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站概況
白市水電站是清水江梯級電站之一,位於貴州省黔東南州天柱縣境內,壩址位於天柱縣白市鎮上游約2.8公里處的坪內村,距天柱縣城30公里,壩高68米,水庫正常蓄水位300米,裝機42萬千瓦。工程靜態總投資32.06億元。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航運、水產養殖等綜合效益。淹沒涉及天柱縣坌處、竹林、遠口、社學、白市5個鄉鎮30個村2個居委會2.2萬多人,淹沒坌處、遠口、興隆3個集鎮。該項目於2003年啟動,2005年列入貴州省重點工程,2008年3月18日獲國家發改委核准,計畫於2010年底建成投產。
電廠主要任務為發電,兼有航運等綜合利用效益;壩頂高程304.5m,水庫正常蓄水位300.00m,死水位294.00m,調節庫容1.72億m3,具有季調節性能;上距掛治梯級56.3km,下距托口梯級56.2km,壩址控制流域面積16530km2,占清水江總流域面積的93.8%;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14.8億m3。電站裝有3台單機容量140MW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總裝機容量420MW;3台額定容量160MVA主變;兩回500kV線路,一回連線距本廠67km的三板溪水電廠,另一回接入距本廠32km的艷山紅開關站;設計年平均發電量12.36億kWh。電站建成後接入湖南省電網,承擔調峰、調頻及事故備用等任務。
白市水電站工程是天柱縣有史以來投資最多、規模最大的項目。2003年4月,黔東南州人民政府先後與五凌公司簽訂“天柱電站建設意向書”、“天柱水電站建設框架協定書”。為搞好電站建設和移民搬遷安置工作,同年8月成立天柱縣移民開發局。2004年白市電站被天柱縣委、縣政府列為“十件實事”的第一件。
從2003年9月開始,電站建設的各項前期準備工作全面啟動,先後完成了白市電站進場公路、110千伏變電站、施工區場坪工程、董家橋防洪堤工程、砂石料場、白市大橋等前期工程;實施了白市鎮杉木坳和江東鄉董家橋2個集中安置點,安置施工區移民85戶314人;完成了白市電站庫區淹沒實物指標調查、覆核、公示工作,進行了庫區淹沒土地分解、公示、覆核及集鎮現狀和宅基地調查工作。同時,完成了坌處、遠口、興隆3個搬遷集鎮的復建規劃設計和庫區交通、電力、通訊等專項復建工程規劃設計。2008年12月,遠口清水江大橋羅漢坡預製場工程施工便道和白市至興隆公路丘塘灣大橋相繼開工,標誌著庫區控制性工程的全面啟動。截止2009年底,完成工程投資近10億元,補償投資4244.33萬元。
建設情況
白市水電站樞紐工程屬二等大(2)型工程,工程以發電為主,兼有航運等綜合效益。樞紐建築物由永久擋水建築物、泄水建築物、引水發電建築物、通航建築物組成,採用一列式布置形式,右岸布置廠房、河床布置溢流壩、左岸布置升船機。白市工程推行“小業主、大監理、招投標、總價承包、建管結合”的管理模式。工程於2005年8月正式動工。由於項目核准方面的問題,白市水電站樞紐工程於2007年5月25日停工緩建。2008年3月18日白市項目獲核准。2009年6月15日白市水電站主體工程全面復工。在上級公司的正確領導下,電廠銳意改革,創新進取,在創新建管模式,創建運管模式,推行精益管理等方面為行業和五凌公司流域電廠開發作出了有益的嘗試和突出貢獻。
首台機組發電
2013年4月13日18:58分,由中國電建集團所屬中南院勘測設計、中國水電八局承建的貴州白市水電站1#機組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順利移交電廠。
白市水電站共裝機3台,單機容量140MW,總裝機容量420MW,由中國水電八局機電製造安裝分局承擔全部機組安裝調試工作。在業主、設計、廠家等參建單位的共同努力下, 4月1日順利實現1#機組首次開機一次性啟動。隨後通過了機械過速、升流升壓、主變衝擊、同期併網及帶甩負荷等一系列試驗,於4月13日順利完成72小時試運行並移交電廠。在試運行期間,機組振擺、瓦溫等參數達到優良,運行穩定。
白市水電站位於沅水幹流上遊河段清水江的下游,壩址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縣境內,為規劃覆核後沅水幹流上的第4個梯級電站。電站以發電為主,兼有航運等綜合利用效益,屬二等大(2)型工程,且具有季調節性能,在系統中可承擔一定的調峰任務,為電網提供優質電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