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曲[地方曲種]

百曲[地方曲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清朝末年發源於來安縣文山鄉一帶的地方曲種,以曲目豐富、曲調多樣而得名,人稱“百曲百曲百首曲,百曲百曲百段書”。

百曲形成初期

百曲形成初期,藝人們多為單人獨琴走鄉串鄰,演唱一些以民間生活小事為題材的曲目。隨著時間的推移,演唱者逐漸增至3人或5人,伴奏由一把胡琴發展到二胡、笛子、三弦、鼓板等多種樂器並用,表演形式也由刻板的坐唱演變為“該坐則坐,該站則站,能串則串,唱、白結合”。

百曲藝術雖然以博採眾長、兼收並蓄成就了自身,但依然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不僅鄉土氣息濃郁,而且以詼諧幽默見長,故有“歡喜糰子”之稱。舊時,農民民眾每逢操辦紅白喜事和壽誕等家庭大事以及舉行各種宗教迷信活動,都要事先籌集好款項,由地方上頭面人物請來百曲班社演唱,百曲藝人常常應接不暇。

百曲曲本有的以敘事為主,有的以抒情為主;有的以歷史事件為題材,有的以民間習俗為題材。由於百曲是在民間歌曲小調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唱詞基本上是七字或十字一句;以七字為主的句式,活潑自由,口語化較強。在板式結構上,既可唱快板、中板、慢板,也可唱流水板,屬板腔結構。

近代發展

民國時期,來安縣知名的百曲藝人為文山鄉的杜夕榮、杜夕山和大英鄉的彭正舉、賈樹坤等,他們演唱的曲目有《勸戒吃鴉片》、《大煙自嘆》、《十不全招親》、《三戲白牡丹》、《虞美人》、《貨郎相思》等100多支。抗日戰爭時期,杜夕山還創作了《延安出發》、《抵制日貨》等新曲目。

50年代和60年代,文山鄉文化站經常組織百曲藝人為民眾演唱。60年代以後,絕大多數老藝人相繼去世。由於沒有重視對百曲藝術的挖掘整理工作,許多書目和曲調已散失無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