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意

語出:(1).產生某種意念。 晉 道安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序》:“從始發意,逮一切智曲成決,著八地無染,謂之智也。”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記游廬山》:“僕初入 廬山 ,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殆應接不暇,遂發意不欲作詩。”(2).表現心意。 張彥遠 《法書要錄》卷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與梁武帝論書啟》:“所奉三旨,伏循字跡,大覺勁密。竊恐既以言發意,則應言而新,手隨意運,筆與手會,故意得諧稱,下情歡仰,寳奉愈至。”(3).猶提議。 宋 梅堯臣 《雙羊山會慶堂記》:“初餘一發意,吾鄉孝子義士鹹助以資。”

注音

fā yì ㄈㄚ ㄧˋ
發意

解釋

(1).產生某種意念。 晉 道安 《道行般若波羅蜜經序》:“從始發意,逮一切智曲成決,著八地無染,謂之智也。” 宋 蘇軾 《東坡志林·記游廬山》:“仆初入 廬山 ,山谷奇秀,平生所未見,殆應接不暇,遂發意不欲作詩。”《元典章·戶部六·偽鈔》:“據 石治民 所招,即系自行發意雕板印造偽鈔。”《醒世姻緣傳》第九二回:“自從 姜氏 居莊,伺候的人雖然不敢欺心侮慢,只是欠了體貼,老人家自己不發意梳梳頭,旁人便也不強他。”
(2).表現心意。 張彥遠 《法書要錄》卷二引 南朝 梁 陶弘景 《與梁武帝論書啟》:“所奉三旨,伏循字跡,大覺勁密。竊恐既以言發意,則應言而新,手隨意運,筆與手會,故意得諧稱,下情歡仰,寳奉愈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