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沙灘糕餃

在乳山西南部的白沙灘一帶,民間諸多小吃,久負盛名。其中有一種麵食糕餃,風味獨特。提起餃子,人們往往都會先想到素餡、肉餡、三鮮餡等各種各樣的水餃,卻很少有人知道用糕作餡的糕餃。其實,糕餃與水餃本為同宗,內涵一樣。糕餃是古代白沙灘一帶民間創製的一種麵食,其做法世代相傳。至今,不管是逢年過節還是男婚女嫁,家家戶戶仍有包糕餃的習俗。
糕餃的製作頗為講究、費工。糕餃的皮為橢圓形,用純麵粉發酵擀制而成。糕餃的餡是黍子、高粱、粘玉米、糯米、小米等麵粉,摻以綠豆、豇豆面,按一定比例配好,再加上白糖和紅糖,用水和煮熟去皮的地瓜攪拌而成。糕餃是蒸製而不是水煮,個頭比水餃略大,比較難熟,蒸製需要較長時間。因糕餃餡內有糖,剛出鍋時熱度很高,要涼一涼才能吃,一些性急的小孩子不懂吃法,經常鬧出燙嘴的笑話。糕餃涼熱合適時食用香甜可口,令人回味無窮。
餃子源於古代的角子。早在三國時期,《廣雅》一書就提到這種食品。據考證:它是由南北朝至唐朝時期的“偃月形餛飩”和南宋時的“燥肉雙下角子”發展而來的,距今已有1400多年的歷史了。清朝有關史料記載:“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又說:“每年初一,無論貧富貴賤,皆以白面做餃食之,謂之煮餑餑,舉國皆然,無不同也。富貴之家,暗以金銀小錁藏之餑餑中,以卜順利,家人食得者,則終歲大吉。”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清稗類鈔》中說:“中有餡,或謂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湯叫做水餃。”千百年來,餃子做為賀歲食品,受到人們喜愛,相沿成習,流傳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