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主治 1、自汗不止。用防風,去掉蘆頭(按:蘆頭是指接近根部的葉柄殘基),每服二錢,浮麥煎湯送下。又方:防風用面炒過,豬皮煎湯送下。
2、盜汗。用防風二兩、芎 一兩、人參半兩,共研為末。每服半錢,臨睡時服。
3、老人便秘。用防風、枳殼(麩炒)各一兩,甘草半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飯前服,開水送下。
4、偏頭風與正頭風。用防風、白芷,等分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兩次送藥服下。
5、破傷風(牙關緊閉)。用天南星、防風,等分為末。每服二、三匙。童便五升煎至四升,分兩次送藥服下。
6、小兒解顱(按:指囟門久不閉合)。用防風、白及、柏子仁,等分為末,乳汁調塗囟門。一天換藥一次。
7、婦女崩中。用防風(去蘆頭),灸赤為末,每服一錢,以麵糊酒調下。此方稱“獨聖散”。
8、中烏頭、芫花、野菌等毒。用防風煎汁服。
詞典解釋
1. 形容燈燭繁多。亦指繁多的燈光或星光。
漢 焦贛 《易林·隨之大有》:“華燈百枝,消衰暗微。” 南朝 梁簡文帝 《列燈賦》:“斜輝交映,倒影澄鮮。九微間吐,百枝交布。” 南朝 陳 張正見 《艷歌行》:“蓮舒千葉氣,燈吐百枝光。” 唐 張文恭 《七夕》詩:“星橋百枝動,雲路七香飛。”
2. 狗脊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一·狗脊》。
3. 防風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二·防風》。
4. 萆薢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草七·萆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