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地位】膜翅目、莖蜂科
【學 名】Hartigia viatrix Smith
【分 布】北自我國東北中南部,經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南達廣東、廣西,東南至福建,西至甘肅均有分布。
【危害對象】白蠟
【危害症狀】
主要危害白蠟樹當年生旺盛的嫩枝條髓部。初孵幼蟲從當年新生枝條第一對葉柄處蛀入嫩枝髓部,然後向上串食前進,其排泄物充塞在蛀空的隧道內,一般每一被害枝條內有1-5條幼蟲,致使被害部位的複葉青枯萎蔫,影響景觀效果。
【形態特徵】
(1)成蟲:體長13-15毫米,黑色,有光澤,分布有均勻的細刻點;觸角絲狀,27節,鞭節褐色;翅透明,翅痣、翅脈黃色。雄成蟲體長8.5-10毫米,觸角24-26節,其餘特徵同雌蟲。
(2)幼蟲和蛹:乳白色或淡黃色,體長約12毫米,頭部圓柱形淺褐色,腹部9節,乳白色或淡黃色。蛹為離蛹。
【發生規律】
華北地區一年發生1代。以幼蟲在當年生枝條髓部越冬。3月上旬至3月底(白蠟芽萌動前後)陸續化蛹,4月上中旬(白蠟樹當年生長旺盛的嫩枝條長約10-20厘米、弱短枝停止生長時)開始羽化,4月中下旬,初孵幼蟲從複葉柄處蛀入嫩枝髓部危害,5月初,可見受害萎蔫青枯的複葉。幼蟲一直在當年生枝條內串食危害並越冬。
【越冬幼蟲識別】
幼蟲在越冬前橫向啃食木質部,蛀孔近留枝條表皮,在枝條上的症狀表現為直徑5-7毫米圓形或橢圓形褐色斑點,斑點中央有一個直徑為2毫米僅留下枝條表皮透明狀的圓孔,此處即為成蟲羽化入口,它是查找該蟲的重要標記。每個當年生枝條有羽化孔1-4個,幼蟲在羽化孔的下方1-3毫米處的枝條髓部,在此處折斷枝條可以發現幼蟲。
【防治方法】
1.結合冬季樹木修剪,消滅越冬幼蟲。一般在冬季修剪時,剪除有褐色斑點的枝條,集中燒毀,減少越冬幼蟲的數量。
2.區域聯防。白蠟哈氏莖蜂成蟲有較強的飛翔能力,防治時應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進行聯防聯治,封鎖成蟲的生存空間,縮小擴散範圍。
3.化學防治。根據白蠟哈氏莖蜂生活習性和危害狀況,在化學防治上,要採用內吸性殺蟲劑,因此,可採用灌根和葉面噴霧相結合的防治措施。
(1)噴霧:採用40%氧化樂果1000倍液或10%的吡蟲啉1500倍液加增效劑對葉面及枝條噴霧。葉面與枝條噴到、噴勻即可。在無風的清晨或傍晚噴施為宜。
(2)防治時間:防治白蠟哈氏莖蜂應掌握在成蟲羽化期至幼蟲孵化期。最佳防治期掌握在4月上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