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人的情感走勢

(四)情感互感性在加強,情感獨立性在削弱 (六)情感自律性在加強,情感他律性在削弱。 (七)情感合作性在加強,情感敵對性在削弱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的價值關係將會朝著多樣化、深層化、細緻化、動態化、靈活化、相關化、精確化、理性化的方向發展,情感作為價值關係的主觀反映,也必然會朝著相同的方向發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情感多變性在加強,情感穩定性在削弱
“愚忠式”的愛情和“鐵哥們式”的友誼越來越少,朋友之間、親戚之間乃至夫妻之間的情感會隨著離別時間的增長而迅速降溫,人越來越容易接受新生事物,越來越容易見異思遷、喜新厭舊。其價值根源是:隨著社會複雜化程度的提高,人的利益關係越來越複雜多變,不得不靈活地變換和調整自己的情感,以適應價值關係的變化,並且建立廣泛的社會關係網,人與人之間穩定而深厚的價值關係具有越來越低的價值率,從而逐漸被無情的社會規則所淘汰。
(二)情感掩飾性在增長,情感真率性在下降
通過語言、文字、表情所表達的情感與人的內心情感存在著越來越大的差異,人越來越善於掩飾自己的情感,很少直接表露自己的情感。其價值根源是:隨著價值關係的不斷廣泛化、多樣化、複雜化和深層次化,各種價值關係的建立和發展越來越容易受到周圍其它價值關係的影響和制約,這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對各種價值關係的真實情況、價值手段與價值目的進行掩飾和欺騙,以儘可能地排除他人的干擾與破壞,減少他人的競爭,爭取他人的幫助。不過,情感虛假性的增長是從絕對值的角度而言的,從相對值的角度而言並非如此。
(三)情感針對性在加強,情感模糊性在削弱
人與人的交往目的越來越明確而具體,情感的價值針對性也越來越加強,愛得越來越明白,恨得越來越具體:愛某人的相貌可能具體到五官、身材、身高、皮膚,欣賞某人的文憑或才能可能具體到表演才能、體育才能和文學才能,喜歡某人的工作可能具體到工作單位、職業、工作崗位和領導職務,看上某人的財富可能具體到住房、存款、車子,請某人吃頓飯就是求他解決什麼具體問題等等,都是非常明確的、清清楚楚的。其價值根源是:隨著價值關係的不斷發展,價值形式越來越豐富多彩,各種價值形式的相對差異越來越顯著,情感的模糊性將會產生越來越明顯的價值偏差和行為偏差,給人的生存與發展產生越來越嚴重的危害,人只有不斷提高情感的針對性,才能達到最佳的行為效率。
(四)情感互感性在加強,情感獨立性在削弱
人的情感越來越容易被他人所感化,越來越追隨潮流、趕時髦。在不同的社會歷史時期,流行的求偶審美標準分別指向身高、學歷、職業、財富等,流行的服飾審美標準分別指向不同的式樣、花色、布料。其價值根源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與人的價值聯繫越來越頻繁而多變、廣泛而深入,各種價值關係之間具有越來越大的相干性,從而使人的情感具有越來越大的相干性。
(五)情感個體性在加強,情感群體性在削弱
人的鄉土觀念、宗族觀念、階級觀念等逐漸衰減,人對群體的依附感逐漸削弱。其價值根源是: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發展,社會組織的不斷分化,每個群體只能滿足人在某個方面的要求,而不能滿足人的所有要求,人可以同時生活和工作在幾個不同功能的群體之中;他同時可以有多份工作,或者可以從多個群體中選擇一份工作;每個群體對個人利益的影響不再起決定性的、生命悠關的作用;群體之間的開放性也越來越大,人員對流、物質對流、信息對流、能量對流越來越顯著而頻繁,每個群體對個人的約束力越來越下降,群體與個人的利益聯繫越來越具有短暫性、偶然性和多變性;群體的命運不再唯一地決定個人的命運,群體的消亡並不意味著個人的消亡,人可以重新組合成新的群體,或者投入到新的群體中。正是由於個人對於某個確定群體的價值依附關係逐漸衰退,導致了個人對於確定群體的歸屬情感和認同情感逐漸淡化。
(六)情感自律性在加強,情感他律性在削弱。
從前,人在遇到挫折時總是喜歡遷怒於他人,在失去工作時總是埋怨老闆不講情面或不重視人才,當競爭中失敗時總是責怪對手違反規則或責怪競爭規則不合理,在生活遇到困難時總是仇視社會、對抗社會甚至危害社會。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人的素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越來越注意從自己身上尋找成功和失敗的原因,越來越注重改造和完善自己,而不是注重改造他人,越來越注重通過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思想和情感來改善與他人的價值關係。其價值根源是: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和人的素質水平的不斷提高,人的所有價值關係中高層次的價值關係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精神價值在所有價值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高,事物對於人的價值越來越取決於人本身的品質特性,而不是取決於事物的品質特性以及環境的品質特性,這時,人主要通過調節和控制自己的品質特性而不是主要通過調節和控制事物及環境的品質特性,來改變事物的價值特性。
(七)情感合作性在加強,情感敵對性在削弱
在生產力水平低下的社會裡,社會分工不發達,人與人互利互惠的合作關係較少,彼此存在大量相互對立的價值關係,人的生存與發展機會更多地是建立在與他人爭奪資源、土地、財富和權力的基礎之上,而不是更多地建立在彼此合作以共同開發資源、創造財富、分享權力的基礎之上,因此人與人之間存在大量的、強烈的敵對性情感,如仇恨、嫉妒、輕藐等。隨著社會分工的不斷發展,人與人的合作關係也不斷擴展和深化,人所生產和消費的價值越來越向高層次發展,而高層次價值往往具有較高的相關性和共享性,人與人的競爭也變得越來越有序化、深層化、多樣化、文明化,主要表現在:競爭的內容和方式越來越豐富多彩,競爭的價值目標逐漸從生理性價值向心理性價值和精神性價值發展,競爭的能力結構逐漸從生理能力向心理能力和精神能力發展,競爭手段越來越人道化,如戰爭中不虐待俘虜、刑律上不誅連他人;競爭規則越來越明確化、具體化、文明化,競爭結果的評定和裁判越來越公正化、公開化、文明化。人與人的競爭越來越深厚地建立在彼此合作的基礎之上,雖然競爭的範疇與合作的範疇都在同時增長,但合作範疇的發展速度通常要高於競爭範疇的發展速度。因此從相對意義上來說,人的合作性情感將會逐漸加強,而敵對性情感將會逐漸削弱。人與人越來越相互尊重、相互愛護、相互幫助,並在此前提下進行相互競爭。
(八)情感商品性在加強,情感非商品性在削弱
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事物轉化為商品,商品具有越來越強大的心理功能和精神功能,因此人的情感必將越來越帶有明顯的商品特性,具體表現在:情感越來越明確地指向金錢和商品,情感的滿足越來越強烈地藉助於金錢手段,追求平等自由、追求經濟效益和講求實際的情感不斷擴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