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苦爹

白苦爹

白苦爹,別名敗醬草, 酸益, 野苦菜等,可以用於清熱解毒,排膿破瘀。治腸癰,下痢,赤白帶下,產後瘀滯腹痛,目赤腫痛,癰腫疥癬。

基本信息

白苦爹

的其他名稱:敗醬草, 酸益, 野苦菜, 苦苴, 敗丈, 敗醬, 敗將, 澤敗, 黃花龍牙, 鹿腸草, 鹿首, 馬草, 鹿醬, 苦齋公, 豆豇草, 豆渣草, 觀音菜, 苦葉菜, 萌菜, 女郎花
為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和白花敗醬的全草。主治腸癰,下痢,赤白帶下,產後瘀滯腹痛,目赤腫痛,癰腫疥癬。
敗醬草1

英文名

Dahurian Patrinia Herb, Whiteflower Patrinia Herb, Herb of Dahurian Patrinia, Herb of Whiteflower Patrinia

別名

鹿腸,鹿首,馬草,澤敗,鹿醬,酸益,敗醬,苦菜,野苦菜,苦齋公,豆豇草,豆渣草,觀音菜,白苦爹,苦苴,苦葉菜,萌菜,女郎花

來源

為敗醬科植物黃花敗醬和白花敗醬的全草。野生者夏、秋季採挖,栽培者可在當年開花前採收。洗淨,曬乾。

性狀

(1) 黃花敗醬 全體常折迭成束。要命莖圓柱形,彎曲,長5-15cm,直徑2-5mm,頂端粗達9mm;表面有栓皮,易脫落,紫棕色或暗棕色,節疏密不等,節上有芽痕及 根痕;斷面纖維性,中央具棕色"木心"。根長圓錐形或長圓柱形,長達10cm,直徑1-4mm;表面有縱紋,斷面黃白色。莖圓柱形,直徑2-8mm;表面 黃綠以或共同棕色,具縱棱及細紋理,有倒生粗毛。莖生葉多捲縮或破碎,兩面疏被白毛,完整呈多羽狀深裂或全裂,裂片5-11,邊緣有鋸齒;莖上部葉較小,常3裂。有限公司枝端有花序或果序;小花黃色。瘦果長橢圓形,無膜質翅狀苞片。氣特異,味微苦。 (2)白花敗醬 根莖短,長約至10cm,有的具細長的匍匐莖,斷面無棕色"木心";莖光滑,直徑可達1.1cm,完整葉卵形或長橢圓形,不裂或基部具1對小裂片;花白色;苞片膜質,多具2條主脈。

炮製

洗淨,曬乾,切碎用。
敗醬草炭:取敗醬草,置鍋內,用中火炒至黑色,噴淋少許清水,滅盡火星,取出,涼透。

性味

辛、苦,涼。

歸經

入胃經、大腸、肝經。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排膿破瘀。治腸癰,下痢,赤白帶下,產後瘀滯腹痛,目赤腫痛,癰腫疥癬。
①《本經》:主暴熱火瘡、赤氣,疥瘙疽痔,馬鞍熱氣。 ②《別錄》:除癰腫,浮腫,結熱,風痹不足,產後疾痛。 ③《藥性論》:治毒風頑痹,主破多年瘀血,能化膿為水。及產後諸病。止腹痛余疹、煩渴。 ④《日華子本草》:治赤眼,障膜,胬肉,聤耳,血氣心腹痛,破癥結,產前後諸疾,催生、落胞,血運,排膿、補瘺,鼻洪吐血。赤白帶下。瘡痍疥癬,丹毒。 ⑤《現代實用中藥》:治腸炎下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9~15g(鮮者60~120g);外用搗敷。

注意

《本草匯言》:久病胃虛牌弱,泄瀉不食之症,一切虛寒下脫之疾,鹹忌之。

附方

①治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此為腸內有癰膿: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上三味,杵為末,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小便當下。(《金匱要略》薏苡附子敗醬散) ②治產後惡露七、八日不止:敗醬、當歸各六分,續斷、芍藥(白芍)各八分,芎藭(川芎)、竹茹各四分,生地黃(炒)十二分。水二升,煮取八合,空心服。(《外台》) ③治產後腰痛,乃氣血流入腰腿,痛不可轉者:敗醬、當歸各八分,芎藭(川芎)、白芍藥、桂心(肉桂)各六分。水二升,煮八合,分二服。忌蔥。(《廣濟方》) ④治產後腹痛如錐刺者:敗醬草五兩,水四升,煮二升,每服二合,日三服。(《衛生易簡方》) ⑤治赤眼、障痛並胬肉攀睛:敗醬一握,荊芥、草決明(決明子)、木賊草各二錢,白蒺藜一錢五分。水煎服。(《碩虎齋省醫語》) ⑥治癰疽腫毒,無論已潰未潰:鮮敗醬草四兩,地瓜酒四兩。開水適量沖燉服。將渣搗爛,冬蜜調敷患處。 ⑦治吐血:敗醬草煎湯服。 ⑧治赤白痢疾:鮮敗醬草二兩,冰糖五錢。開水燉服。 ⑨治蛇咬:敗醬草半斤,煎湯頓服。另用鮮敗醬草杵細外敷。(⑥方以下出《閩東本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