家朱軍、李東江等5位名師也先後加盟學校,擔任高級顧問,為學校專業發展“把脈問診”。
校園文化
校訓:嫻於能 敏於行
釋義:本校訓抓住了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中最核心的因素“能”與“行”。崇尚能力和行動,是現代化建設的時代特徵,也是當下社會人才的重要特質。
現代職業教育,對學生而言,要更加注重習得良好的技能,提升就業創業的能力,從而釋放出服務社會的“正能量”;對教師而言,要更加注重修養高尚師德,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能力,從而發揮教書育人的最大潛能。“嫻”為“嫻熟、熟練”之義,“嫻於能”是對教師“教”與學生“學”最客觀、最本質的要求。
“敏於行”出自《論語》,指的是做事要反映迅速、行動敏捷,體現出的是改革、創新、實踐精神,這也是職業教育人才培養之旨歸。“行”是師生員工的思想、品質、文化、水平、素養諸方面的外化。學校教職員工要"敏於行",敢為人先,注重實幹,善於應變,辦人民滿意的學校。莘莘學子要"敏於行",知行合一,樂於實踐,勇於創業,敢於創新。“敏於行”是對師生員工提出更高的現實要求。
“嫻於能”是“敏於行”的基礎和條件,“敏於行”是 “嫻於能”的發展和提升,二者緊密聯繫,不可割裂。
教風 :博學 嚴謹 敬業 愛生
內涵解讀:教風建設是學校教師隊伍思想建設的重要內容。教風是一所學校大多數教師的思想覺悟、學生態度和精神面貌的共同表現形式,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具有教育、陶冶、感染作用。良好的教風,對學風的形成有決定性影響,對教師素質的養成和提高非常重要。
上述教風的歸結和提出,既是對我校教師隊伍良好傳統的提煉,更是教師們的一種進取方向。
“博學”體現的是教師的基本素質水平。教師只有勤思善學,博覽群書,才能從容對待學生的求疑好問,才能真正做到“傳道、授業、解惑”,真正做到教有所得,學有所得。
“嚴謹”是治學之魂。教師從事的是教書育人的神聖事業,因而離不開對專業知識和業務能力的矢志追求,離不開一絲不苟、兢兢業業的踏實作風。
“敬業”是教師之本。只有熱愛教師這個平凡而崇高的職業,忠於職守,嚴於清貧,盡心搞好教育教學工作,才能真正實踐“為人師表”的風範。
“愛生”是教師的天職。“教育者最可貴的品質之一就是對孩子們深沉的愛”(蘇霍姆林斯基)。“愛生”中的愛,既是尊重、關心,也是引導、教育,同時又是耐心和細緻。對學生整體素質偏低的職業學校教師來說,“愛生”尤為重要。
學風 :善學 文明 勵志 尊師
內涵解讀:“善學”是學生之本。“業精於勤荒於嬉”,學生離不開學習,而學習又離不開勤奮,勤能補拙。“學”既指學習文化和專業理論知識,學習實際操作技能,也指學習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因而“善學”是良好學風的基礎。
“文明”反映了學生的基本道德素質。中國是禮儀之邦,學生是未來祖國建設的生力軍,因此樹立其健康文明的道德風尚,培養其良好的行為準則顯得尤為重要。這也是提高全民素質目標的中心任務之一。
“勵志”,遠大的志向是成長的動力源泉。“志當存高遠”
應該是每一個學生的理想,因而提倡良好的道德修養和培養遠大的志向,是學校在學生中首倡的人生導向。
“尊師”,在全社會重視尊師重教的今天,作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師長,更應成為廣大學生尊敬的對象。尊重師生,實為尊重知識。它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責任。
校企合作
近年來,學校積極拓寬校企合作深度,與PPG漆油貿易(上海)有限公司、德國費斯托工具有限公司、安徽瓔珞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等10多家企業結為校企合作夥伴。開設了“馬鞍山力生烹飪班”等多個企業冠名班。組建了多個專業實體化工作室,實現了產學研一體化,架設起了校企融合的立交橋。
2012年底,全市汽修公共實訓基地建成並投入使用,初步形成了“前店後廠”的校企合作模式。2013年,馬鞍山中德職業教育實驗基地共建項目落戶學校,開啟了馬鞍山市職業教育國際化的新征程。2014年,學校成為安徽省唯一入選教育部“中德諾浩高技能汽車人才培養助推計畫”首批30所校企合作學校,校企合作躋身“國字號”。2015年,學校又成功入選教育部“奔騰ARS汽車實訓中心”校企合作項目。
辦學理念
文化與技能並重 升學與就業並舉
所獲榮譽
全國職業技術教育先進單位
全國職業技術學校職業指導工作先進學校
全國汽車運用與維修專業領域技能緊缺型人才培訓基地
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
全國教科研先進單位
全國職工教育培訓示範點
校園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