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療傷系的提法緣自日本,由於是指那種節奏舒緩、放鬆心情的流行音樂,慢慢的“療傷系”這一專屬名詞的涵蓋範圍越來越廣泛,其中包括書籍、音樂、玩具以及人。隨著我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生存壓力增大,也在慢慢接受“療傷系”這樣一種精神世界裡的自我調理,所以有關療傷系的一切如春風般流行起來。
分類
療傷系玩具在寫字樓的辦公桌上最近突然多了不少“點頭娃娃”,是由於現在的上班族生活壓力大,因此他們不管是聽的、看的、玩的、用的……都稱作“療傷系”,而這款點頭娃娃正是以“療傷系”造型設計的,它總是有著開朗的笑容,看起來就是無憂無慮的感覺。
如果你以為它只有長的很可愛,那你就大錯特錯啦,它可是內藏高科技環保能源的呢。被人稱為“光感應點頭娃娃”,顧名思義就是採用了光感應作為動力,完全不需要安裝電池,利用光線就能夠使娃娃規律地點頭,那怡然自得的悠閒模樣,讓人壓力煩惱全消……而我們每天與遇到的人之間多一些微笑與點頭,世界豈不是充滿更多的陽光與愛。
療傷系玩具的種類非常之多,甚至締造出自己的卡通形象。時下的年輕人喜歡它們,接受它們,除了造型可愛外,更多的是對現實社會的反作用力。他們寄希望於通過這些玩具,讓自己仍可以保持一份童年時代的單純印記,不要這么快被成人世界同化掉。
音樂往往能反映整個社會的氛圍。最近一年,身邊的人們悄悄開始流行起療傷系音樂,空虛無助的現代人,從音樂中找尋幸福感,成為支撐他們的力量。在日本音樂家坂本龍一創作出療傷音樂之後,療傷系音樂迅速席捲生活壓力沉重的日本社會。
療傷系音樂,是一種功能性的音樂類型,可以達到安眠、減壓與穩定情緒的效果。有關專家表示,療傷系音樂的特色,就是音樂性弱,速度舒緩,不會像流行音樂強調簡潔明快的節奏。很多人每次感覺到壓力很大的時候,都會播放療傷系音樂,聆聽著來自於大自然的風聲與水聲,來平復情緒。
有關音樂對人類的治療作用,世界上一直在從事著研究。加拿大的音樂治療,主要是強調回歸自然,用樂器模擬大自然的聲音;而日本業者卻是直接到大自然環境中,收錄不經修飾、不剪接的海浪拍岸、清風吹撫樹林聲音。音樂治療在美國與歐洲套用得最普及。根據研究,音樂治療可以減緩部分的疾病,像是韋瓦第的《四季》小提琴協奏曲,可以治療高血壓,布拉姆斯的第五號匈牙利舞曲可以治療神經衰弱。但是使用治療性音樂,都必須要有精神科醫師的協助。
目前,有關療傷系列的音像製品在商店裡的銷售情況一直不錯。中央大街一家音像店的老闆向記者介紹,現在很多音樂製品都打上“療傷”字樣,而且還真有不少人捧場。現在人挺累的,可能買這些CD回家一個人靜靜地聽,真會起到一種療養的功效。反正這種音樂賣得不錯,不次於周杰倫了。
“音樂治療只是解決空虛的工具與途徑,而非目的。”哈師大李教授坦言,療傷音樂只能舒緩孤寂的感覺,但是要徹底解決寂寞感,仍必須要實際的人際關係互動。
有時候,心靈的孤獨也許只能在閱讀中得到安慰。在這個喧囂的時代,如果能有一個安靜的下午,看完一本“療傷系”的小說,或許也是一種幸福。療傷系文學,雖然沒有像玩具、音樂那樣唾手可得,但它卻最真達內心。特別是女性,對療傷系文學的推崇有加。
本來,小說作為文學作品,天然就有釋放讀者情緒的功能,沒必要多此一舉再加上一個“療傷系”的名頭。但相對於一般的文學作品來說,一些日本女作家所寫的小說,看起來似乎有某種共性,這種共性令她們在文學作品的非功利性與功利性之間徘徊,看起來像是小說,然而閱讀後與香薰沐浴後的效果,可能也差不多。
在這類作品中,讀者能夠看到相似的情節:總是有個無法融入主流社會的孩子或者成人,按部就班地做著常人也會做的事情,但卻時時有不一樣的想法流露。他們大多時常處於悵惘和憂傷的情緒中,有時候很淡漠,有時候會突然一躍而起做一些衝動的事,比如一個普通人在普通的一天裡忽然燃放了一支煙花,煙花歸於沉寂,而旁人來不及驚訝便已忘記。“療傷系”小說作者大多數是女性,她們擁有良好而微妙的文字感覺,在小說中從不界定什麼。
“療傷系”小說家的大多數作品風格類似,故事看不出開頭也似乎沒有結尾,只擷取了某個人生的片斷。讀者看過之後不會覺得大受鼓勵,也決不會有什麼醍醐灌頂之感。小說是靜態的,帶給讀者的感受也是靜態的,但是你會有一種似曾相識之感,仿佛它帶你重新回到青春時光,往日遺落在那裡等待時光給予解釋的東西,“療傷系”小說幫你解釋了。它究竟說了什麼呢?看上去像什麼也沒說,只是再現了一個人生命中的糾結、陰影、嚮往和無能為力,但是讀者就在這樣的事實呈現中感到了安慰。
“療傷系”小說的主人公卻大多帶著固執的少年心性。比如,在新一代“療傷系”小說家青山七惠的筆下,憂傷的主人公帶有倔強味道。作者是“80後”,對靜物和情緒的描寫不多,而偏愛快節奏的現代生活和複雜的情感關係,姿態顯然比前輩們強硬。無論如何,作為出色的小說家,往往對回憶有置身事外的淡定,才能從容地展現青春的殘酷。
“療傷系”小說家始終偏愛對生活細節的描寫。借著對瑣碎事物的關注,人生虛無感瀰漫而出,現實感也得以強化。借用王爾德的話:“世界之隱秘是可見之物,而非不可見之物。”成人已經學會自我保護,但他們的憂傷和陰影都來自還不懂得自我保護的青春年代,一切尚未明了,就被匆匆帶離,而困惑和挫折卻糾結著始終無法疏解。就心理學而言,回到疾病的源頭找出治療的辦法,已經成為公理。“療傷系”小說所做的事殊途同歸。庸碌匆忙的時代里,每個人都帶著陰影努力生活,有時候,這些陰影能被說出,也是一種照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