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料記載
《 三國史記》記載惠王為聖王第二子,即二十七代王 威德王之弟。《東國 通鑑》則記載惠王為威德王第二子。《 三國遺事》亦記載惠王為威德王之子。《隋書》百濟傳則無惠王。政治主張
惠王在位期間正值百濟國力衰退,內有貴族之間的紛亂,對外方面,今首爾之地為新羅所侵奪,黃海沿岸則受高句麗掌控,因而失去直接與中國貿易的管道,對倭國(日本)政局的影響力亦大不如前。三國史記
《三國史記》(삼국사기)是一部記述朝鮮半島三國 新羅、 百濟、 高句麗的正史。1145年( 高麗仁宗二十三年) 金富軾等以漢文編撰,采紀傳體。共50卷,計《新羅本紀》12卷,《高句麗本紀》10卷,《百濟本紀》6卷,《年表》3卷,《志》9卷,《列傳》10卷。是朝鮮現存的最古史書。《三國史記》主要以已失傳的《舊三國史記》和《花郎世記》為依據,同時也參考了中國的歷史典籍包括《 魏書》、《 三國志》、《 晉書》、《 舊唐書》、《 新唐書》和《 資治通鑑》。
此書是研究朝鮮三國時期和後期新羅歷史的珍貴文獻。
關於隋書
《隋書》共八十五卷,其中帝紀五卷,列傳五十卷,志三十卷。本書由多人共同編撰,分為兩階段成書,從草創到全部修完共歷時三十五年。《隋書》的作者都是飽學之士,具有很高的修史水平。
《隋書》是現存最早的隋史專著,也是《 二十五史》中修史水平較高的史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