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文 名: 白鰭黑吊
俗名別名: 白胸鰭刺尾魚
英 文 名: Whitefin Surgeonfish
拉丁學名: Acanthurus albipectoralis
地理分布 分布在西太平洋的珊瑚礁海域,分布範圍包括大堡礁和珊瑚海(Coral Sea,太平洋西南部海域)至湯加(Tonga)一帶海域。
氣 候 帶 熱帶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紅皮書中
繁殖方式 群體產卵型
食性 肉食性
白鰭黑吊生物特徵
形態特徵
背鰭鰭棘(總數):8-9條 背鰭軟條(總數):22-23條 臀鰭鰭棘:2-3條 臀鰭軟條:18-31條
成魚體呈橢圓形而側扁。頭小,頭背部輪廓隨著成長而凸出。口小,端位,上下頜各具一列扁平齒,齒固定不可動,齒緣具缺刻。背鰭及臀鰭硬棘尖銳,各鰭條皆不延長;胸鰭近三角形;尾鰭彎月形,隨著成長,上下葉逐漸延長。成魚體一致棕黑色至黑色,體側沒有任何斑紋和斑點。胸鰭前半部黑色,後半部白色;尾鰭黑色,接近尾柄處具白色斑帶,尾棘黑色。白鰭黑吊與黑三角吊(Zebrasoma rostratum)的區別在於,黑三角吊的身體和各鰭均一致為黑色,尾棘白色,且背鰭和臀鰭高聳;而白鰭黑吊的背鰭和臀鰭鰭條皆不延長,且尾鰭和胸鰭部分白色,尾棘則為黑色,很容易分辨。此外,白鰭黑吊與印度洋黑吊(Acanthurus gahhm)和太平洋黑吊(Acanthurus grammoptilus)非常相似,區別在於印度洋黑吊和太平洋黑吊的胸鰭為一致黑色,且尾鰭具藍色或白色緣帶,不難分辨。
體形尺寸 最大體長33cm
習性 棲息於外礁陡坡水深5-20米之間的水域,通常成小群生活,偶爾會單獨活動。主要以底部水域中的浮遊動物為食。
飼養環境
白鰭黑吊的適宜水溫在24-27攝氏度,PH值在8.1-8.4為宜,水的比重控制在1.020-1.025為最佳,飼養白鰭黑吊需要大一點的水族箱,建議最小水族箱尺寸為400升。
白鰭黑吊對水質的變化很敏感,裸缸飼養,一次不要換水過多,由於換水導致溫度等一系列因素的改變會使疾病更容易發生,故裸缸只能作短期暫養使用。要養出顏色鮮艷的白鰭黑吊,最好採用過濾、打氧等配套設施齊全的生態缸,此法可減少環境改變對白鰭黑吊的衝擊,白鰭黑吊可長期飼養其中。
飼養白鰭黑吊,“以防為主,防治兼備”。從購買開始,就要做好一系列防範措施。從商品魚中挑選體質健壯、顏色鮮艷、活力好、游姿正確的個體。回家後不要急於放入生態缸中,因袋內溫度與缸中溫度有差別,溫度的劇烈變化會使魚體難以適應。另外,新購魚只及袋中水體可能帶菌,引入生態缸中後會帶入外來病原,傳播疾病,交叉感染。最好辦法是找個小水體的裸缸,把魚連袋一起放進裸缸水中,1小時後,將袋開封,以水滴法把裸缸水引入袋中,觀察魚動態,十幾分鐘後,將魚連袋中水一起倒入裸缸中。在裸缸中加入2ppm呋喃唑酮和青黴素(每公斤水用一萬單位),連下3次,每天1次。用藥第四天,若一切正常,將裸缸水溫緩慢調至與生態缸一致後,方可放魚入生態缸,長期飼養。
餵食要點
雖然白鰭黑吊也和一般的吊類魚一樣,是肉食性魚類,但是在日常飼養的過程中也是需要為白鰭黑吊提供足夠的海草、海藻等植物性的飼料,這樣才能保證營養的均衡。
白鰭黑吊在水族箱的飼養中,幼魚可馴餌,適當地逐次加入少量小蝦蟹肉末、冰凍紅蟲、切碎的菠菜等,因白鰭黑吊口徑小,故食物一定要切細,且肉食只能適量搭配,不宜過多,否則會引起便秘,冰凍餌料要使其解冷方可餵食,否則易引發腸胃疾病。一般隔天餵食一次,食量以5~10分鐘內吃完為準。若是生態缸,餵食間隔可相對延長,甚至可一周餵食一次,生態缸中存在的肉眼看不見的一些微小生物也可供其進食,同時還可藉此清理魚缸中過多的藻類,控制藻類等的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