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
實驗過程中,美國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破壞了老鼠體內的這種細胞。結果發現,老鼠的癢感得到減輕,而感知痛苦的能力並沒有受到影響。這項研究促使科學家向一個可能實現的新目標邁進。也顯示出多個神經通路可能與二者有關。並且在出版的《科學》雜誌上的研究報告第一次證實,脊髓中存在與癢感有關的特定細胞。脊髓這條高速公路會向大腦“運送”癢感信息。
北卡羅來納州維克森林大學浸信會醫學中心著名癢感專家吉爾•約西珀維奇表示:“真的是太令人興奮了。這項綜合性研究無疑開闢了一個新天地。”
產生原因
瘙癢的感覺起因於瘙癢感受器(癢覺神經末梢)受到某些物質的刺激,這些刺激物質包括能引發免疫應答的組胺類物質、緩解疼痛的阿片類物質、神經肽(包括大腦中釋放的內啡肽和調節疼痛的信號分子)、負責在神經細胞之間傳遞信號的乙醯膽鹼和5-羥色胺、能讓脊髓神經細胞產生痛覺的前列腺素等。這幾類物質的刺激作用一般與發炎、乾燥有關,或者與其他一些皮膚、眼睛黏膜或結膜的損傷有關。一般而言,瘙癢與一種瘙癢感受器的激活有關,這類感受器由一些特殊的神經細胞構成,科學家把它們稱為C-纖維。它們的“相貌”和痛感神經細胞一模一樣,但功能卻截然不同,只負責傳送瘙癢的感覺。當皮膚受到刺激,C-纖維攜帶刺激信號,沿著神經傳送到脊髓最終抵達大腦。
癢感不是在瘙癢皮膚部位產生的,抓撓也不是減輕這塊皮膚的癢感——無論癢還是癢感消除,都是源於脊髓。
種類
“抓癢”課題是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神經科學教授格倫·吉斯勒領導研究的。
吉斯勒說,讓人們感覺癢的原因有五十多種。首先是皮膚本身狀況,濕疹、牛皮癬、帶狀皰疹等皮膚病都會引起瘙癢;其次,糖尿病、肝病、腎病、愛滋病等病人也時常會覺得瘙癢難耐;某些癌症患者甚至會因為止疼藥帶來無法忍受的奇癢,最後不得不停藥;大部分時候,人身上會莫名其妙地癢起來,這種小癢撓幾下就可緩解,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
影響
一般情況下,不會對身體造成影響,但由疾病引發的瘙癢不容易對付,連吃藥也不能奏效。由於不了解“癢-撓”背後的生理機制,很可能給治療帶來不利影響。比如身上發癢很多情況下不是撓撓就解決了的,還有人癢得莫名其妙,也沒明顯軀體症狀。如果不管三七二十一,癢就亂抓一通,也往往會造成皮膚破損,甚至引發感染。
因為假設抓撓減輕痒痒的原因,不是瘙癢皮膚神經纖維在抓撓下發生了作用,而是對中樞神經系統本身產生了影響,尤其是影響到了脊髓丘腦束(STT)神經細胞。
脊髓丘腦束神經細胞分布在人體脊髓里,向大腦傳輸有關疼痛、溫度和感覺等信息。以前研究得知,皮膚發癢產生像組胺這樣的化學物質時,脊髓丘腦束神經細胞會變得活躍,然後把痒痒感傳遞到大腦。
於是,研究人員給短尾猿注射組胺化學藥劑,給它們腿部製造瘙癢,接著研究人員撓短尾猿發癢的腿。
他們用儀器監測發現,當短尾猿癢時,脊髓丘腦束神經細胞興奮起來,開始向大腦傳遞一種信號,讓大腦感知“癢”;撓過後,感覺不癢了,信號的傳送頻率就明顯降低。也就是說,撓痒痒能讓向大腦傳遞刺激的神經細胞變得“遲鈍”,從而減輕癢感。
當研究人員撓短尾猿不癢的腿時,脊髓丘腦束神經細胞也會興奮起來,但怎么抓撓都無法“平息”神經細胞的興奮狀態。這說明脊髓丘腦束神經細胞能夠分辨身體是否真癢。
吉斯勒說:“這就好像脊髓中有個‘小大腦’。我們想揭開這一現象背後的奧秘,因為那樣我們就能知道如何緩解瘙癢。”
研究過程
2007年,華盛頓大學麻醉學副教授、首席研究員陳舟峰(Zhou-Feng Chen,音譯)首次發現與發癢有關的基因GRPR。在與使之發癢的物體接觸時,GRPR基因較為“懶惰”的老鼠抓癢次數低於GRPR活躍的老鼠。
將一種能夠搜尋GRPR受體的神經毒素注入老鼠脊髓。GRPR受體充當了一個停泊位點。在大約兩周時間裡,神經毒素殺死了大約80%含有GRPR的細胞。注射神經毒素前,老鼠經常抓撓身體。注射之後,陳舟峰讓老鼠接觸一種又一種使之發癢的物質。由於大量“癢細胞”被殺死,它們的抓癢次數呈直線下降趨勢,有時甚至完全停止抓癢行為。老鼠並未大量“癢細胞”的消失陷入麻木狀態。當受到各種壓力時,老鼠會搖尾巴或者抽回爪子。且它們的運動機能仍保持正常,對受熱和受壓產生的痛感的反應也是如此。
研究成果
在出版的《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美國明尼蘇達州大學的科學家公布了他們的這一研究成果。
當人們在撓癢時,會刺激同一皮膚部位的各種疼痛和觸覺感受器,從而干擾瘙癢感受的傳達。與人體許多感覺系統一樣,痛覺和觸覺感受器被激活,就會產生一種“周圍抑制”效應,阻止瘙癢感受器發出的瘙癢信號,於是瘙癢感就被短暫地“關閉”掉了。雖然這樣有助於緩解瘙癢感,但抓撓只能解決燃眉之急,如果用力過猛、次數過多,皮膚可能受到進一步的刺激,也許還會被抓傷。
神經系統科學家認為,這一發現將可以用來研究慢性瘙癢症的治療方法或製造有效的止癢藥物。
相關因素
神經研究人員還強調,癢和抓撓之間遠不是生理機制這么簡單,情緒和心理因素也常常會在其中起作用。癢感和抓癢事實上複雜神秘得多,就像韋克福雷斯特大學溫斯頓-塞勒姆醫療中心醫生吉爾•尤斯波維奇在寫給美聯社的信中說的:“吉斯勒的研究非常重要,為對神經系統和瘙癢進一步研究打開了通路。”
解決辦法
吉斯勒希望科學家能在現有發現下,利用藥物或者某種刺激物,模仿出脊髓丘腦束神經細胞的活動,解決人們的“難言之癢”。 尤斯波維奇沒有參與吉斯勒的研究,但也在研究瘙癢問題。他說,自己的研究證明,大腦中的某一特殊迴路同樣在人們抓撓時起到止癢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