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本品為薔薇科植物白草莓的全草。5~10月採集全草,洗淨,切段,陰乾備用。
性味歸經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性寒,味甘苦。
②《雲南中草藥選》:苦,涼。
功能主治
祛風,清熱,解毒。治風熱咳嗽,百日咳,口腔炎,痢疾,尿血,瘡癤。
①《西藏常用中草藥》:祛風止咳,清熱解毒。治風熱咳嗽,百日咳,疔瘡,蛇咬傷,燙傷。
②《雲南中草藥選》:消炎解毒,續筋接骨。治口腔炎,口腔潰瘍,血尿,泌尿系感染,腰椎結核,骨折。
③《廣西植物名錄》:解毒,調經,涼血。治紅白痢,小兒疳積,刀傷。
④《藏醫常用藥物的整理研究》:治肺、胸內有膿血(以果實為好),並能祛濕清血,疏通血脈(以全草為好)。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根莖粗,被鱗片,具多數鬚根。有纖細的匍匐枝。基生葉有長柄,披散狀;羽狀3小葉;小葉卵圓形,先端鈍圓,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粗鋸齒,長2~3厘米,寬1.5~2厘米,上面綠色,有疏柔毛,下面灰綠色,密生柔毛。花莖根生;花白色,為總狀花序式的小花束,花托膨大而肉質,白色。聚合果球形,小瘦果卵圓形,紅色。花期春季。
分布區域
分布廣西、雲南、西藏等地。
生長環境
生於田邊、溝邊、路旁草叢及濕潤肥沃的土壤中。
藥材性狀
本品全株被柔毛。根長圓周錐形,被鱗片,具多數鬚根。莖具黃棕色柔毛。基生葉有長柄,披散狀;三出複葉,小葉片卵圓形,先端鈍圓,基部寬楔形,邊緣有粗鋸齒,長2-3cm,寬1.5-2cm。有的可見淡黃色皺縮的小花,球形聚合果黃白色或紅色,小瘦果卵圓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
相關配伍
治毒蛇咬傷,瘡癤:鮮白草莓適量,搗爛加紅糖外敷。(《雲南中草藥選》)
化學成份
預試含鞣質、甾醇、酚性物質,而黃酮、胺基酸、有機酸反應不明顯。
相關論述
1.《西藏常用中草藥》:祛風止咳,清熱解毒。治風熱咳嗽,百日咳,疔瘡,蛇咬傷,燙傷。
2.《雲南中草藥選》:消炎解毒,續筋接骨。治口腔炎,口腔潰瘍,血尿,泌尿系感染,腰椎結核,骨折。
3.《廣西植物名錄》:解毒,調經,涼血。治紅白痢,小兒疳積,刀傷。
4.《藏醫常用藥物的整理研究》:治肺、胸內有膿血(以果實為好),並能祛濕清血,疏通血脈(以全草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