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寨,位於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掇刀街道辦事處境內響嶺崗西南1500米。這裡有一個小小的山崗,西面靠著楊家沖水庫,這個小崗的地下長有白色的片石,高處有一個山寨,因就地取用白石構築而成,故名為“白石寨”。
據史料記載,構築這個山寨是當地老百姓為了抵禦金人南侵,躲避戰亂和防土匪用的。白石寨當與南宋時期的岳飛城(鴉鋪)的建築年代相仿,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歷史。白石寨的來歷還有一說,就是當年強盜嘯聚山林,占山為王構築而成。
白石寨四周地勢開闊低緩,易守難攻,呈長方形,東西約100米,南北約300米,占地十餘畝。山寨四面建有城牆,城牆高約4米,寬約2米,上面還建有垛口,有南北兩個瓮門。城內有房舍,可以供人居住。傳說,土匪來了,或有敵人來攻,老百姓就躲在裡面,緊閉城門,城牆上備有雷石砲,還裝備有一種火藥炮,火藥都是用水缸裝的。城牆下還埋有裝著火藥的水缸。有一處地方,迄今人們踏之,地下能發出空洞回聲,疑為當年所棄的大缸。當時老百姓稱這種土炮為“罈子炮“或“罐子炮”。敵人進攻時,城內的人先用雷石往下滾,以連發石砲打擊敵人,危急時就用罈子炮轟擊,據說這種炮威力巨大,能射擊百多米遠。
這個古老的山寨也見證了響嶺的一段烽火歲月。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軍閥混戰,國民黨二、八軍打仗時,就曾在這一帶激戰過,丟棄的槍枝彈藥很多。解放初期,這個山寨還保留有一人多高的城牆。1958年,修建掇刀石至煙墩集的公路,這條公路經過何店、車橋,離北面的山寨不到二里地。當年荊門縣原公路局局長楊學禮帶領民工到這個山寨取石,並開山放炮,肩挑人抬,連牆腳基石都被挖光了,如今山寨四周城牆所在地方,還留有半人高的土堆,遺蹟依稀可辨。城內荊棘叢生,錯落著許多大石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