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白塔的木匠,五屯的畫匠”。這是一句在西北流傳很廣的民諺。白塔寺,位於甘肅永靖境內的黃河岸邊,其周圍的廣大地方,習慣上稱之為河州北鄉。這裡自古出木匠,而且技藝代代相傳,人才濟濟。大到宮殿廟堂,寺院道觀,小至亭台樓閣,池館水榭,村宅民居,或富麗堂皇、美輪美奐;或小巧玲瓏、別致新穎。道法自然,巧奪天工。其技藝精湛、獨樹一幟的建築藝術,是綻放在西北高原上一朵艷麗芬芳的奇葩,聞名西北,蜚聲全國。據考證,明代建築學家蒯祥規劃建造故宮時,所用工匠部分來自河州北鄉白塔川。
人文歷史
河州北鄉,曾是古絲綢之路和唐蕃古道的要衝,中西文化的碰撞在這片古老的土地激起了絢麗的文明火花。這裡又是青藏高原與黃土高原的過渡地帶,中原文化、少數民族文化相互影響融合,使這裡的文化呈現出南北交融、古今並存的顯著特點。元、明以來,中原的封建統治者,對邊疆各民族,多採用懷柔、羈縻政策,使這裡宗教繁榮,大修寺院之風也隨之興起。由於這裡的建築不受“營造法式”、“建築規制”的束縛,為白塔木匠盡情發揮藝術想像、施展聰明才智,提供了自由的舞台。 千百年來,甘、青、寧、新、川、陝、藏、蒙等地,留下了白塔工匠勤勞的足跡和聰明智慧的結晶。這裡的人民已經形成“非白塔木匠不建,非五屯畫師不畫”的思維成見,故此,大西北凡是名剎古建,大多為白塔掌尺承攬。 白塔寺木匠,人才輩出。僅清代以下就有陳來成、朱存聰、胥步山近三十位大師;能工巧匠更是數不勝數。據現有資料,技藝傳至七代以上的有十家之多。他們在精於營造中原、藏式、回式建築的基礎上,吸取三者的特點和優點,富有獨創性地設計出藏漢結合、回漢結合的古典建築。在中華民族浩如星漢的建築史上,獨領風騷。 青海省平安縣洪水泉清真寺,是清末白塔寺木匠陳來成掌尺的作品。該寺禮拜殿建築工藝為“三角踩空”;前檐圈口上嵌有巨型木料雕刻的“二龍戲珠”和“龍喜鳳”,殿內穹頂裝有巧奪天工的“天落傘”,均用細木采嵌而成。尤其山門,它無大梁,頂棚全由短橫木交錯摞架,俗稱“二鬼挑擔”,結構精巧,工藝高超,受力均勻,造型美觀,堪稱一絕。寺內喚醒樓,結構為“有梁無柱”,高近四十米,但由於採用了“一點落地”式的巧妙設計,雖逾百年而風雨不蝕,至今為當地民眾及業內行家所津津樂道。西寧東關清真寺中以“鳳凰展翅”為造型的大殿,是陳掌尺在馬麒主政西寧時所修。其殿飛檐挑角、氣勢恢宏,狀若鳳凰振翅欲飛,是陳掌尺木匠生涯中又一得意之筆。他一生還修建了幾十座橋樑,可惜大都在歷史的演進中已蕩然無存,我們只能在著名建築學家梁思成、劉敦禎先生的著作中,尋找它們的影子了。 青海五屯上寺,是黃教的著名寺院,也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正中大經堂面寬七間,深七架,高十八米,為標準藏漢結合結構。殿內每根大柱刻有祥雲卷珠寶,柱頂刻蓮花、金錢圖案,柱頭四周刻有藏八寶和漢八寶,七層枋分別刻有佛龕祥雲、金錢、萬字、蓮花、蜂窩等圖樣,雕刻逼真、刀法細膩、銜接自然、渾然一體,猶若一根木頭所雕。就連外國學者都嘆為觀止。這是上世紀初年的白塔掌尺朱存聰眾多建築中的傑作。朱良明、朱良環二人,為朱家六代傳人,共建寺院三十多座,以蘭州“飛雲閣”為其代表。 改革開放之後,白塔寺木匠秉承祖業,一個個能工巧匠脫穎而出。近20年來,白塔寺木工用勤勞的雙手和驚人的智慧,使一座座精美的古典建築,像雨後春筍般傲立於中華大地。 掌尺胥恆通,出生木匠世家。其先祖於明代初期從陝西遷居白塔寺川胥塬村。歷代先後在蘭州、天水等地承接古建。曾祖胥步山在先輩的基礎上,汲取精華,自成一派。重要建築有綏遠都統署、寧夏使署及城門樓、牌坊、蘭州金天觀等。尤其叔父胥德輝從小跟祖父胥步山學藝,掌握了木、磚、畫等工匠本領。他作為地方古典建築的一代名匠,修過無數風格巧妙的古典建築,其中蓮花山九角蓮花殿,遠遠望去,就像一朵盛開的蓮花,設計奇特,舉世無雙。另如臨夏紅園接待廳,他精心雕刻的大吊燈“二龍戲珠”,構思新穎,技法精妙,被評為全國古典建築優秀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