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墳壩村

白墳壩村

白墳壩村隸屬雲南省楚雄市大姚縣灣碧鄉。11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基本信息

村情概況

白墳壩村隸屬雲南省楚雄市大姚縣灣碧鄉,地處灣碧鄉南邊,距灣碧鄉政府所在地10公里,到鄉道路為彈石路,交通方便,距大姚縣城165公里。東鄰新村,南鄰茨拉,西鄰臘務堵,北鄰灣碧。轄頭道箐、二道箐、大水井、堵拉箐、三道箐、小水井、白墳壩、立溪甸、火山、浪田、所水角等11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634戶,有鄉村人口2590人,其中農業人口2590人,勞動力157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570人。
全村國土面積33.12平方公里,海拔1,480.00米,年平均氣溫18.50℃,年降水量600.0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2,654.00畝,人均耕地1.1畝,林地31,306.80畝。2010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15.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466.00元。該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為主。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2,654畝(其中:田930畝,地1,724畝),人均耕地1.05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31,306.8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5,809.6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31畝,主要種植核桃、桔子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485.00畝;荒山荒地 10,330.10畝,其他面積4,904.20畝。

基礎設施

截止2010年底,該村已實現通電、通路、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50戶通自來水,有220戶飲用井水,有36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60%)。有634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428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68%);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6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60戶(分別占總數的41.4%和41%)。
該村到鄉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0公里,距離集貿市場10公里。全村共擁有農用運輸車8輛,機車165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122.80畝,有效灌溉率為42.3%,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518.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21畝。
到2010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419戶;建有小水窖160口。全村有1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8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11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有6戶為磚混結構,628戶為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0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15.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3.79萬元,占總收入的41.5%;畜牧業收入62.99萬元,占總收入的12.23%(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25頭,肉牛205頭,肉羊1568頭);林業收入9.4萬元,占總收入的1.83%;第二、三產業收入20.5萬元,占總收入的3.98%;工資性收入7.7萬元,占總收入的1.5%。農民人均純收入1466.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4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5人(占勞動力的4.1%),在省內務工160人,到省外務工2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烤菸(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2010年烤菸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295.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57.4%。該村目前正在發展烤菸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烤菸產業。參加農民專業合作組織6人。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634戶,共有鄉村人口2590人,其中男性1450人,女性1140人。其中農業人口2590人,勞動力1570人。該村以漢族、傣族為主(是漢族、傣族混居地),其中漢族1788人,傣族552人,其他民族250人。
到2010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15人,占人口總數的0.58%;參加農村合作醫療2380人,參合率92%;享受低保17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衛生所面積為2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該村距離鄉衛生院10公里。

文化教育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2,825.78平方米,擁有教師15人,在校學生306人,距離灣碧中學10公里。目前整個行政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306人,其中小學生201人,中學生105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0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57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089.00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年末集體總收入0.66萬元,有固定資產21.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委託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會議方式公開,公開項目有轉移支付、低保戶、農業綜合直補等。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總支部1個,下設5個黨支部,共有黨員57人,少數民族黨員17人,其中男黨員49人、女黨員8人。
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等組成,下設頭道箐、二道箐、大水井、堵拉箐、三道箐、小水井、白墳壩、立溪甸等13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有團總支1個,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112人。

人文地理

當地民眾世代以農為本、有傳統的吃苦耐勞精神。以“除夕”、“元宵節”、“端午節”等節日為傳統節日,尊老愛幼、尊師重教等傳統美德在全村中盛行,全村民風純樸,鄰里和諧。

新農村建設

2009年以來,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各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實施方案,積極組織、開展新農村建設的項目、規劃,總投資30萬元。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全村民眾整體科學文化水平不高,等、靠、要、看思想嚴重,增收結構單一,基礎設施建設滯後,人畜飲水較為困難。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烤菸、核桃及畜牧業;發展勞務經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