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廊村

白廊村位於湖南省資興市白廊鄉,是東江湖區一個典型的移民後靠村,全村國土面積5734畝,水域面積29600畝,轄15個村民小組322戶,973口人,黨員41名,專職村幹部6名。近年來,白廊村在推行村幹部規範化管理的基礎上,大力推行“1+2”村級治理模式,即以村黨支部為核心,有效整合村民自治組織、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實現組織功能互補,良性互動,使村級組織煥發出生機和活力,村級治理成效顯著。2007年全村實現社會總產值2200萬元,村集體收入55萬元,農民人均可配收入達7300元,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文明村、湖南省基層黨建示範點等榮譽稱號。

基本信息

白廊村

白廊村位於湖南省資興市白廊鄉,是東江湖區一個典型的移民後靠村,全村國土面積5734畝,水域面積29600畝,轄15個村民小組322戶,973口人,黨員41名,專職村幹部6名。近年來,白廊村在推行村幹部規範化管理的基礎上,大力推行“1+2”村級治理模式,即以村黨支部為核心,有效整合村民自治組織、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實現組織功能互補,良性互動,使村級組織煥發出生機和活力,村級治理成效顯著。2007年全村實現社會總產值2200萬元,村集體收入55萬元,農民人均可配收入達7300元,先後被評為湖南省文明村、湖南省基層黨建示範點等榮譽稱號。1986年,國家重點工程東江水電站關閘蓄水,白廊村大片良田被湖水淹沒,村民回響政府號召移民後靠。移民後的白廊村沒有一分耕地,到處雜草叢生,亂石林立,可供開發的荒山人平不足1.2畝,村民人平均收入僅為430元,發展經濟成為白廊村的首要任務。依託移民扶持政策的支持,勤勞勇敢的白廊村人首先拉開了向荒山要耕地的戰役,全村人花了兩年多的時間,在亂石林立的荒山上開山造土,種果栽樹。很快,水果業成為白廊村的主要產業。村民們也開始有了一些收成。隨後,村民們又摸索著嘗試規模化生豬養殖、養魚和發展農家游。到2003年初,全村初步形成了養豬、養魚、種果、農家游四大主導產業,全村人平純收入達3600元,並湧現出了一大批專業戶。儘管經濟得到了一些發展,但一些問題也隨之暴露出來。村民們普遍感覺到儘管手中的錢逐步多了起來,但生活並未得到大的改善。住的房子雖然是移民後靠時統一建設的紅磚房,但全村村容不整,基礎設施特別是村組道路落後,髒、亂、差現象嚴重;民風不正,受經濟利益的驅使該村迷信、打架鬥毆等不文明現象隨處可見,如在白廊碼頭開發前期,民眾阻工鬧事的情況天天出現;經濟成長乏力,由於缺乏組織,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在市場經濟的大格局下抗風險能力弱的問題逐步暴露,種果、養豬中增產不增收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出現為了銷售產品,競相壓價的現象,村民逐漸感覺到錢越來越難掙了。村民們對村裡的大大小小的事情很是不滿,而作為村級治理的領導者,村支村兩委班子也感到很為難。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收入的增加,村集體經濟卻由於缺乏載體絲毫沒有變化,村幹部的工資時常沒有著落,工作積極性本來就不高,有時想為村里做一些事情,但由於缺錢,又辦不成事。而計畫生育、農業稅費、治安調解等得罪人的事卻又是硬性任務,村幹部經常是磨破了嘴皮也辦不成一件事,村級治理、民眾工作陷入了困境。針對農村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2002年11月起,資興市委、市政府創造性地在全市推行村幹部規範化管理,即比照國家公職人員的有關管理辦法,規定村幹部的崗位設定、選拔任用、報酬保障、教育培訓、考勤考核等,實施規範化管理,給各村定類別,定村幹部編制,定職位,定村幹部工資,定獎勵,以此激發村幹部的工作積極性。在村幹部規範化管理後,白廊鄉白廊村被定為一類村,定專職村幹部6人,幹部人平月工資433元。同時,還對該村幹部的考勤考核進行了明確的規定。推行村幹部規範化管理後,白廊村的村幹部積極性高了,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抓村裡的工作,村支村兩委一班子首先把搭建載體,發展經濟(包括集體經濟)作為首要目標。2003年4月,在村黨支部的組織下,成立了白廊村水果、生豬、水產、農家游四大協會。6月,辦起了商品一條街,白廊休閒山莊,白廊漁業股份有限公司三大股份制經濟實體。2004年8月份,村支村兩委通過多次走訪民眾,召開黨員,組織村民代表會議,把四個專業協會和三個股份制經濟實體進行了整合,制定了《章程》,組建了農村經濟聯合會,農村經濟聯合的職責是對農村經濟組織的管理協調、服務。儘管村幹部實行了規範化管理,成立了農村經濟聯合會,農村經濟有了進一步發展。但在實踐中,村黨支部仍感到領導乏力,治理難度加大。一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在利益不一致的情況下,村支村兩委為爭奪有限的村級公共權力資源,經常發生矛盾,村支村兩委不能形成工作合力,協調公共事務的能力弱化。二是農村經濟聯合會圖有其表,只是名義上的聯合,實際上仍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引領會員發展經濟的能力欠缺,輻射帶動能力弱。三是村級黨組織對農民民眾的凝聚力不強。由於一心貫徹落實上級的精神,完成上級部署的任務,盡做一些“得罪人”的事,而對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公益事業較少過問,村級治理資源在村民的中威信不高,凝聚力不強。為破解這些難題,2004年來,白廊村黨支部不斷創新機制,充分發揮黨支部在村民自治中的核心作用,完善村民自治手段,營造了濃厚的政治氛圍。一是建立支村兩委幹部交叉、黨支部全程參與村級事務管理機制。在選優配強支部書記和支委班子的基礎上,村黨支部嚴格按照《村組法》,把支委推為村委成員候選人,把優秀黨員推為村民組長或村民代表候選人。目前該村村委會3名成員中,村委會主任由村支委蔣愛國兼任,村委會秘書由村支委李發剛兼任,另有一名女同志被選為村委會計生專乾。全村15個村民小組長和34名村民代表中,有21各黨員,占村民小組長和村民代表總人數的43%。二是實行最廣泛的村民代表決策制,在推進村民自治的過程中,凡是涉及到村民利益的重大事項,黨支部通過深入調研,形成工作思路和方案,然後提交村支兩委聯席會議討論,並通過召開黨員、組長、村民代表會議,廣泛徵求意見,形成村民自治的決議,這樣使村黨支部的意圖成為廣大村民的自覺行動,既提高了辦事效率,又保證了決策的科學性和合法性,如為了最佳化白廊村的投資環境,制定了《關於維護白廊投資環境的有關規定》,並在黨員、組長、村民代表會上討論通過。由於實行了這一規定,雖然近年來白廊村投資項目比較多,但沒有出現一例大的矛盾和糾紛。如白廊村黨支部按照村民代表大會的決議,每年對白廊碼頭裝卸權進行公開招標。通過公平競標,白廊碼頭裝卸的標價每年都達到1.7萬元以上,民眾十分滿意,三是大力實施黨務村務“陽光工程”。認真將村組集體財務,計畫生育、土地管理等民眾期盼知曉的內容定期公開,通過組建樂器隊、腰鼓隊等民間藝術團隊,廣泛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開展“美德在農家”活動,豐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現在全村以禮待人,以誠為信,以德育人蔚然成風。同時,村黨支部不斷強化對農村工作的領導,在2004、2005年兩年間,特別是結合2005年支村兩委換屆試著推進了“雙向進入,交叉任職”,延伸了黨在農村經濟社會領域的觸角,有效解決了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兩張皮”問題,破解了村黨支部如何發揮核心作用的難題。首先把支村兩委班子成員選入農村經濟聯合會及其下屬的協會組織、股份制經濟實體任職,明確工作職責和目標任務,並把工作開展情況作為專職村幹部考核的重要依據。其次,把黨小組建在協會上。依託白廊村的四大協會,按照黨員產生的發展特點,把黨員分別編入相應的黨小組,加強了黨員的教育管理,發揮了黨員在協會中的作用。實行交叉任職後後,6名專職村幹部分別擔任村支委4個崗位和村委會3個崗位的職務。同時,經法定程式選舉,村支書該村養魚大戶何賽躍兼任水產養殖協會會長,村委主任水果種植大戶蔣愛國兼任水果種植協會會長,村支委兼村委會秘書該村農家游大戶李發剛任農家游協會會長,另有生豬養殖大戶何林輝任生豬養殖協會會長。通過實行交叉任職,強化了村級治理資源對農村經濟組織的指導作用。村黨支部按照“民管民用民受益”的原則,引導、幫助各類合作經濟組織制定合作章程和會員商議、訂單管理、目標責任等制度,對經濟組織及會員的責、權、得予以了明確界定。實行了“五統一”,“四優先”的政策,即統一種苗供應,統一生資供應,統一技術服務,統一對外宣傳,統一市場銷售;優先政策資金扶持,優先發放小額貸款、優先提供技術服務,優先生產用地審批,引導廣大農戶大力發展產業。推行“1+2”模式後,加快了農業產業化和農民增收步伐。通過組織專業協會,大力發展生豬、水產、水果、農家游四大產業,實行“五統一”,“四優先”,改變了過去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無法適應大市場的狀況,有力地推進了農業產業化進程。目前,該村年出欄生豬2萬頭以上,水果種植面積達1000餘畝,年產布郎李、特早蜜桔、枇杷等水果3600號,360口網箱年產三角魴、翹嘴魚、羅非魚等名貴魚269號,16戶農家游年接待遊客1萬人以上。推行“1+2”模式後,壯大了集體經濟,密切了黨群幹群關係。在發展產業的同時,該村採取村里資源入股、幹部帶頭入股、民眾自願入股、引導外商入股等形式,大力發展股份制經濟。目前,該村年集體收入達50萬元以上,解決了村里“無錢辦事”的尷尬局面。2004年以來,該村在各部門的大力扶持下和自己的努力下先後投入資金2320多萬元,用於村組道路、下湖人行道、水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100%的村民住室實現了紅磚結構,100%的村民小組開通了光纜電視和程控電話,80%的村民小組發展了豬沼果(魚、菜)生態農業,抓好白泥塘組、遼背壠組“清垃圾、清淤泥、清路障,改水、改廁、改水泥路,建休閒廣場、建沼氣池、建垃圾池”“三清三改三建”為主要內容的村莊整治工作,電腦、私家車、洋樓新三大件已落戶老百姓家中,村生活水平和質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1]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