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發來古村,隸屬雲南省尋甸回族彝族自治縣鳳儀鄉,地處鳳儀鄉西南邊,距鳳儀鄉政府所在地8公里,到鳳儀鄉政府道路為土路,交通方便,距縣97公里。東鄰新城村委會,南鄰倘甸鎮,西鄰龍池村委會,北鄰牛街村委會。該村轄11個村民小組,農戶783戶,農村人口3377人,其中農業人口3377人,勞動力2110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1867人。該村屬於貧困村,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養殖業為主。
該村海拔2060米,年平均氣溫13℃,年降水量950毫米,適合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農作物。
自然資源
該村國土面積27.47平方公里,耕地總面積3376畝(其中:田1217畝,地2159 畝),人均耕地0.99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烤菸等作物;擁有林地2130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20畝,人均經濟林果地0.01畝,主要種植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315畝,其中養殖面積1.2畝;草地370畝;荒山荒地114畝,其他面積15723畝。基礎建設
截止2008年底,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全村有574戶通自來水,有204戶飲用井水,有204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有783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 65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71.6%);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56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480戶(分別占總數的71.5%和61.3%)。該村到鄉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村內主幹道均為土路;距離最近的車站8公里,距離集貿市場8公里。全村共擁有汽車8輛,拖拉機12輛,機車242輛。全村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006畝。
發來古村
本數據來源於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到2008年底,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9戶;裝有太陽能農戶2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39戶。全村有3個自然村已通自來水;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有11個自然村已通路;有11個自然村已通電視;有8個自然村已通電話。有5個自然村還存在飲水困難。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5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8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68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679.41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77.34萬元,占總收入的55.5%;畜牧業收入241.1萬元,占總收入的35.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924頭,肉牛538頭,肉羊433頭);漁業收入0.8萬元,占總收入的0.11%;林業收入3.2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56.97萬元,占總收入的8.3%;其他性收入23.4萬元,占總收入的3.8%。農民人均純收入127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26.8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225人(占勞動力的10.7%),在省內務工207人,到省外務工18人。教育狀況
該村建有國小1所,校舍建築面積143平方米,擁有教師16人,在校學生378人,距離鄉中學8公里。該村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480人,其中小學生378 人,中學生102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9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757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3376畝。已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 ,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2000元,一事一議籌勞500元。集體有固定資產15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黑板報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建有黨支部1個,下設6個黨小組,共有黨員75人,少數民族黨員30人,其中男黨員13人、女黨員17人。該村黨支部2006年被評為先進黨支部。村委會由支書、主任、副主任組成,下設11個村民小組。
該村建團支部1個,共有團員79人。
人文地理
彝語,“發”為山石岩,“來古”為箐邊的凹地。意為山石岩箐邊凹地里的村。聚落呈三角形,在田壩上邊,山腳居住,背靠青山,雜木叢生。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業基礎設施薄弱,人畜飲水困難,文化、教育、衛生落後,交通不便,產業單一。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結合地方實際,以發展種植、養殖業為基礎,大力發展地方特色產業,積極拓展第三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