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倮人為彝族支系,分布在雲南省文山州東南部,歷史文化悠久,沒有文字,但有自己的語言。其衣食住行與其他地區彝族相比,存在較大差異。保留完整的古樸著裝、奇異民間風俗和獨具特色的乾欄式建築,近年正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
古老的傳說I——遠古遷徒
一直以來,生活在這個古老神秘的原始部落里的人們,對外自稱白倮人,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專家學者才將他們確定為彝族的一個支系。如今,城寨一共有9種姓氏(即陸、田、張、王、李、莫、劉、羅、陳)的94戶人家,共411人,全部是白倮人。由於歷史條件、自然條件和交通不便等因素的制約,城寨白倮人經濟發展滯後,至今還保留著原始而古樸的生活方式及習俗。
城寨的白倮人說,他們的祖先來自崑崙山。
崑崙山,中國的眾山之祖,孕育中華文明的長江、黃河就源於青藏高原的崑崙山麓,它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和西藏之間,東至青海省境內。
白倮人沒有文字,城寨的白倮人是何時從遙遠的崑崙山遷徒而來,已無從考證。只能從他們世代傳唱的古老歌謠里,知道是某一年發生了特大自然災害,他們的祖先經歷了長期的遷徙過程,最後來到今文山州廣南縣的一個壩子裡定居,隨後又在外族的追殺中分批往麻栗坡、富字等地遷移,其中一部分白倮人進入麻栗坡縣境內時,發現這裡方圓數十公里皆為荒無人煙的原始森林,便選擇了一個兩面被南利河谷環繞,一面是馬桑河谷,容易抵抗外來入侵的地方停了下來,在這裡築城開荒定居,他們把這裡叫做城寨。
在歷史上民族遷徙的主要原因,離不開戰爭、政治、生存、自然災害。各種原因逼迫著各民族向著人口稀少、氣候溫暖、水土豐裕的地區遷移。近些年來,大批國內外的民族民俗學專家學者,被城寨白倮人古樸、原始的文化傳統折服,他們根據民族遷徙史分析認為,這個白倮人部落屬於有遷徙史的當地土著民族部落。他們至少在元朝時期,就遷徙到了城寨這個地方,至今已有上千年歷史。
根據一些民族學專家們的考察推測,城寨可能是當今世界上最古老的白倮人村落。保存完整的古樸著裝、奇異的民風民俗和獨具特色的乾欄式建築,其複雜的歷史淵源和多元化的文化因子,給白倮人抺上了幾分神秘的面紗。
遠古的傳說II——食人習俗
城寨白倮人世代傳承的銅鼓舞,伴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已享益國內外。然而,對於這種神秘舞蹈的由來,在白倮人中有一個古老的傳說。相傳,很早很早以前,白倮人如果那家死了老人,全寨男女老少都要來分食死人肉。不知流傳了多少個年代,傳到李一夭和李滿娘兄妹倆。
一天,滿娘拉著一頭懷孕的母牛到河邊放牧,母牛突然睡在地上打滾,翻來復去折騰半天,才艱難地產下一頭小牛。滿娘看到母牛生小牛的痛苦情景,便聯想起父母生兒育女一定和母牛一樣痛苦,生一個孩子不容易,撫養一個孩子長大成人更不容易。父母養育之恩深如大海,作為兒女,怎么能吃下自己父母的肉呢?回到家裡後,滿娘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哥哥,一夭覺得滿娘說的有道理,很贊同滿娘想辦法改變寨子裡死了老人再吃人肉的想法。
這以後,兄妹將分得的人肉用竹籤串起來,烤成乾巴,掛在木樓的炕上,以備將來自己的父母死了,大家來分肉時,好用各家老人的肉干巴賠還給各家。很多年後,滿娘家的人肉干巴掛滿了木樓的炕頂。
龍王被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派人來提親,於是滿娘嫁給了龍王的兒子孔一政。
幾年後,滿娘的父母死了,村里人提著刀子來要分肉吃,哥哥李一夭對大家說:“人人都是父母生,父母辛辛苦苦養育我們,他們死了,我們卻分他們的肉吃,實在不近情理,這種習俗應該改變了。你們各家老人的肉,我們都沒有吃,全部掛在樓上。既然大家都來了,就把各家老人的肉干巴拿回去,以後就不要再吃老人的肉了。”
聽了李一夭的話,有的人覺得很有道理,有的卻不同意,認為是祖祖輩輩傳下來的習俗,不能改變,應繼續分肉吃。這樣雙方便爭吵起來,繼而到動刀動槍,眼看一場流血搏鬥就要開始,李一夭忙派人請滿娘來解決。
滿娘夫妻倆來了,全力支持李一夭。寨老王玉華怕事情鬧大,就把大家召集在一起,說:“一夭和滿娘的做法很對。但他欠大家的禮怎么賠呢?依我意見,叫他殺一頭牛,用牛肉代替人肉,算是還大家的禮。以後,誰家死了老人,就這樣做如何?”那些反對的人,看到有龍王撐腰的滿娘夫妻威嚴不可侵犯的樣子,心裡發虛,便不得不點頭同意了。
李一夭宰殺了一頭大黃牯牛後,把牛肉分給大家。肉快分完了,剩下前胛部分不能分,大家又爭吵起來。李一夭又叫滿娘拉一頭黃牯牛來宰殺後,把前胛分給大家,剩下半截就叫滿娘弄回家煮熟用來招待幫忙的人。
事情得到滿意的解決,人們很高興。李滿娘夫妻帶來的鼓師敲起了銅鼓,男女老少和著鼓聲跳起了銅鼓舞。
從此,白倮人分吃人肉的習俗徹底改變了。至今,白倮人家死了人,家人要宰殺一頭牛分吃。吃飽喝足後,高高興興地跳銅鼓舞。久而久之,以舞獅等為主要內容的銅鼓舞也成了現在白倮家人逢年過節的習俗。
古老的節日——娛神娛人
城寨白倮人在不同季節里都有自己的節日,但最為隆重的是農曆四月第一個龍日的“蕎菜節”。蕎菜節在當地又叫“過蕎年”,白倮人把“蕎菜節”視同過其他民族大年。節日裡,白倮人殺雞宰牛祭祀,到菜地里喊蕎魂“回家”,送到木樓上與祖先共享。穿著盛裝的白倮男女老幼在寨老的帶領下,齊集村邊的龍樹下,在銅鼓的敲打聲中,盡情表演獅子舞、棍棒舞等各種舞蹈。
白倮人主要種植玉米、水稻、小米、棉花等作物,但為什麼他們將“蕎菜節”作為自己民族代表性的重要節日呢?
這也只能是白倮人的傳說,“蕎菜節”起源於遠古時代。關於蕎菜節的來歷,白倮人有一段村里人都熟知的“古歌”,詳細地敘述了白倮人與蕎的重要關係和“蕎菜節”的來歷。
“古歌”里說白倮人是從天上搬下來的,在人間生活的各種物品、祖輩傳下來的各種規矩和風俗,都是祖宗從天上帶下來的,所以白倮人的生活就如早年在天上般豐裕。然而有一年春天,老天大旱,白倮人聚居的村落突然發生了一場大火,由於白倮人的房屋都是木頭建造的,而且非常密集,大火很快將白倮人聚居的村落吞沒,村子的房屋和糧食被燒得精光,使他們的生存一下子陷入了困境,全村的人望著眼前一片廢墟呼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大家正為找不到糧食非常絕望的時候,清掃廢墟的人突然發現地上反蓋著一個碗,翻開一看,一小堆蕎籽完好無損,大家小心翼翼地把蕎籽撒播在田間地頭,過了不久,嫩綠的小苗破土而出,這些蕎子見風就長,很快就獲得了豐收。人們就用這些成熟的蕎子做種繼續栽種。一小把蕎子使白倮人度過了難關。
眼看村里人的生活有了著落,全村人都十分高興,男女老少換上新裝,抬來古老的銅鼓,敲響歡快的鼓聲,盡情地跳舞,盡情地歌唱,以表達心中的喜悅之情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到第二年的四月間,是新一輪的蕎種植後開花之時,看到地里燦爛的蕎菜花,寨子裡的老人們合計,說蕎救白倮人度過了艱難的日子,雖然其他族的人都有各種吃的,我們只有味道苦苦的蕎,我們的生活似乎也是苦苦的,但為了今後能快快樂樂的過日子,我們白倮人應該世世代代記住蕎的救命之恩。決定選個日子祭龍來祈求今後風調雨順。
於是大家決定在農曆四月的第一個龍日過“蕎菜節”。全村男女老少換上新裝,抬來古老的銅鼓,敲響歡快的鼓聲,盡情地歡樂,盡情地歌唱,以表達心中的喜悅之情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這樣做一方面是為了記住是蕎讓白倮人度過了難關,另一方面也預示著白倮人對以後甜蜜生活的期待和嚮往。此後,“蕎菜節”漸漸演變成了白倮人祭祀祖先,娛神娛人的重大節日。
古老的歌謠——千古絕唱
白倮族沒有自己的文字,一直以來,他們傳遞信息的方式都是口頭傳唱或是用圖像傳遞。圖像傳遞主要是靠服飾來完成。口頭傳唱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前者指口頭交流的一切形式,後者則特指傳統社會的溝通模式和口頭藝術。
白倮人自遠古流傳下來的信息,如神話、傳說、民間故事、童話、諺語、謎語、民間歌謠、史詩等,就全靠白倮人一代又一代口頭傳播。白倮人幾乎每一個節日都有自己的傳說或故事,還有關於建築、喪葬、舞蹈等的傳說。他們的生活中,神話傳說無處不在。
“古歌”是白倮人口頭傳播文化的重要方式。據村裡的老人介紹, 白倮人的“古歌”九天九夜也唱不完,這些古老歌謠記錄了白倮人的所有歷史和文化現象。在白倮人的傳統歌謠里,耕田時唱“牛歌”,喝酒是唱“酒歌”。如今受到外來文化的衝擊,傳統的“古歌”已經遺失了不少,曾經到處可以聽到的動人的歌聲,現在只有幾個老人偶爾還在哼唱,年輕人幾乎都不會唱。年輕人聽或唱的歌,已變成了城市裡大街小巷到處可以聽到的流行歌曲。
還有一種說法是,以前“古歌”的吟唱雖然沒有年齡和性別的限制,卻有季節的要求,每年要到農曆八月第一個龍日嘗新節以後,寨里人才可以唱“古歌”,直到第二年新種以前,所以至今沒有幾個外來人能完整地聽到白倮的“古歌”。
古老的舞蹈——眸回千年
白倮人居住在深山密林里,被學者稱為“原始部落”,遊人稱他們居住的地方為“世外桃源”。城寨白倮人在不同的季節和不同的節日要跳不同的舞蹈,蕎菜節跳“蕎菜舞”,新房修好跳“進新房舞”,栽秧時跳“栽秧舞”,平時玩耍就跳“月亮舞”、“竹竿舞”,老人去世跳“銅鼓舞”、“三胡舞”……
“蕎菜節”是一年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節日,是白倮人為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所舉行的一種人神共樂的喜慶日子,舞蹈自然是這個節日的重頭戲之一。而在眾多的舞蹈中,又以銅鼓舞為盛。
“蕎菜節”是在每年農曆四月第一個龍日開始,歷時三天。節日期間,村里殺雞宰牛,家家戶戶準備豐盛的飯菜祭祀神靈,男女老少穿上節日的盛裝,匯集到村邊龍樹的林蔭下。老人們祭祀先人,小伙們揮舞著有力的手,敲響了巨大而沉重的銅鼓;姑娘們便踏著歡快的鼓點,擺手扭腰的跳起“蕎菜舞”、“銅鼓舞”、“喜親舞”、“竹竿舞”等優美舞蹈。其中別具特色的要數起源於白倮人葬禮的銅鼓舞。
最古老的有兩對銅鼓,每對都分“一公一母”,公小母大,公鼓高45厘米,直徑50厘米,重約40公斤左右,響音宏亮。母鼓高45厘米,直徑57厘米,重約60公斤,響音大而低沉。鼓面中間有個太陽星,光芒四射,鼓身分為腰、胸、腳三節,鼓身上的花紋組成波紋圈狀,鼓身中空無底。
銅鼓舞在舞蹈時,由一人擊鼓伴奏,眾人來跳。舞蹈的人男前女後,隨著鼓點節奏的聲響,向逆時針方向旋轉起舞,三十多個動作套路,隨鼓聲變化而變化,一個動作重複數次。舞蹈時,銅鼓聲古樸雄渾,女性頭帕上的銀鈴聲清脆悅耳,加上舞姿優美,步調一致,令人陶醉。這些舞蹈蘊含著白倮人數千年的生產、生活習俗,凝結著古老民族舞蹈的風格。簡單的節奏、古樸的舞姿,仿佛在瞬間就將人帶回到了那遙遠的年代。
1999年10月,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民族歌舞團以白倮人的銅鼓舞為藍本,創作舞蹈《敲響銅鼓》,作為建國五十周年獻禮節目進首都匯演,轟動北京城。2009年10月麻栗坡縣晚霞藝術團同樣以白倮人的銅鼓舞為藍本,編排舞蹈《銅鼓長傘舞》,參加在韓國舉辦的“國際首爾杯音樂舞蹈大賽”演出,榮獲國際金獎。
古老的婚俗——不違古訓
城寨的白倮人,至今不與外族通婚。相傳是因為白倮人在不斷的遷徙過程中,不斷遭受其他民族的侵略而發生戰爭,並在戰爭中與他族累戰累敗。所以他們拒絕與外族通婚。
時至今日,一個白倮女孩出生後,先得許配給姑媽、姨媽、舅舅家的男孩,俗稱“跟娘走”。直到姑表親戚都有婚配對象後,才可另嫁他人。白倮人到了男女配婚的年齡,村中長老要殺雞看卦,選擇“八字”、“吉日”等。結婚也非常簡單,不辦喜事宴請賓客,也不收取彩禮,男方只要制一套裙子和一隻手鐲,去將女方家將女方請到家裡即算成婚。
婚後小住一兩天,女方仍然要回到娘家居住,但男女雙方保持往來,男方可到女方家住下。直到新娘懷孕有喜,才正式到男方家居住。若離婚,也是非常簡單,男女雙方把寨中長老請到大樹下,殺一隻雞,由長老把雞血塗在男女雙方的手上,然後兩家人把雞煮了吃完後,雙方的婚姻就宣告正式終止了。
如今年輕人即使到外面打工,也要回來成婚,如果在外面娶了媳婦,或者嫁了外族人,就不得再回到村里來。即使別人一句話也不會說你,你也自然呆不下去。不過雖然是這么簡單,但白倮人的離婚率卻很少。
現在村子裡已經有了在外求學工作,甚至做公務員的白倮知識分子,但他們都自覺回村婚嫁。儘管選擇面窄導致近親結婚的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有知識的白倮青年,但他們似乎對這個祖宗千年的遺訓沒有任何辦法。但令人驚奇的是,儘管近親結婚如此嚴重,但白倮人的孩子至今沒有發現智力缺陷,個個聰靈可愛。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科學家對此作出解釋。
古老的服飾——白倮密碼
白倮婦女和少女們,每有閒暇,就會見縫插針抽出時間,自然而然地拿起針線籮,來到乾欄式建築的陽台上或房前的林蔭下,用針點上烤熔的蠟,徑直在布上點著花,在夕陽下就是一幅美麗的古寨畫韻,讓人陶醉。這一古老的紡織工藝景象,就像一幅中世紀的古畫。
白倮人製作一套衣服要經過十幾道工序,種棉、采棉、紡紗、水煮、洗曬、上色、再煮、再洗曬、拉線、成錠、上機織布、蠟點圖案、縫製成衣,每一道工序全部手工完成。如此做好一套成衣,一般要花費白倮婦女一年的時間。
白倮人的服飾上有各種各樣的圖案符號。白倮女性服飾的圖案,是一個個具有代表性的符號。祖母輩的鑲龍紋,父母輩的繡X、S形,已婚未育的,在花裙上繡上睡著的S形紅線紋;少女的裙子,則以圓點為主,還有圓形、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的圖案。
男性的服飾相對簡單,一二米長的頭帕圈起戴於頭上,黑白相間的條紋呈井字形,上衣色彩樸素,多數是黑、白、藍三色搭配,看上去古樸大方而美觀。但看似簡潔卻不簡單的圖案,卻代表著天地萬物,星星、太陽、月亮、河流、蕎麥……大自然里一切與他們有關的東西,都在他們的服飾上有所體現。
白倮人不同年齡的男性,服飾的款式也不同,主要體現在上衣上,一般是幼童穿黑色不開襟的桶衣,少年穿稍帶點花紋的桶衣,青壯年的款式、花樣要複雜一些,節假日時,穿開口的太陽圖案花面對襟衣,衣服黑色襯底,蘭、白細花和圖案裝飾,每次著裝要穿三件衣服,由上至下,第一道袖口在腋窩處,第二道袖口手肘下一點,第三道袖口在手腕部;胸襟以銀質細紐扣點綴,腰部繫上一條鑲有方塊圖案和細花的腰帶;頭戴桶型方格帽。
白倮人敬畏自然,從他們的服飾上已見一斑,他們的生活與自然息息相關。他們不識多少字,但懂得天人合一、陰陽協調的古樸原理。
城寨白倮人是一個愛美麗的部落。一家人穿得漂不漂亮,光不光彩,是衡量這家婦女聰不聰明,能不能幹的尺度。因此,白倮寨的姑娘從五、六歲就開始跟著媽媽學刺繡和針線活。勤勞的白倮人多半是能工巧匠。粗獷、灑脫的乾欄式建築,訴說著白倮男人的淡泊和堅韌;細膩、大方的白倮服飾,則展現著白倮女人的柔和與精巧。
古老的建築——遠古奇葩
城寨被群山峽谷所環抱,茂密的原始森林將其藏在其中。沿著長滿青苔的石板路,穿過一道神秘的古寨門,再經過一段林蔭下的石板小路,便進入了密林中的神秘村落。
整個村落掩映在參天的古樹密林中,在茂密的樹林裡,隱隱現出一幢幢一樓一底的木樓。這就是白倮人居住的桿欄式木樓。白倮人的木樓別具一格,它既不同傣族竹樓,也不像其他民族的樓房。
白倮人的木樓是典型的桿欄式建築,除了房頂的瓦片外全部是木質結構,上層住人下層養家畜。白倮人的木樓一般窗戶較小,從房屋中間的樓梯上到二樓,就會發現白倮人的房屋主要分里外兩大部分,外屋主要是客廳用,而裡屋主要是居住用。每戶人家客廳里用泥土做的火塘都長年不熄,生活取暖做飯都靠這個火塘。火塘上簡單地支著三個石頭或一個鐵制三腳架,安口鍋便可煮飯,晚上就在火塘旁的地板上鋪上草蓆睡覺,早上起來又將鋪蓋收好存放起來。
白倮人認為,他們的祖先不是凡人,是從天上飛來的仙鳥。後人為了紀念祖先,建房時在房屋的東西兩側多建一道飛檐,象徵祖先神鳥的翅膀。只見一棟棟乾欄式建築的房子兩側的飛檐神似兩隻小鳥的翅膀。
這種建築看似十分簡單,但其中卻蘊含著許多無解的密碼。整個建築是由56或66根柱子支撐的一樓一底的瓦頂樓房。整座樓房全用木料,不用土牆,人住二樓,四周用木板合圍;底層不滿圍,只有橫欄,用於關養牲畜、家禽和堆放雜物。
最為獨特的是,寨子裡的能工巧匠們在修建過程中只用一把斧子,不需要鋸子、鑿子、錛頭、推刨這些常用的木匠工具,用斧子將木料劈出各種掛口、方木、圓木、木板,然後環環相扣而成,還劈出花廊走道,整個工藝卻十分精美。
據考證,乾欄式建築起源於河姆渡文化早期,距今至少已萬年曆史,在中國其它地方,這種建築早已絕絕,而在城寨村卻被一代代傳承人傳承了下來。繼承了這種房屋建築的匠人們,一般也是沒有金錢報酬的,村里只要有人家建房蓋屋,村裡的匠人們都要義務幫忙,主人家殺只雞,吃幾頓飯就可以了。
古老的林木——原始圖騰
城寨整個村落都掩映在綠樹從中,不但寨前寨後矗立著參天古樹,寨中的房前屋後也是綠樹成蔭,幾個成年人才能摟抱合圍的參天古木隨處可見,陽光透過樹梢照射下來,色彩斑斕五顏六色。
在村口的參天古木林中有一個水泥鑄造的巨大圓盤,貌似一群喜鵲圍繞著太陽。沿著旁邊崎嶇石板小路,鑽過一個長滿青苔的石洞寨門走進山林,再沿著石板小路往裡走幾百米便是城寨村民的聚居地。
白倮人對樹木有一種宗教似的崇拜,他們相信樹木是有靈魂的,樹木和他們的過去、現在和將來有很大的關係。白倮人出生的嬰兒後,要將胎衣裝進一個竹筒里掛著樹上,這寓意著小孩今後和大樹同生同長;老人則要找一棵“靈樹”作為自己死後靈魂的寄託。
因此城寨周圍保留了這片珍貴的原始櫸木樹群。這種學名叫櫸樹的大樹,在當地叫榔樹。“千年的房子萬年的榔”,說明這種生長慢、經久耐用的樹木十分珍貴。如今櫸樹已經變成野生動植物保護法保護的珍稀樹種。政府早已實施保護政策,誰也不準亂伐亂砍,伐古樹1株判處拘役6年。走進城寨,村中及周邊山上的櫸樹既有單獨的,也有成片成群的,足有上千棵之多,大都有數百年之久的樹齡,都屬原生態樹木。這些原生態的古木,不僅給白倮村寨留下了綠色林海和秀麗的風光,也給崇拜樹木的白倮人以巨大的心靈寄託。
因為白倮人對樹木的崇拜,一律不砍寨中和周圍的大樹的祖訓,不知從那一代就開始傳了下來,如今即使樹木枯死倒在地上,他們也任其腐爛,歸於泥土。至於建蓋房屋用到的樹木,白倮人寧願出錢到寨外購買,也不願砍伐自己村中的樹。
在白倮人內部,生活習慣也呈現地域性差別,其複雜的歷史淵源和多元的文化傳承因子,給白倮人抹上了幾絲神秘色彩。有關白倮人的文獻記載較晚,最早在明代天啟年間的《滇志》中有所提及,但白倮人到滇東南的確切年代,尚不得而知。至今,白倮人在文山州境內主要以富寧及麻栗坡縣一帶的最具特色。
他們做飯用三個石頭支鍋而成,逢年過節都要吃染色的糯米飯,而染的顏色根據節日的不同而有所改變,如過大年用花色和藍色,過蕎菜節用黃色。
農曆四月頭龍之日,是白倮人的傳統節日——蕎菜節。白倮人的婚戀也非常奇特。白倮人至今不與其他民族通婚。即使走出倮寨成為國家工作人員的白倮人,也只能與白倮人通婚,與其他民族結婚的極少極少。以前倮人的婚姻由父母包辦,現在雖然可以自由戀愛,但依舊被倮人之間的婚姻小圈子所禁錮。
白倮人的婚禮極其簡單,不送彩禮,也不請客吃飯,女方與男方結婚後,女方住在娘家,直到女方懷孕後才到男方家定居,當地稱作“坐家”。
白倮人離婚也非常簡單,男女雙方把各自的老人請到一棵大樹下,殺一隻雞,用雞血塗在雙方的手上,即宣布婚姻終止。兩家人把雞吃完,就算正式離婚。
白倮人也是一個喜愛唱歌跳舞的民族,過蕎菜節要跳“蕎菜舞”,新房修好要跳“進新房舞”,平時玩耍就跳“月亮舞”、“竹竿舞”,老人去世跳“銅鼓舞”、“三胡舞”,犁地時唱“牛歌”,喝酒時唱“酒歌”,栽秧時唱“栽秧歌”等等。
白倮人的紡織與服飾是最受人矚目的工藝,白倮人的服裝都出自自家婦女之手,她們自己紡線、織布、點花、蠟染、繡花,然後製作成衣,工藝十分精細,因此製成一套衣服基本上要花上三年的時間。城寨的姑娘從小就跟隨母親學織布、染布,繡花、做衣服,誰家女兒或媳婦做的衣服最漂亮就會受到人們的高度評價。
相關詞條
-
花倮人
花倮人,屬極少數民族,是彝族的一個分支,現分布在雲南省文山州的廣南、西疇縣。據史料記載:花倮人源於西北高原南下的遊牧民族,他們最崇拜的“神物”是蕎。花倮...
民族歷史 社會習俗 民族節日 民族服飾 婚俗葬禮 -
倮人
倮人風俗奇特,至今還處於較為原始的生活狀態,近向年才引起一些人士的注意。
-
阿倮
彝族的民間傳說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叫涅耶姆的女妖,生了三個兒子,大兒子叫涅阿努,二兒子叫涅阿斜,三兒子叫涅阿寨。這三個兒子專門吃人肉,喝...
人物介紹 阿倮之死 -
倮拉村
倮拉村隸屬雲南省楚雄市大姚縣灣碧鄉,地處灣碧鄉東邊,距鄉政府所在地33公里,到鄉道路為土路,交通不方便,距大姚縣城168公里。東鄰納那昔魯,南鄰文宜拉,...
村情概況 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農村經濟 特色產業 -
小倮份村
小倮份村,隸屬於彌勒縣江邊鄉,現有農戶490戶,有鄉村人口2039人,主要產業為玉米、水稻、烤菸(種植業),主要銷售往縣內。
自然資源 基礎設施 農村經濟 特色產業 人口衛生 -
白泥鄉
白泥鄉位於四川省古藺縣南部赤水河畔。全鄉幅員面積64.2平方公里,轄12個行政村,總人口1.27萬人,耕地總面積為16,666畝。白泥鄉主產水稻、玉米、...
地理概況 工業發展 經濟模式 黨政建設 織金縣白泥鄉 -
爾蘇人
甘洛縣藏在四川省的西南角,隱身在甘洛縣大山深處的人們,自稱是“爾蘇人”,在他們自己的語言中,“爾蘇人”就是“白人”的意思。他們在十幾年前被劃作是藏人的一...
起源 爾蘇人 爾蘇人歷史 語言和文字 氏族與等級 -
白泥鄉[貴州織金縣白泥鄉]
白泥鄉為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下轄的一個鄉,位於貴州織金縣西南面,距縣城74公里。北與本縣阿弓鎮相交,東普定縣雞場坡鄉接壤,南與普定縣馬場鎮毗鄰,西與六枝特...
基本信息 特色產業 當地美食 旅遊景點 概況 -
五常致大論
,其髒脾,脾其畏風;其主口,其谷稷,其果棗,其實肉,其應長夏,其蟲倮,其...,其實殼,其應秋,其蟲介,其畜雞,其色白;其養皮毛,其病咳,其味辛,其音商...繁榮,其屬類是草木,其權利是發散,其氣候是溫和,其權利是表現是風,應於人...
文章 作者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