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奎

白玉奎,男,東鄉族,1970年3月出生,國中文化。

個人簡介

1989年7月從事宗教活動,現任吉木乃縣克孜勒加爾清真寺依瑪目。

主要事跡

履行職責
由於家庭經濟條件限制,白玉奎國中畢業後沒有繼續上學,在家中幫父母乾農活,但他沒有放棄學習,經常抽出時間學習文化知識。白玉奎在父親的影響下,開始學習宗教知識,為更好地服務於各族信教民眾,他主動學習其他民族的語言,自學了漢語、哈語等語言,不僅能讀、說,還能書寫其他民族文字,經常閱讀有關民族文化、歷史方面的書籍。
白玉奎自擔任克孜勒加爾清真寺伊瑪目以來,依法開展宗教活動,認真管理宗教活動場所各項事務。他從事宗教活動多年,積極參加自治區、地區、縣組織的各種宗教人士培訓班,認真學習相關法律法規,文化素質、政策水平、宗教學識都得到了提高,向信教民眾宣傳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民族團結理論更加具有說服力。
大膽創業
由於吉木乃縣水資源匱乏,從事農業生產的經濟效益較低,白玉奎開始在經商、牲畜養殖、牛羊育肥方面發展,最初,他不怕嚴寒酷暑,騎著機車到各鄉各村農牧民家中收購羊毛、羊皮等物品,並把收購的東西轉賣給大的羊毛收購站,從而獲得利潤,提高了自己的收入。白玉奎在福海縣收購牛羊皮時發現,福海縣飼料比吉木乃縣便宜,認為搞牲畜育肥可以賺錢。2001年籌集資金開始發展牲畜育肥,在福海縣建立了養殖場,當年就取得了豐厚的收益;2003年育肥羊達五六百隻、育肥牛達七八十頭,牲畜育肥收入大幅提高;2006年他的養殖基地擴大到了7畝;2008年養殖場規模繼續擴大,最多時育肥羊達2000多隻、育肥牛達300頭,但由於養殖牲畜過多,管理不到位,損失也較大;2009年他吸取教訓,處理了大量牲畜,減少了數量,更加注重管理,當年收入20多萬元。2009年奎北鐵路占用白玉奎的養殖場,他獲得賠償款50萬元,又在吉木乃縣建了一座牲畜養殖場。近幾年來,他年育肥的牲畜均達400多頭(只),還集中收購毛皮,向外地銷售,將本地牛羊拉運到昌吉、烏魯木齊等地銷售。2012年,白玉奎共育肥牲畜500多頭(只),通過育肥、銷售毛皮、牲畜等多種途徑,年收入達到20、30萬元。現在他在住宅院子內有1200平方的育肥場,還解決了克孜加爾村10人富餘勞動力的就業。白玉奎一方面把僱傭人員做為幫手,一方面也把養殖場作為育肥技術培訓基地,向他們傳授牲畜育肥的技術。通過白玉奎多年來的努力,他成為了吉木乃縣宗教人士勤勞致富的帶頭人。
樂於助人
白玉奎經常向其他宗教人士和信教民眾宣傳宗教教義中倡導的樂善好施、助人為樂的傳統,積極參與到社會公益事業當中,奉獻愛心,得到了宗教界的一致回響,為其他宗教人士樹立了榜樣。他在履行一名宗教教職人員職責的同時,儘自己最大的能力為民眾辦事,對於貧困的村民辦事時他不但不收取費用,還主動提供自己的車輛幫助他人,他的行為得到了當地民眾村民的讚譽和認可。白玉奎所在克孜勒加爾村哈薩克族民眾居多,村民大多數家境貧困、生活困難,村里人都知道他樂於助人、有經濟能力,每年學生開學期間該村許多哈薩克族民眾都來找白玉奎借錢,他從來沒有讓來借錢的民眾空手而歸,多則的1、2千、少則5、6百。當得知本村木拉提兒子因家庭貧困即將面臨失學時,他立即伸出援助之手,向木拉提家捐助了2000元,資助孩子上學;葉爾肯的孩子生病花費1萬多,白玉奎借了4000元幫助他們渡過難關。當得知村民馬達提去吉林上學時,資助了500元。白玉奎每年用於捐助的貧困家庭、學生大約在1、2萬元左右。

社會影響

在當地民眾中,只要提起白玉奎這個名字,沒有人不翹起大拇指稱頌的。付出就會有回報,1995年、2006年、2009年被評為吉木乃縣“五好”宗教人士,2010年被評為縣民族團結模範個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