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穿百家衣自然是一種象徵,只需從各家取一塊布片,將布片拼合起來做成服裝也就成了百家衣。圖中兒童百家衣坎肩做工複雜,不同色彩、質料、形狀的布片經過精心選擇、摺疊、縫合,最後做成一件五彩斑斕的衣服。整件衣服色彩鮮明,風格質樸,令人倍覺溫馨。
分布地區
百家衣除了坎肩還有長襖、短襖和馬甲背心等。穿百家衣在中國北部的陝西、山西、甘肅、河南、河北、山東等地十分流行,南方某些地區也有這種習俗。
育兒風俗

百家衣是嬰兒服的一種,由一百個家庭貢獻出的布片做成,故名百家衣。每當嬰兒出生後,特別是數世單傳、孩子的啼哭打破了家庭的沉寂,全家人為之驚喜萬分。這時,孩子的奶奶、爺爺就要向左鄰右舍報告喜訊,並向百家近親好友求乞布塊。特別是那些姓“劉”、“陳”、“程”諧音“留”、“成”,在老人們看來,這些諧音都是吉利之語,對於保佑孩子成長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所以這些人家的一小塊布頭或是一方舊布片,老人們也會珍重地收留下來。布塊的大小花色一般不太講究,但以藍色為最好。因“藍”諧音“攔”,只要有藍色的布塊,妖魔鬼怪就收不走孩子。
其他解釋
紡織業上,將大貨布每疋剪疋條寫上疋號,縫在一起,根椐洗水要求試洗,並分色(又稱百家衣Wash blanket),是在"百家衣"原來意義基礎上,引申出的一個比較形象的術語.
註:有地區認為,穿百家衣的孩子命賤,疾病便不會纏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