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陽扇子戲簡介
當陽的扇子戲是在楠管和皮影戲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一種說唱兼表演的曲藝藝術,因其主要表演道具為扇子而得名。當陽扇子戲名為“戲”卻不是戲,而是以扇子為主要道具的一個曲藝品種。主要流傳於當陽縣,以該縣半月鎮為中心的周圍鄉鎮最為流行,慈化、河溶、胡場等地也頗為常見。
當陽扇子戲歷史
據推算,清光緒年間當陽就有扇子戲,距今約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民國時,扇子戲甚為流行,藝人甚多。據傳在清光緒年間當陽就有扇子戲,距今約有兩百多年的歷史。民國時,扇子戲甚為流行,藝人甚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扇子戲的演出還十分活躍。1953年陳傳林收徒雷世炎、王雲富、陳湘炳。同年陳傳林與王雲富參加宜昌行署組織的文藝會演,演出《八仙過海》,獲優秀獎。這是第一次將扇子戲搬上舞台。農村中辦紅白事者,如拿八字(訂婚)、結婚、生小孩、滿月、抓周、蓋房、生小牛等,常邀請扇子戲藝人演出。但辦喪事時,藝人的規矩是拒絕演出。“文化大革命”中曲藝遭禁演,藝人受到迫害。至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當陽市僅有陳傳林及其徒弟,枝江市有陳昌義、熊召義等少數藝人常有演出活動。扇子戲的狀況遠不如以前活躍。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扇子戲的演出十分活躍,農村中辦紅白事者,如拿八字(訂婚)、結婚、生小孩、滿月、抓周、蓋房、生小牛等,常邀請扇子戲藝人演出。但辦喪事時,藝人的規矩是拒絕演出。
1953年第一次將扇子戲搬上舞台,扇子戲的獨特風格引起了曲藝界高度重視,被收入《中國曲藝音樂集成·湖北卷》。
當陽扇子戲特點
當陽扇子戲演唱形式是演唱者事先將曲目的情節繪畫成連環畫片,所用的摺扇和畫片都是藝人自製的。扇子略大於普通摺扇,撐開時能遮住畫片。畫片用豬皮或馬糞紙製成底板,上面中線處用線釘上一塊與底板相齊的竹片,能使畫片挺立,竹片上端剖開並彎成掛鈎狀,以使能掛地繩索上。有底板正面貼上用宣紙繪成曲目中要表現的人物畫。演出前,必須安裝好掛片和活動接線,將有彈性的絲線或麻線引入滑輪,用木樁固定在牆上,調度齊胸。拉線分二根、四根、八根三種。表演時用扇子遮住畫片,利用繩索的彈性、快速靈巧地掛上或取下畫片,動作全靠雙手利索,才使觀眾有變化莫測、突兀驚奇之感,裝四根拉線,常會相互纏繞,表演難度大,裝八根接線,較為原始,表演時,只是在每根線上掛一畫片,每唱完一段內容,即撥動一張畫片。演扇子戲只需三人一班,一人持扇表演,一人打楠管或拉胡琴伴唱伴奏,具有一人多角的特點。持彩扇者於用線牽動的紙剪造型載歌載舞,手舞扇子變化萬千。演唱完一個段落,需要更換紙剪造型時,便猛一拍扇,以扇和身體一擋,換成新的紙剪造型。伴唱者站在掛紙剪造型牽線的末端,與持彩扇者配合演唱,接腔幫腔,但不表演。音樂用“楠管調”,伴奏有楠管、簡板、鈴子等,節奏鮮明,優美動聽。表演不受場地和布景的限制,室內室外均可演出。舞蹈動作雖簡單且循環反覆,但舞姿優美,能演唱情節曲折的故事。唱詞廣泛吸取民間口語,經千錘百鍊,極富表現力,敘事性和歌唱性俱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和地方特色。音樂唱腔與曲目
扇子戲的主要唱腔是<三起三落>,唱腔多為七言四句,自然音樂節奏為“二、二、三”,因在拖腔上連續三次起伏而得名。此外還有“四平腔”、“一腔板”、“四季歌”、“五字腔”等。在對扇子戲進行收集整理過程中,表演藝術上有了新的發展,伴奏加進了弦樂和彈撥樂器,唱腔加進了男女幫腔、對唱、領唱、合唱等。根據劇情和人物的需要,配合畫片,手持花扇邊唱邊演,演員綴妝彩服,載歌載舞,使整個舞台十分活躍。扇子戲曲目大多短小精悍,它不僅能改編小說、案卷、傳記,而且也能移植京、漢、楚、皮影、花鼓等戲的劇目,如《大堂拜壽》、《秦香蓮》、《雪梅弔孝》等都是深受歡迎的曲目。傳統曲目有《余文榜算命》、《窮戶拜年》、《八寶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