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鰭豚[中國特有的水生哺乳動物]

白鰭豚[中國特有的水生哺乳動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白鱀豚(“鱀”音 jì;媒體常寫作“白鰭豚”或“白暨豚”;學名:Lipotes vexillifer),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小型淡水鯨,僅產於長江中下游水系,有“長江女神” “水中大熊貓” “水中國寶”之稱。

白鱀豚自成一科,是古老的孑遺生物,化石證據表明 530 萬年前的中新世晚期就已在長江出現。20世紀後期以來,受到人類活動的嚴重侵害而數量銳減,在 1988 年被列為中國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但剩餘種群仍不斷消亡,被認為是第一個由於人為因素而走向滅絕的鯨豚類動物。

自 1980 年起,唯一長期人工飼養的雄性白鱀豚“淇淇”成為相關研究資料的重要來源,2002 年7月14日“淇淇”死後再無確切的白鱀豚活體記錄。2006 年11月6日-12月13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與瑞士白鱀豚保護基金會聯合開展“2006長江淡水豚類考察”,中國、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和瑞士七國的鯨類專家,對宜昌到上海的長江幹流進行了為期六周的科考,未發現任何白鱀豚,認定其功能性滅絕。2018 年11月14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更新發布,暫未確認白鱀豚滅絕,保持原定評級“極危”。

物種學史

進化歷程

白鱀豚分化自海豚支系(Delphinida),該支系包含了除抹香鯨類 以外所有的現代齒鯨。化石證據顯示原始的海豚誕生於 2500 萬年前,並在 2000 萬年前從太平洋進入長江。

1981 年9月,中國地質學家在廣西桂平發現了一種史前動物的下頜骨化石片段,這塊下頜骨來自一種古老的白鱀豚,稱為 原白鱀豚(屬名:Parapontoporia)。化石記錄著 原白鱀豚 在 2000 多萬年前的古老性狀,現代白鱀豚與之相比差別不大。或許是棲息空間相對閉塞,生存競爭及環境變化較少,白鱀豚保留了祖先的原始形態,因此被稱作“活化石”。

演化時間表
顯 生 宙 ↓ 新 生 代 古近紀中晚期始新世(約 5600-3400 萬年前)5000 萬年前,陸棲偶蹄類進入水中生活並不斷演變。
3400 萬年前,分化出 齒鯨類。
漸新世(約 3400-2300 萬年前)2500 萬年前,分化出 海豚支系,此時的海豚是除 抹香鯨類 以外所有現代齒鯨共同的祖先。
新近紀中新世(約 2300-530 萬年前)2000 萬年前,原白鱀豚 出現。一些海豚從太平洋進入中國內陸水系。
530 萬年前,白鱀豚在長江出現。
上新世(約 530-260 萬年前)今已發現的 3 種 原白鱀豚 至此全部滅絕。定居於長江的白鱀豚成為所屬世系(白鱀豚總科)的僅存物種。
白鱀豚在長江保持穩定繁衍,種群延續至 20 世紀末 因人類活動影響而走向衰亡。
第四紀更新世(約 260-11.7 萬年前)
全新世(約 11.7 萬年前至今)

中外命名

霍依和他獵獲的白鱀豚模式標本 霍依和他獵獲的白鱀豚模式標本

1914 年2月,美國青年探險家 查爾斯·麥考利·霍依(Charles McCauley Hoy,1897-1923)在中國洞庭湖的城陵磯水域獵獲一頭雄性白鱀豚,由此採集到了世界首個白鱀豚樣本(僅保留了頭骨和 7 塊頸椎)。霍依詢問當地的漁民如何稱呼這種動物,誤將漁民口中的“白鱀”聽作“白旗”,於是在樣本上標註為 Pei Chi(“白旗”的諧音)。1916 年樣本帶回美國後,華盛頓國立博物館以 75 美元的價格收購,1917 年時任該館哺乳動物館館長的美國動物學家 格里特·史密斯·米勒(Gerrit Smith Miller Jr.,1869-1956)對樣本作了綜合而詳盡的研究。1918 年米勒發表著名的學術論文 “A new river dolphin from China”(來自中國的一個淡水豚新種),確認白鱀豚為獨立物種,拉丁學名定為 ( 意為“留在後方”, 意為“旗手”),英文名定為 Chinese river dolphin(中華江豚)。

美國學界以訛傳訛,認為白鱀豚的背鰭露出水面時,看著就像一個淺色的三角形旗幟。受此影響,中國使用了“白旗豚”的稱法,因“白旗”一詞暗含貶義,又改稱“白鰭豚”。實際上,白鱀豚的背鰭並非白色而是青灰色,“白鰭豚”這一名稱容易產生誤解。

《爾雅》郭璞注 對白鱀豚的描述 《爾雅》郭璞注 對白鱀豚的描述

1977 年3月,中國著名動物學家周開亞在《動物學報》期刊上撰文提出,所謂的“白鰭豚”古稱為“鱀”,最早記載於中國秦漢時期的辭書《爾雅》:“鱀,是鱁。”晉朝學者郭璞為《爾雅》做注,對此解釋道:“鱀,䱜屬也;體似鱏魚;尾如䱡魚;大腹;喙小,銳而長;齒羅生,上下相銜;鼻在額上,能作聲;少肉多膏;胎生;健啖細魚;大者長丈余;江中多有之。”根據歷史記載和民眾普遍的稱呼習慣,將中文名改為“白鱀豚”。至此,白鱀豚應有的、流傳千古的名稱,在誤傳 60 多年後得到了更正。但因“鱀”字過於冷僻,常誤作 音同形似的“暨”,加之舊稱“白鰭豚”的使用已是積重難返,所以白鱀豚在國內各類媒體上始終稱呼各異。

最初的英文名“Chinese river dolphin”在各類出版物上流行了近一個世紀,隨著英國《Nature》雜誌的引用更是深入人心。但近些年中國傳統文化在國際上的影響日益廣泛,西方學界開始重視中國的文獻研究成果,且以最早的文獻記載為優先定名原則,因此白鱀豚的正式英文名改為 Baiji(白鱀)。

現代研究

霍依和米勒是最早對白鱀豚進行科學研究的人士。隨著米勒論文的發表,白鱀豚成為最後一種被正式命名的淡水豚,模式標本為霍依採集的頭頸骨,模式產地為洞庭湖。在此之前,世界上的其他四種淡水豚早已被命名:恆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1810 年命名,亞馬遜河豚(Inia geoffrensis)1817 年命名,拉普拉塔河豚(Pontopriablainvillei)1844 年命名,印度河豚(Platanista minor)1853 年命名。白鱀豚比最早命名的恆河豚晚了 108 年,然而諷刺的是,淡水豚里最晚被西方學界發現並認識的,卻也是最先於人們視線里消失的。

1923 年霍依對他採集到的樣本發表文章“The 'white-flag' dolphin of the tung ting lake”(洞庭湖裡的白旗豚),刊登在《The China Journal of Science Arts》(中國科學與藝術)雜誌上,引起國內外水生界學者對這一物種的首次關注,但從 20 世紀 30 年代直至 70 年代末,由於戰亂、資金有限等種種原因,學者們並未對白鱀豚做更多的研究。

唯一長期人工飼養的雄性白鱀豚“淇淇”(1979—2002) 唯一長期人工飼養的雄性白鱀豚“淇淇”(1979—2002)

1978 年9月中國科學院召開了首次“白鱀豚科研工作會議”,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聲學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 聯合 南京師範學院生物系,從形態學、生態學、生物聲學、行為生物學與資源保護等方面開展白鱀豚的研究工作。1979 年12月第二次“白鱀豚科研工作會議”召開,各科研組交流了一年來的研究成果,也有來自法國和瑞士的鯨類專家與會。但在 1980 年捕獲活體白鱀豚“淇淇”之前,研究工作主要基於收集到的少量骨架標本,一切項目均無較大進展,可謂紙上談兵。

在 DNA 序列檢測技術未成熟前,學者們對白鱀豚的分類意見一度存在分歧,長期未有定論。1918 年米勒在比較了白鱀豚和亞馬遜河豚的骨骼後,認為二者是近親,將白鱀豚歸入亞馬遜河豚科(Iniidae)。後來的分法又將所有淡水豚並為一科,即河豚科(Platanistidae),也稱喙豚科、淡水豚科。1979 年周開亞等人經研究建立了白鱀豚科(Lipotidae),此後各國學者採用不同的方法對白鱀豚的系統發生位置進行了研究。最新的古生物學和分子系統學研究結果都顯示淡水豚類是多系群,南亞的恆河豚和印河豚比其他三支淡水豚更接近系統進化樹的基部,白鱀豚、亞河豚和拉河豚各自代表了從進化為海豚總科(Delphinoidea)的主幹分出的早期支系。經過近一個世紀的爭論後,學者們終於達成共識:現生淡水豚類不是單系群,分屬四個獨立的科,白鱀豚至少是一個科級的階元。

生理結構

外形特徵

白鱀豚“淇淇” 白鱀豚“淇淇”

白鱀豚身體呈紡錘形。全身皮膚裸露無毛,光滑而富有彈性,能夠減少在水中快速遊動時產生的阻力。

新生幼體膚色略深,成體一般背面呈淺青灰色,腹面呈白色。水平伸展的鰭肢和尾鰭上下兩面分別與背面和腹面同色,這樣的顏色分布恰好與環境顏色相符。由水面向下看時,青灰色的背部和江水混為一體很難分辨;由水底向上看時,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強光顏色相近也很難被發現。這使得白鱀豚在逃避敵害、接近獵物時,有了天然的隱蔽屏障。

白鱀豚吻部極其狹長,約 30 厘米,前端略微上翹,後方的嘴角閉合線也輕微上揚,看上去像在微笑。約有130 顆圓錐形的同型齒,上下頜兩側各有 31-36 顆,受顳頜關節功能的限制而無法用於咀嚼,但對獵物可造成瞬間性的殺傷,並能將獵物牢牢地固定在口中,防止其掙脫。眼極小,在嘴角後上方。耳孔小如針眼,閉塞不通,但聽覺十分靈敏。頭頂左側具有單一的圓形噴氣鼻孔,孔緣有活瓣,能自由開合,出水換氣時開啟,入水潛泳時閉合。鰭肢較寬,末端鈍圓;背鰭低矮,呈三角形;尾鰭分為兩叉,呈新月形,扁平寬闊且與水面平行,可上下擺動推動身軀前進。

初生幼體全長 80-90 厘米,重 2.5-4.8 千克;成體全長 1.4-2.5 米。雌性體型大於雄性。成年雌性最大全長 2.53 米,正常體重 116.5-166.5 千克,平均重 145.7 千克,最大體重 237 千克;成年雄性最大全長 2.29 米,體重 64-142 千克,平均重 99.8 千克。

江豚體色較深,沒有突出的長吻。 江豚體色較深,沒有突出的長吻。

中國共有三種鯨豚類被列入一級保護動物,除白鱀豚外還有兩種是江豚和中華白海豚(江豚原為二級保護動物,2017 年5月國家農業部將其提升至一級)。三個物種間常有混淆,實際它們形態差別顯著,進化譜繫上分屬不同的類群,三者間沒有很近的親緣關係。

在水面上翻騰跳躍,活力十足的,基本都是中華白海豚。 在水面上翻騰跳躍,活力十足的,基本都是中華白海豚。

江豚的分類地位尚有爭議,新的研究認為是獨立物種,保守的意見一般還是視它為 窄膂露脊鼠海豚(Neophocaena asiaeorientalis)的長江亞種N. a. asiaeorientalis,屬於鼠海豚科,體型較白鱀豚小,吻部短而圓鈍,並且沒有背鰭。窄膂露脊鼠海豚另有一個東亞近海亞種N. a. sunameri,棲居在馬祖列島以北的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沿岸海域。窄膂露脊鼠海豚的 同屬近親 是 印太露脊鼠海豚(N. phocaenoides),分布在馬祖列島以南,向西沿著東南亞、南亞、西亞一直延伸到波斯灣的西太平洋和北印度洋近岸海域。

“中華白海豚”系 太平洋駝海豚(Sousa chinensis)的中國通稱,屬於海豚科,是名副其實的“海豚”,分布在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中國見於東海和南海,並不生活在長江里(偶爾在長江入海口出現)。其體型較白鱀豚大,中國海域的種群成年後全身呈粉白色,明顯異於白鱀豚的青灰色。此外,中華白海豚常以整個身子躍出水面,而白鱀豚生性羞怯,僅在換氣時將頭部和背部露出水面。

大腦活動

白鱀豚的大腦重量約占總體重的 0.5%,已經接近類人猿的水準。甚至有學者認為白鱀豚的智商比類人猿更高。

哺乳動物的大腦需在使用一段時間後進入休眠狀態,才能在覺醒後正常運作。鯨豚類有著獨特的大腦系統,可以一半大腦休息,另一半工作。成年白鱀豚的大腦每天有 7-8 小時處於半睡半醒的狀態(近似成年人的睡覺習慣),其餘時間全腦覺醒。

作為哺乳動物,白鱀豚和人一樣需要給體內血液不斷供氧。陸地哺乳動物休息時,可在小腦控制下進行不自主的呼吸,而鯨豚類所有的呼吸均是需大腦反應的自主呼吸,因此呼吸必須在神志清醒的狀態下進行。生病、受傷等原因使它們失去知覺後,便會沉入水底,當血液內所剩氧氣使用完畢後進入腦死狀態,所以在水中溺死是老弱白鱀豚的正常死亡方式。

聲吶功能

利用特製的水下探聽儀器,能聽到白鱀豚發出的“滴答”、“嘎嘎”等數十種不同的聲音。日常發出的聲音歸為兩類:一類是“滴答”聲,頻率為 8-160 千赫,起探測目標的作用;另一類是哨叫聲,頻率穩定於 6 千赫,是同類之間的通訊聯絡信號。聲音信號具有良好的繞射傳導能力,適應於泥沙較多的長江水域。

白鱀豚的視覺已退化,主要依靠“回聲定位”識別目標,發出超音波後通過“額隆”(向前隆起的圓形額部)接收、採集回聲信號。發出的超音波常為兩聲一對,聲波傳開後會安靜地等待回聲,從而確定自身與產生回聲的阻礙目標間的距離,以及該目標的大小。信號越強目標越近,波長越寬目標越大。當目標接近時,它又會發出一對新的信號,經過等待收到回聲後,便能分析出目標移動的方向和速度,並考慮是否游向目標。回聲越來越密集說明目標在接近,越來越稀疏說明目標已遠去。憑藉發達的聲納系統,白鱀豚得以在污濁的江水中捕捉食物。

生活方式

主要習性

白鱀豚生性膽小,很容易受到驚嚇,一般會遠離船隻,人類很難接近,加之種群數量稀少,活動區域較廣,所以野生狀態下對其生活習性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鱀豚 白鱀豚

白鱀豚有恆定體溫,在 36℃ 左右。對水溫條件要求較高,常在一個固定區域停留一段時間,水溫變化後又遷入另一區域。喜歡結成 2-16 頭個體的小群活動,常見其與江豚共游,交配期間的集群行為尤其明顯。習慣棲息於江流中心的深水區,也會進入湖泊、支流與幹流匯合處。主要在白天活動,夜間休息。膽怯害羞,很少靠近岸邊和船隻,但常在晨昏時游至淺水區捕食魚蝦。靠自身發出的超音波訊號發現食物並突襲式吞食。消化能力很強,捕到食物不經過咀嚼,整口吞入腹中。食量很大,日攝食量可占總體重的 10%-12%。主要獵物是草魚、青魚、鱅魚和鰱魚,尤其偏愛體長不超過 6.5 厘米的小魚。

白鱀豚用肺呼吸,每隔 10-100 秒就要露出水面換一次氣,並發出“噓哧、噓哧”的響聲,有時會噴出水花。換氣時頭頂及呼吸孔先浮出水面,接著露出背部。出水呼吸時間約 1-2 秒鐘,潛水時間每次約 20 秒,受驚後或察覺到危險的特殊情況下,可長潛 200 秒不出水呼吸。正常情況下,呼吸頻率為每小時 109-150 次。當天氣悶熱,暴雨即將來臨之際,會頻頻露出水面一起一伏,故而白鱀豚又被稱作“拜江豬”。

順流中白鱀豚的游速一般保持在 7.5-40km/h,逆流中為 2.7-4.9km/h,逃避危險時最快可達 80km/h。在淺水區換氣較頻繁,游速較快;在深水區換氣間隔的時間較長,游速較慢。

生長繁殖

白鱀豚壽命估測為 20-30 年。雄性 4 歲、雌性 6 歲性成熟。野生狀態下,成年兩性比例為 1:1,但雌性受孕率一般僅為 30%,自然繁殖率很低。成年雌性一年中有兩次發情期,分別在 3-6 月和 9-11 月。妊娠期 10~11 個月,翌年 2-4 月分娩。每兩年繁殖一次,每胎一仔,偶有雙胞胎。母豚長有乳裂,哺乳時乳房從乳裂中伸出。幼豚會被母豚哺乳 8-20 月,活動時主要靠母豚帶游。

分布範圍

白鱀豚歷史分布:西起宜昌,東至上海的長江中下游水系。 白鱀豚歷史分布:西起宜昌,東至上海的長江中下游水系。

歷史上西起宜昌西陵峽,東至上海長江口,全長約 1700 千米的長江江段都有白鱀豚出沒,包括洞庭湖、鄱陽湖等毗連長江幹流的大小湖泊及河港,甚至還曾在富春江出現過。

受上游建壩等人類活動的影響,白鱀豚的分布區域逐漸縮減,1990 年以後在洞庭湖和鄱陽湖絕跡,在長江幹流的分布上限也移至宜昌葛洲壩下游 170 千米處的荊州附近,下限縮減更為嚴重,到南京附近便已蹤跡罕至。1997-1999 年國家農業部組織的三次大規模考察中,南京下游臨近江陰以下就再未有發現。

2000-2004 年的幾次觀測中,其分布主要限於長江洪湖段、九江段和銅陵段三個區域。最後一次發現白鱀豚的確鑿記錄,是 2004 年8月在南京江段擱淺的一具屍體。

種群現狀

“2006長江淡水豚類考察”結束後,一般認為白鱀豚已基本絕跡,儘管未被 IUCN 宣布滅絕,然而時至今日,沒有任何確切的證據顯示白鱀豚仍然存在。

“2006長江淡水豚類考察”是 2006 年11月中科院水生所和瑞士白鱀豚保護基金會共同發起的大規模科考活動,組織了中國、日本、美國、加拿大、英國、德國和瑞士七國的近 40 名學者,對宜昌到上海的長江幹流展開為期 38 天、行程達 3400 多公里的細緻調查。此次考察動用了國際上最先進的聲吶採集設備和遠程探測技術進行地毯式搜尋,卻未發現一頭白鱀豚。由於鯨豚類需要頻繁出水換氣,並不是很難觀測到,所以部分外國學者確信白鱀豚已經滅絕。考察隊聯合組織者之一、瑞士白鱀豚保護基金會負責人 奧古斯特·弗魯格(August Pfluger)說道:“It is a tragedy, a loss not only for China, but for the entire world”(這是一場悲劇,不僅是中國的損失,也是整個世界的損失)。

中國方面對外國學者的判斷未予認可,提出根據慣例,要 50 年未觀測到活體才能確定一個物種滅絕,並強調“在當前情況下”不宜宣告白鱀豚滅絕。外媒據此認為,中國官方可能在抑制有關白鱀豚及其滅亡的信息,因為事件背後折射的是政府為加快工業化進程、提高GDP增長而對長江資源的大力開發利用,公布白鱀豚滅絕將掀起不利於國家發展的輿論。

2008-2014年死亡江豚的不完全統計,暗示殘餘的白鱀豚難以長存 2008-2014年死亡江豚的不完全統計,暗示殘餘的白鱀豚難以長存

2007 年以來零星的目擊報告和未經證實的影像資料表明,安徽至南京的江段可能還有殘餘個體,然而參考近年持續性大量死亡的江豚,可見長江當下的環境已不適合淡水豚類繼續繁衍,比江豚更脆弱的白鱀豚更難以長久生存並延續種群。殘餘個體即使存在,也不具有實際意義。

越來越多的外國學者認為,現今瀕危程度最高的水生哺乳動物不再是白鱀豚而是加灣鼠海豚,原因是白鱀豚早已滅絕。按照此觀點,在20世紀 50-70 年代加勒比僧海豹和日本海獅滅絕後,白鱀豚成為半個世紀以來首個滅絕的大型動物,也是新中國成立後首個滅絕的國家保護動物,更是全球首個被人類滅絕的鯨種。學界指出,拯救白鱀豚的行動太少而且太晚了,當人們開始著手保護時,這一古老物種就已經走到末路,其種群已經出現不可挽回的損失。國際上白鱀豚被視為動物保護失敗的典型案例,中國因此受到外界批評。西方媒體認為,雖然國際社會對白鱀豚的保護需求給予關注,但中國政府沒有為保護它而做任何嚴肅的投資。

原為保護白鱀豚而劃出的五個自然保護區,現階段保護對象為江豚及珍稀的魚類、水鳥等,這些保護區積壓的諸多問題尚待解決。以 石首 天鵝洲 長江故道 半自然保護區為例,這是一個長約 21 公里,寬約 2 公里的牛軛湖,像一個微型長江,半封閉的環境使其免受來自長江幹流的許多侵擾,是對淡水豚實行遷地保護的理想選擇。保護區的規劃面積近 7 萬畝,實則萎縮到 3 萬多畝,除了農業生產,當地一些工業項目也侵占了保護區。長江排污情況依然嚴峻,附近城市和工廠向長江直排污水,保護區水質持續惡化。沿岸工礦企業排污口報備的僅一兩處,實際卻有好幾百處。長江水利委員會的監測數據顯示,污水廢水的排放量逐年增加,從 2005 年的 296.4 億噸增加到 2014 年的 338.8 億噸,增幅高達 14.3%。同時天鵝洲上約有 6700 人居住,允許有限的釣魚活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在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緩衝區、實驗區”,禁止從事生產經營活動,其中核心區禁止人類活動。事實上,不要說緩衝區和實驗區,連核心區的生產經營活動也是司空見慣。不僅外部環境掣肘保護區的經營運作,內部維護同樣困境重重。首先是專業人員過少和基礎設施落後,保護區面積廣大,但巡護、監測、管理等人手常常捉襟見肘,未能組建一支專業救護團隊,救護人員均由養殖技術人員兼任;名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卻始終未配備現代化遠程監控設施,監控防護全靠“腳跑眼看”。保護區的水量,也不由保護區自主控制。原與長江連通的保護區,出於 1998 年的洪災,在上游建起堤防,阻斷了長江來水。區內成一片“死水”後,只能人為從長江引水,但泵站管轄權 歸屬地方水利部門,保護區的需求並非水利部門的首要考量因素。放水會淹沒一些農民違法占用的灘涂,抽水可能造成農民取水困難,所以每次協調 區內水量都大費周章。物種保護和人類利益的衝突,導致執法主體不明確、執法力度不夠,是各個保護區面臨的主要難題。

白鱀豚滅絕事件,反映的是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而對淡水豚實施遷地保護,終究只是權宜之計,自然保護區外的長江水域目前仍被人類占用,未來能否再次成為淡水豚的棲息地,暫時還無法得出答案。

保護級別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Ⅰ(1979. 6.28)

列入美國《瀕危物種保護法》(日期待查證)

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Ⅰ級(1988. 12.10)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ver 3.1——CR(極危,可能滅絕)

存世標本

截至 2010 年末,世界上保存的白鱀豚標本共 89 件,有性別記錄的共 72 件,34 件雄性,38 件雌性。

中國大陸存有 86 件,有資料的剝製標本共 39 件,骨骼標本 20 件(完整的骨骼標本 10 件,不完整的 1 件,頭骨 9 件)。還有 7 件浸制標本,其中 4 件為胎兒(2 件存於中科院水生所,另 2 件分別歸屬四川大學自然博物館和岳陽市農業局水產組),3 件為成體(分別存於中科院水生所、江蘇省淡水水產研究所和安徽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1918年米勒發表在論文裡的白鱀豚模式標本圖片 1918年米勒發表在論文裡的白鱀豚模式標本圖片

國外的 3 件均為採集自洞庭湖的骨骼標本,分別藏於美國華盛頓國立博物館、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英國倫敦南肯辛頓自然歷史博物館。華盛頓國立博物館所藏的頭骨即為 1914 年霍依在城陵磯採集,後交由米勒研究的模式標本,是全球第一件白鱀豚標本。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標本則是全球第一件完整的白鱀豚骨骼標本,雌性,系 1921 年該館工作人員組成“中亞古生物考察團”到中國考察時,由武漢分隊長 波普(C.H.Pope)以21 美元從岳陽漁民處購得。倫敦南肯辛頓自然歷史博物館的標本是 1922 年英國阿伯丁大學醫學教授 斯基納(Skinner)在中國工作時偶然所獲,雌性,整個屍體被運回倫敦,使英國學者得以首次對白鱀豚進行解剖研究,並將骨骼製成標本。

所有存世標本中,有 4 件骨骼標本是 20世紀上半葉的“古董”,即國外的 3 件和上海科技館自然歷史分館的 1 件頭骨(1920 年左右採集於未知地點,填充於剝製標本內)。建國後收藏的標本中,採集自 50年代的有 10 件,60年代 11 件,70年代 20 件,80年代 28 件,90年代 15 件。21世紀採集的標本僅 1 件,即 2002 年人工飼養至自然死亡的“淇淇”,是最後一件白鱀豚標本。許多珍貴的標本都未得到有效的保護,標本損壞、腐爛變質、遺失、信息不詳、信息混亂等問題非常嚴重,亟待有關方面的重視和管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