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白眉姬鶲雄鳥前額、頭頂、枕、後頸、頸側、上背、肩黑色,下背和腰鮮黃色。尾上覆羽和尾黑色。兩翅亦主要為黑色,內側中覆羽和大覆羽白色,最內側第三和第四枚三級飛羽外翈白色,眉紋白色,下體鮮黃色,尾下覆羽白色。有的胸沾橙色。
雌鳥上體從額、頭頂、頭側、後頸、頸側一直到背灰橄欖色,到下背逐漸變為橄欖綠色,腰鮮黃色,兩翅橄欖褐色,羽緣橄欖綠色,翅上外側覆羽和飛羽暗褐色,內側中覆羽和大覆羽污白色或白色,內側第三枚三級飛羽外翈幾全白色,在翅上形成明顯的白斑。尾上覆羽和尾黑色,羽緣沾橄欖綠色,眼先和眼周污白色。下體頦、喉、胸白色或淡黃綠色具灰色羽緣,形成不明顯的鱗片狀,下胸、上腹和兩脅橄欖灰黃色,下腹和尾下覆羽淺黃白色。
幼鳥似雌鳥。雄幼鳥尾上覆羽和尾黑色。頭頂微具黑色羽緣,下體污白色。
虹膜暗褐色,嘴雄鳥黑色,雌鳥上嘴褐色,下嘴鉛藍色,腳鉛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10-15克,♀10-13克;體長♂110-136毫米,♀113-130毫米;嘴峰♂9-11.5毫米,♀9-12毫米;翅♂67-76毫米,♀64-71毫米;尾♂42-55毫米,♀42-50毫米;跗蹠♂15-20毫米,♀15-17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主要棲息于海拔12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和山腳地帶的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中,尤其是河谷與林緣地帶有老齡樹木的疏林中較常見,也出入於次生林和人工林內,遷徙期間有時也見於居民點附近的小樹叢和果園中。
分布範圍
世界
分布於中國、香港、印尼、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寮國人民民主共和國、馬來西亞、蒙古、新加坡、泰國、越南。旅鳥:日本、斯里蘭卡。
繁殖於西伯利亞東南部貝加爾湖以南,往東到黑龍江流域和烏蘇里江流域、朝鮮和蒙古東部,偶爾出現於俄羅斯薩哈林島和日本北海道;越冬於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和蘇門答臘等地。
中國
主要分布於黑龍江東北部大興安嶺、小興安嶺、完達山東部、牡丹江南部、老爺嶺、張廣才嶺、山河屯、帽兒山,吉林東部長白山、延邊、南部渾江、通化、西南部梅河口、遼源、四平、西部白城、中部吉林、長春、敦化,遼寧東部撫順、本溪、新賓、桓仁、東南部丹東、鳳城、南部莊河、大連、東北部昌圖、西部義縣,內蒙古東部,河北,北京,山西,河南,安徽,江蘇,湖南北部,陝西南部,四川東北部鄰水、萬源、城口、蒼溪、南充、東南部秀山、南川、南部宜賓、屏山、馬邊、美姑、中部成都、樂山、彭縣、大邑、雅安、峨眉,貴州北部赤水、遵義、東部江口、中部息峰、都勻(夏候鳥) ;遷徙期間見於山東、福建、江西、湖南南部、廣東、香港、廣西、雲南和海南島等地。
生活習性
遷徙
白眉姬鶲在中國長江以北以及四川和貴州地區主要為夏候鳥,長江以南地區多為旅鳥。
食性
白眉姬鶲食物主要有天牛科、擬天牛科成蟲、叩頭蟲、瓢蟲、象甲、金花蟲等鞘翅目昆蟲,以及尺蠖蛾科、松鞘蛾、波紋夜蛾幼蟲、毛蟲和其他鱗翅目幼蟲,雛鳥幾乎全部以昆蟲幼蟲為食。
習性
常單獨或成對活動,多在樹冠下層低枝處活動和覓食,也常飛到空中捕食飛行性昆蟲,捉到昆蟲後又落於較高的枝頭上。有時也在林下幼樹和灌木上活動和覓食。繁殖期間雄鳥常躲藏在大樹茂密的樹冠層中鳴唱,鳴聲清脆、委婉悠揚,其聲似‘pi-pi, piaokaopi-pilixiao-ao-, pi-, qiciqilili’或‘cikucikuao-xi’,平時叫聲低沉而短促,其聲似‘xi,xi,xi’。性膽怯而機警,一遇危險,迅速藏匿。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曾經有爭議,有學者認為該物種應是黃眉姬鶲( Ficedula narcissina)的亞種之一。《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將其列為獨立物種,以此為準。)
繁殖方式
繁殖期5-7月。通常在4月下旬5月初即見雌雄鳥相互追逐,雄鳥亦開始鳴叫遷徙。每年4月中下旬開始遷來中國繁殖,到達東北繁殖地多在4月末5月初,秋季於9月上中旬開始南遷,少數遲至9月末還未遷走。 晨昏時雄鳥長時間地站在樹枝頭高聲鳴唱,雌鳥時隱時現活動在附近,在雄鳥周圍飛來飛去,或出沒於天然樹洞覓找巢位。通常營巢於闊葉疏林和林緣地帶,也營巢於次生林,混交林、果園和人類住宅附近。
巢多置於天然樹洞和啄木鳥廢棄的巢洞中,也在合適的人工巢箱和柴垛縫隙中築巢。還發現在房舍木柱洞隙和葡萄架橫桿的竹筒內營巢。在長白山找到的7巢均築在山丁子、山楊等闊葉樹天然樹洞中,樹胸徑14-34厘米,距地高1-7米,營巢樹洞洞口最大直徑8.5厘米,最小直徑3.5厘米,洞口形狀為圓形、橢圓形和不規則形狀,洞深3.6-6.5cm,內墊有草根、草葉和樹皮等材料。巢的形狀呈碗狀,營巢材料隨環境而不同,主要由枯草葉、草莖、細根、樹皮、苔蘚、樹葉、樹皮等材料構成,在四川也用竹葉。巢的大小為外徑9-13厘米,內徑5-7厘米,巢高5-9厘米,深2-6厘米。營巢活動主要由雌鳥承擔,但雄鳥亦參與部分營巢活動。
巢築好後第二天即開始產卵,每天產1枚卵,多在早晨產出。1年繁殖1窩,每窩產卵4-7枚,以5-6枚較多。卵呈橢圓形。污白色、粉黃色或乳白色,具紅褐色或橘紅色斑點,尤以鈍端較密,常常形成一圓環狀。卵的大小為15.0-19.0毫米×11.8-14.5毫米,平均17.8毫米×13.5毫米,重1.5-2克。最早產卵日期在長白山見於5月21日,5月末至6月初為產卵高峰,少數遲至6月30才開始產卵。產出最後一枚卵後即開始孵卵,孵卵主要由雌鳥承擔,雄鳥多在巢附近警戒,或許偶爾也參與孵卵,孵化期13天。據13巢的統計,孵化率達94.3%。
雛鳥晚成性,剛孵出時雛鳥赤裸無羽,全身桔黃色,僅具幾撮灰色絨羽,雌雄親鳥共同育雛。剛孵出的最初兩天,雄鳥餵食次數多,雌鳥多在巢中暖雛,以後雌鳥亦積極參與覓食育雛活動。雛鳥生長迅速,3日齡飛羽羽鞘開始長出;5日齡睜眼,飛羽羽鞘先端變黃,頸、胸兩側和翅覆羽羽鞘均開始長出;6日齡胸兩側羽軸破鞘,呈黃白色,尾羽羽鞘亦出現;7-8日齡飛羽被鞘;9-10日齡全身已被羽毛覆蓋;11-12日齡羽毛已豐滿,羽毛顏色似成體雌鳥,已具短距離飛翔能力;13日齡已離巢,或許此時的離巢由於觀察干擾所致;如無干擾,或許還能在巢中停留幾天,由此估計留巢期12-15天。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白眉姬鶲是中國夏季常見的一種森林鳥類,不僅羽色艷麗,鳴聲婉轉悠揚,而且全以昆蟲為食,是重要的森林益鳥,在森林保護中具有重要意義。種群數量較豐富,在長白山的調查,每小時遇見率在次生林為2.4隻,在闊葉林為2隻。
保護措施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6年 ver 3.1——無危(LC)。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經濟價值
白眉姬鶲是中國夏季常見的一種森林鳥類,不僅羽色艷麗,鳴聲婉轉悠揚,而且全以昆蟲為食,是重要的森林益鳥,在森林保護中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