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招選第一批赴日留學生,白輯五中選,東渡日本學習。在日本學習期間,他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同盟會。回國後,他到北京工作。後其父病故,他回家守孝,在城內創辦“自治講習所”。民國成立後,他創辦農會、蠶桑局,宣傳科學種田、植樹造林、種桑養蠶等知識,並印發了很多小冊子。民國17年(1928年)北伐勝利,他應各地友人邀請,先後到北平、天津、保定、太原等地工作,意欲盡力報效國家。但所見所聞令他大失所望,他的才智、抱負難以施展,於是謝絕所委官職,憤然回鄉,閉門謝客,凡外來書信一律不納。
民國26年(1937年)10月,磁縣淪陷,白輯五更是義憤填膺,發誓至死不做亡國奴。他到河南禹縣一帶串聯有志之士聯合救國,但未能如願,只好返回家鄉等待時機。這時日本人多次登門,請他出來為日本做事,他嚴辭拒絕。日軍惱羞成怒,派憲兵隊將其抓走,拘押多日,採取種種威脅、利誘的辦法,均未使白輯五屈服,無奈只好將其釋放。有一天,日軍憲兵隊突然在街上將白先生綁架,日兵將洋刀擱在他脖子上,說他私通八路,若不為日本做事,就要殺頭。白輯五大義凜然,說:“為國為民,死有何惜!”日軍十分敬畏他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只好放行。不久,日軍抓他去修公路、挖壕溝,直至折磨得他骨瘦如柴。同時,日軍派其故舊楊敬齋等先後到家中勸說,但都被他痛斥為賣國賊、漢奸而趕出了家門。
為避免日偽的糾纏,奔赴農村接觸到了共產黨。他堅信中國共產黨是中華民族的希望,秘密參加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活動。他曾為抗日民主政府創辦的《周報》題詞:“保衛國土”。他教導家人,不讀日偽報紙、不說日語,逢年過節不準貼對聯、放鞭炮,以示不忘國恥、不忘抗日。他囑咐在外地的子女,不管走到哪裡,都要抗戰到哪裡,一定要恪守民族氣節,直到把日軍趕出國門。
他把自己的住室命名為“三不齋”,自號“三不齋主人”。他解釋“三不”的含義是:“誓死不當亡國奴,不做日偽官,不忘我中華。”
民國35年(1946年),他參予太行公立漳濱中學的籌備和招生工作,後到縣文化館工作。1949年11月,他作為特邀代表參加了磁縣各界人民代表會議第一屆第一次會議,被選為常務委員會委員。1952年,任縣人民政府委員、中蘇友好協會秘書,1956年任縣政協副主席。1958年當選為縣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任縣人民委員會委員。他工作勤勤懇懇,起早貪黑,十幾年如一日。1959年2月2日,因病死於工作崗位。
白輯五先生一生生活儉樸,反對封建迷信。他的一位朋友的女兒結婚時,他送上一張鐵杴,意在鼓勵他們要熱愛勞動,為國家多做貢獻。其母去世後,他不糊紙紮,不請僧道念經。他曾留下遺言,去世後不用棺材,不要披麻戴孝,不用儀仗,不設酒宴。兒女們遵照他的遺言,辦理了十分簡樸的後事。
相關詞條
-
白蕉
白蕉(1907--1969),上海金山縣張堰鎮人,本姓何,名法治,後改名換姓為白蕉。別署雲間居士、濟廬復生、復翁、仇紙恩墨廢寢忘食人等。名馥,字遠香,號...
人物簡介 人物生平 藝術特色 三絕詩書畫 藝術成就 -
白[姓氏]
白姓是中國的姓氏之一,源出有五:源自嬴姓、羋姓、出自以地名為氏、出自部落、出自改姓。白姓最早源自嬴姓。秦武公死後,公子白未能繼立,武公的同母弟德公將君位...
姓氏源流 部分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白姓家譜 白姓名人 -
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第四輯全四冊)
內容介紹《資治通鑑(套裝全4冊)》為《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的第四輯...閱讀計,在不改變《通鑑》原次序的前提下,按朝代將其分為7輯,每輯大致3冊(第四輯南北朝部分4冊,第七輯五代十國部分2冊),共21冊,陸續推出。本輯...
-
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第一輯全三冊)
內容介紹《資治通鑑(第1輯):戰國 秦 西漢(文白對照全譯)(套裝全3冊)》為《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的第一輯。全書文言原典300餘萬言,白話...的前提下,按朝代將其分為7輯,每輯大致3冊(第四輯南北朝部分4冊,第七輯...
-
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第二輯全三冊)
達到什麼目的了。《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第2輯)(東漢、魏)最大的特點有三:一為譯文考究,此點在出版前言中有詳細說明;二為文白對照,“白話語譯...分為七輯,陸續推出。《資治通鑑》之名,眾人皆知,但研讀者比之於《史記》要...
-
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第7輯·五代十國
卷第二百七十三 卷第二百七十四 卷第二百八十三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媒體評論 目錄 -
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第5輯·隋唐
卷第二百一十 卷第二百一十三 卷第二百一十七
圖書信息 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媒體評論 目錄 -
婁師白
婁師白(1918年6月2日—2012年12月31日)男,湖南瀏陽人。原名婁紹懷,曾用名婁少懷,字亦鳴,齋號老安館。幼年開始師從齊白石,為齊派重要傳人。2...
人物簡介 藝術成就 藝術評價 人物影響 桃李滿園 -
文白對照全譯資治通鑑(第三輯全三冊)
內容介紹《資治通鑑(函套典藏版)(文白對照全譯)(共21冊)》是北宋名... 晉武帝太康十年~晉惠帝元康八年(289~298)卷第八十三 晉紀五... 晉紀二十六 晉孝武帝太元元年~七年(376~382)卷第一百○五 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