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徵
體延長略呈圓柱狀;眼略突出,腹鰭癒合成吸盤,胸鰭寬大如扇。魚體呈黑,特徵是從吻端至第一背鰭具一條白色寬縱帶。與白背帶猴鯊(Cryptocentrusalbidorsus)相似,但後者白縱帶延伸至尾柄。
![白頭鰕虎](/img/0/3c9/nBnauM3XwUTOyETM0kTMycjMxMTM1cjM4EzMxADMwAzMxAzL5E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習性
棲息於礁岩或珊瑚外圍的沙地上,屬底棲魚類。在沙地掘洞居住,與槍蝦互利共生,以寬大胸鰭支撐趴在洞口,警戒心強,不易觀察。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動物為主。
分布
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澎湖海域。
附記
觀賞魚。
白頭鰕虎以其形狀獨特、善跳躍而為人們所喜愛,它的個體較小,體長僅40-80毫米。它有一個闊而大的口,一雙大眼睛,背上有兩個發達的背鰭,腹面的腹鰭前移到胸部,並左右癒合成吸盤。身體體色較暗,上有多條橫跨背部的黑色斑紋,並散布著許多黑色小斑點,體色極為美麗,樣子頗可愛。
體延長略呈圓柱狀;眼略突出,腹鰭癒合成吸盤,胸鰭寬大如扇。魚體呈黑,特徵是從吻端至第一背鰭具一條白色寬縱帶。與白背帶猴鯊(Cryptocentrusalbidorsus)相似,但後者白縱帶延伸至尾柄。
棲息於礁岩或珊瑚外圍的沙地上,屬底棲魚類。在沙地掘洞居住,與槍蝦互利共生,以寬大胸鰭支撐趴在洞口,警戒心強,不易觀察。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動物為主。
印度-太平洋熱帶海域,包括台灣南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澎湖海域。
觀賞魚。
櫛鰕虎魚(Ctenogobius giurinus),英文名:Barcheek goby.屬鱸形目,鰕虎魚科,鰕虎魚亞科,櫛鰕虎魚屬。俗稱:廬山石魚(江...
形態特徵 鰕虎魚科 生物學特徵 名稱由來 經濟價值白頭鰕虎,海洋生物,鰕虎科。
基本信息須鰕虎Barbuligobius 黑深鰕虎Bathygobius 萊氏深鰕虎Bathygobius
簡介: 地理分布: 形態特徵: 棲所生態: 科目種屬分類:8種,占8.51%;鯷科6種,占6.38%;鰕虎魚科和鰕科均為5種,各占...(Haliaeetus albicilla)和白頭鶴(Grus monacha);列入...
自然環境 成立背景 植物資源 動物資源 科學研究動物簡介白頭鰕虎魚 中文名:白頭鰕虎魚 學名:Lotilia graciliosa 英文名:Mars albidorsus 俗名:白背帶絲鰕虎魚 科名:Gobiidae 科中文名:蝦虎科 同種異名:Mars...
動物簡介 形態特徵 生活習性 產地分布 附記、暗紋東方魨、吻鰕虎魚為江西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經濟價值較高而且產量較大的魚類有青魚、草魚、鰱魚、鱅魚、鯉魚、鯽魚、泥鰍、鯰魚、黃鱔、黃顙魚、鱖...顙魚、鬍子鯰、烏鱧、鱖等。鄱陽湖國家濕地公園內的魚類從生態類型劃分...
分布範圍 濕地結構 地理構造 水文氣候 生物資源%;鮎科、鱨科、合鰓魚科、鰕虎魚科、鰻鱺科、鯷科、銀魚科、青鱂科、鱵科、鱧科...,特別是東方白鸛、黑鸛、白鶴3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小天鵝、白額雁、白頭鷂、灰鶴...、鮎形目、合鰓目、鱸形目、鰻鱺目、鯡形目、鮭形目、鱂形目和針魚目,其中鯉...
歷史沿革 位置面積 保護對象 自然條件 濕地範圍越冬地,有白頭鶴和遺鷗2種國家一級保護鳥類,黑臉皮鷺、小天鵝等15種國家...
簡介 形成及其演變 氣候特徵和氣象要素 海洋水文 地質與地貌,占6.38%;鰕虎魚科和鰕科均為5種,各占5.32%;鯡科、舌鰨科各...)。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有東方白鸛、黑鸛、白頭鶴3種、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有...列入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4種,如東方白鸛、中華秋沙鴨、白頭鶴和黑鸛等;列入...
概況 建立歷史 地理氣候 濕地保護 動物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