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與危害
蠟吉丁蟲分布在東北三省,對大葉白蠟樹為害最烈。屬蛀乾害蟲類,具有隱蔽性,因此為害初期不易被發現,也很難防治。
形態特徵
成蟲 體狹長,8毫米一13毫米。體表銅綠色具金屬光澤。鞘翅密被點刻和灰綠色短毛,前翅近前緣處小盾板兩側凹陷。
幼蟲 較扁平,老熟時體長26毫米一32毫米,乳白色,前胸膨大,中、後胸較狹,腹部10節。
卵 米黃色。
蛹 體長10毫米-14毫米,乳白色。
發生規律
此蟲在遼寧等北方地區每年發生一代,以幼蟲在韌皮部與木質部之間或邊材坑道內越冬。4月上旬,越冬幼蟲開始活動,取食為害,4月下旬開始化蛹。成蟲於5月中旬至7月中旬先後羽化產卵。幼蟲於6月下旬開始孵化後,即陸續蛀入韌皮部及邊材為害,10月中旬氣溫下降,開始在坑道內越冬。寄主連續2年一3年被害,蟲口密度增大,輸導組織被破壞,使樹木枯萎,甚至死亡。
防治方法
1.檢疫措施由於幼蟲期長,跨冬春兩個植樹季節,如不檢疫苗木,其害蟲會隨攜帶的苗木進行傳播蔓延,因此要加強植物檢疫工作。
2.林業措施(1)選育抗蟲樹種,營造混交林,加強撫育和水肥管理,適當密植,提早鬱閉,增強樹勢,避免受害。
(2)及時清除蟲害木,殲滅蟲源。伐下的蟲害木必須在5月成蟲羽化前剝皮或焚毀。
(3)成蟲猖獗期,利用成蟲喜光、喜暖的習性,在5月中旬至7月中旬的每天10時一16時,在林緣南部進行人工捕殺成蟲。
(1)成蟲猖獗期,用90%敵百蟲晶體、50%殺螟松乳油1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800倍液噴灑有蟲樹幹,連續2次,效果良好。
(2)在6月下旬幼蟲孵化初期,用50%磷胺乳油50倍液、敵敵畏與煤油1:20的混合液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倍液塗抹為害處,殺皮下幼蟲。
(3)5月上中旬成蟲羽化出孔前,用生石灰、硫磺、水1:0.1:4的比例制成的塗白劑對樹幹2米以下的部位塗白可減少卵的附著量,卵的孵化率也明顯降低。
(1)6月下旬一8月上旬在樹幹上釋放管氏腫腿蜂,滅幼蟲效果良好。
(2)保護利用當地天敵——鳥類,有效控制白蠟吉丁蟲對樹木的為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