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主要銷售往本縣。該村目前正在發展養殖業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養殖業產業;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人數1481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326戶,共鄉村人口1481人,其中男性755人,女性726人。其中農業人口1481人,勞動力690人。該村以回族為主(是回、漢族混居地),其中回族1300人。
到2006年底,參加農村合作醫療990人,享受低保33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鎮衛生院,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本村學校--和平完小,中學生就讀到仁德二、三中。距離中學7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241人,其中小學生171人,中學生70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6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26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901畝。已(無)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 。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5個,黨員總數21人,黨員中男黨員17 人,女黨員4人。該村設有團支部1個),團員150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少數民族比較集中,傳統觀念很強,資源匱乏, 制約著經濟的發展.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改善辦學條件,加大科技及其資金投入,到十一五期間,力爭使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6年的1421元增加到2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