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喬木,高可達20米,胸徑達1米;樹皮灰色至灰黑色。小枝圓柱形,挺直,較老枝具縱裂縫,葉痕倒卵形或三角形,稍隆起,皮孔不明顯,當年生幼枝具縱棱,無毛,稀被微柔毛;
頂芽圓錐形,小。葉僅見於當年生枝上,葉片薄革質或紙質,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4-9厘米,寬1.8-4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或鈍,全緣,稍反卷,葉面綠色,背面淡綠色,兩面無毛,主脈在葉面凹陷,背面隆起,側脈6-9對,在兩面明顯,於近葉緣附近網結,網狀脈不明顯;葉柄長8-18毫米,無毛,稀多少被微柔毛,上面具狹溝,頂端具葉片下延的狹翅;托葉鑽狀線形,長1-1.5毫米,早落。聚傘花序或傘形狀花序具(2-)4-6-13花,單生於當年生枝的葉腋內。雄花序:總花梗長3-11毫米,無毛,花梗長3-5毫米,無毛或被微柔毛,基部卵狀三角形,小苞片1-2枚或無;花白色,4基數;花萼盤狀,直徑約2毫米,被微柔毛, 4淺裂,裂片闊卵狀三角形,長約0.3毫米,無毛,亦無緣毛;花冠輻狀,直徑約5毫米,花瓣長圓形,長2.5毫米,寬約1.5毫米,開放時反折,基部稍合生;雄蕊長於花瓣,花葯卵狀橢圓形,縱裂;退化子房墊狀,中央具長約1毫米的喙,喙頂端具5或6細裂片。
雌花序:具3-7花,總花梗長約5-13毫米,無毛,花梗長(3-)4-8毫米,無毛或被微柔毛。花白色,5(-7)基數;花萼淺杯狀,直徑約2毫米,無毛,5淺裂,裂片三角形,齧齒狀;花冠輻狀,直徑約4毫米,花瓣倒卵狀長圓形,長約2毫米,基部稍合生;退化雄蕊長約為花瓣的1/2,敗育花葯卵形;子房卵形,長約1.5毫米,柱頭頭狀。果近球形或稀橢圓形,直徑4-6毫米,成熟時紅色,宿存花萼平展,直徑約3毫米,淺裂片三角形,無緣毛,宿存柱頭厚盤狀,凸起,5-6淺裂;分核5-7,橢圓形,長約5毫米,背部寬約2.5毫米,背面具3縱棱及2溝,稀2棱單溝,兩側面平滑,內果皮近木質。花期4月,果期8-12月。
分布範圍
產於江蘇(宜興)、安徽(泗溪)、浙江(杭州、昌化、順溪、天目山)、江西(德興、上饒、廣豐、奉新、廬山、宜黃、南豐、井岡山、廣昌、遂川、寧都、瑞金、會昌、贛縣、上猶、崇義、南康、大余、龍南、尋烏)、福建(莆城、崇安、建陽、福州、仙遊、莆田、德化、永春、南靖、詔安)、
台灣、湖北(來鳳、利川、通山、崇陽)、湖南(大庸、黔陽、祁陽、宜章、江華)、廣東各地、香港、廣西(龍勝、桂林、羅城、大苗山、蒼梧、容縣、博白、柳州、金秀、南寧、上思、防城、百色、德保等)、海南(臨高、昌江、陵水、萬寧、七指山)、貴州(梵淨山、雷山、施秉、榕江、佛頂山)和雲南(祿勸、蒙自、屏邊、馬關、西疇、硯山、雙江、盈江)等省區;生於海拔400-1100米的山坡常綠闊葉林中和林緣。分布於朝鮮、日本和越南北部。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主要價值
本種葉和樹皮入藥,涼血散血,有清熱利濕、消炎解毒,消腫鎮痛之功效,治暑季外感高熱,燙火傷,咽喉炎,肝炎,急性腸胃炎,胃痛,關節痛等;獸醫用治胃潰瘍,感冒發熱和各種痛症,熱毒,陰瘡;枝葉作造紙糊料原料。樹皮可提制染料和栲膠;木材作細工用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