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病原生物與免疫(第2版)》共分四篇,第一篇為免疫,內容主要闡述了免疫的基本概念、免疫系統的基本組成及功能、免疫應答的生理和病理效應以及免疫學知識在診斷、預防、治療疾病中的套用。第二篇為病原微生物,主要介紹常見的細菌、病毒等病原的感染來源、感染途徑、致病性、所致疾病以及其預防措施和治療原則。第三篇為人體寄生蟲,主要介紹常見人體寄生蟲的形態、生活史、致病性、所致疾病及其預防措施和治療原則。第四篇為實訓項目。《病原生物與免疫(第2版)》不僅可作為高等職業教育套用性、技能型人才培養護理專業及相關專業教學用書,同時也可作為成人教育、本科教育在校學生教學用書及其他有關人員職業培訓、業務進修參考用書。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免疫
第一章 免疫學概論
第二章 抗原
第一節 決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
第二節 抗原的特異性
第三節 抗原的分類
第四節 醫學上重要的抗原
第三章 抗體及免疫球蛋白
第一節 免疫球蛋白的結構
第二節 抗體的功能
第三節 五類免疫球蛋白的特性
第四節 人工抗體的製備
第四章 補體系統
第一節 補體系統的組成和性質
第二節 補體的激活
第三節 補體的生物學作用
第五章 主要組織相容性複合體及其編碼的分子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HLA複合體
第三節 經典的HLA分子
第四節 HLA在醫學上的意義
第六章 免疫系統
第一節 免疫器官
第二節 免疫細胞
第三節 免疫分子
第七章 固有性免疫系統與固有性免疫應答
第一節 固有性免疫系統
第二節 固有性免疫應答
第三節 固有性免疫應答與適應性免疫應答的關係
第八章 適應性免疫應答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T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
第三節 B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
第四節 免疫耐受
第九章 超敏反應
第一節 Ⅰ型超敏反應
第二節 Ⅱ型超敏反應
第三節 Ⅲ型超敏反應
第四節 Ⅳ型超敏反應
第十章 免疫學套用
第一節 免疫預防
第二節 免疫治療
第三節 免疫學診斷
第二篇 病原微生物
第十一章 病原微生物概論
第十二章 細菌的生物學性狀
第一節 細菌的形態與結構
第二節 細菌的生長繁殖和代謝
第三節 細菌生長繁殖的影響因素
第四節 細菌的變異
第十三章 細菌的致病性與感染
第一節 細菌感染源及感染途徑
第二節 細茵的致病性
第三節 細茵感染的類型
第四節 醫院內感染
第五節 細菌感染的檢測方法
第十四章 呼吸道感染細菌
第一節 結核分枝桿菌
第二節 腦膜炎奈瑟茵
第三節 白喉棒狀桿菌
第四節 肺炎鏈球菌
第五節 其他呼吸道感染細菌
第六節 呼吸道細菌感染的防治原則
第十五章 消化道感染細菌
第一節 埃希茵屬
第二節 志賀菌屬
第三節 沙門菌屬
第四節 霍亂弧茵
第五節 幽門螺桿菌
第六節 消化道細菌感染的檢測方法及防治原則
第十六章 創傷感染病原菌
第一節 葡萄球菌屬
第二節 鏈球菌屬
第三節 破傷風梭菌
第四節 產氣莢膜梭茵
第五節 無芽胞厭氧茵
第六節 其他細菌
第七節 創傷感染的防治原則
第十七章 引起食物中毒的細菌
第一節 副溶血性弧菌
第二節 肉毒梭菌
第三節 引起食物中毒的其他細菌
第四節 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則
第十八章 性傳播疾病病原體
第一節 淋病奈瑟茵
第二節 梅毒螺旋體
第三節 沙眼衣原體
第四節 溶脲脲原體
第五節 性傳播疾病的防治原則
第十九章 動物源性疾病病原體
第一節 鉤端螺旋體
第二節 鼠疫耶爾森茵
第三節 立克次體
第四節 其他動物源性細菌
第五節 動物源性疾病病原體感染的防治原則
第二十章 真菌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主要致病性真菌
第二十一章 病毒總論
第一節 病毒的生物學性狀
第二節 病毒感染與免疫
第三節 病毒感染的檢測
第二十二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第一節 流行性感冒病毒
第二節 麻疹病毒
第三節 腮腺炎病毒
第四節 冠狀病毒與SARS冠狀病毒
第五節 其他呼吸道病毒
第六節 呼吸道病毒感染防治原則
第二十三章 腸道感染病毒
第一節 脊髓灰質炎病毒
第二節 柯薩奇病毒與埃可病毒
第三節 輪狀病毒
第四節 腸道病毒感染的防治原則
第二十四章 肝炎病毒
第一節 A型肝炎病毒
第二節 B型肝炎病毒
第三節 C型肝炎病毒
第四節 其他肝炎病毒
第五節 肝炎病毒感染的檢測方法與防治原則
第二十五章 蟲媒病毒與出血熱病毒
第一節 蟲媒病毒
第二節 出血熱病毒
第二十六章 反轉錄病毒
第一節 人類免疫缺陷病毒
第二節 人類嗜T細胞病毒
第二十七章 其他病毒
第一節 皰疹病毒
第二節 狂犬病病毒
第三篇 人體寄生蟲
第二十八章 人體寄生蟲概述
第一節 寄生現象、寄生蟲和宿主
第二節 寄生蟲致病性及抗寄生蟲免疫
第三節 寄生蟲病的流行、實驗診斷與防治
第二十九章 醫學蠕蟲
第一節 線蟲
第二節 吸蟲
第三節 絛蟲
第三十章 醫學原蟲
第一節 葉足蟲
第二節 鞭毛蟲
第三節 孢子蟲
第三十一章 醫學節肢動物
第四篇 實訓項目
第三十二章 免疫實訓項目
項目一 凝集反應
項目二 沉澱反應
項目三 免疫標記技術
項目四 中性粒細胞的吞噬功能測定
第三十三章 微生物實訓項目
項目一 細菌的形態結構檢查法
項目二 細菌的人工培養技術及代謝產物的檢查
項目三 細茵的分布及外界環境對細菌的影響
第三十四章 寄生蟲實訓項目
項目一 醫學蠕蟲
項目二 醫學原蟲及醫學節肢動物
主要參考文獻
“病原生物與免疫”課程標準
病原講的是細菌、病毒和真菌的生物形狀,生化反應,和與人的關係等等。免疫主要講的是機體對於外界病原體的侵入進行的反映,是機體免疫系統的基本組成和反映機制等。
總之,前者是講巨觀上的,後者講分子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