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石榴炭疽病

番石榴炭疽病

番石榴炭疽病,以菌絲體和分孢盤在病株上和病殘體上存活越冬,分孢盤上產生的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借風雨傳播,從傷口侵入致病。

基本信息

中文病名:番石榴炭疽病
英文病名:Common Guava anthracnose
病原類別:真菌
病原,拉丁文名稱及分類地位:病原為半知菌亞門的膠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Penz.=Gloeospotium psidii Delacr.。
危害對象:番石榴等。
分布:廣州、東莞、深圳等。

形態特徵:

分生孢子盤黑色,剛毛長,暗色,1~3個分隔,頂端色淡,3.5~4.5×24~30μm,產孢細胞圓筒形或瓶梗形,內壁芽殖;分生孢子圓筒形,單孢無色,內含物顆粒狀,大小為11.6~36×4~5μm。<br><img src=蘋果炭疽病菌分生孢子.

番石榴炭疽病番石榴炭疽病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和分孢盤在病株上和病殘體上存活越冬,分孢盤上產生的分生孢子作為初侵與再侵接種體,借風雨傳播,從傷口侵入致病。病菌具潛伏侵染特性,受侵染的幼果或青果,不一定都表現症狀,往往待近熟時才顯症。故本病以果實盛熟期發生較為普遍,在果實採收後儲運或銷售時可通過病果與健果接觸繼續侵染髮病。

發病條件

新梢、嫩葉易感病。外引泰國大果番石榴最易感病;廣州地區本地品種胭脂紅番石榴則較抗耐病。
危害部位:可為害葉片、枝梢和果實。

危害症狀

葉片被害,多於葉尖或葉緣現半圓形、近圓形至橢圓形暗褐色斑,邊緣色深褐而稍隆起,斑中部稍下陷並微現輪紋,病斑相互連合成斑塊,致葉片乾枯易脫落。枝梢受害,初現短條狀稍下陷暗褐色斑,繞莖擴展可致枝稍枯死。果實受害,果面現不定形暗褐色斑,斑中部稍下陷,病斑相互連合成斑塊,幼果感病多呈乾果脫落,近成熟果感病,病部向縱深發展時,早肉亦變褐腐爛發病嚴重時,致果實部分或大部分變軟腐腐爛,降低或完全失去商品價值,不堪食用。上述葉枝果患部,於天氣潮濕時,斑面現近環狀排列的小黑點或朱紅色小點,為本病病徵(病菌分孢盤及分生孢子)。

防治方法

1.抓好田園衛生 尤應做好冬春徹底清園,收集枯枝病枝、落葉和病果集中燒毀,在此基礎上,隨即地面結合樹上全面噴藥預防1次,此項工作對常發病的園圃更為重要。
2.善管肥水 施肥應注意有機肥與化肥相結合,氮磷鉀三要素相配合,適當增施磷鉀肥,避免偏施過施氮肥。雖然番石榴對水分要求不如其他果樹嚴格,但乾旱季節仍需注意灌溉,做到灌溉與施肥相配合進行,以利肥效的充分發揮。
3. 及早噴藥預防 在本病常發的園圃,應於新梢嫩葉期及幼果期開始噴藥預防。可交替噴施75%百菌清+70%托布津(1:1)1000~1500倍液,或69%安克錳鋅+75%百菌清(1:1)<br>1000~1500倍液,或30%氧氯化銅十75%百菌清(1:1)800~1000倍液,或40%三唑酮多菌靈可濕粉1000倍液,或45%三唑酮福美雙可濕粉800~1000倍液,或25%應得懸浮劑1000倍液,或施保功可濕粉1000倍液,或40%多克菌可濕粉800倍液,或25%炭特靈可濕粉500倍液,3~4次,視天氣和病情隔10~15天1次,前密後疏,噴勻噴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