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簡介
貴州省畢節市職業技術高級中學(簡稱畢節職中)始建於1979年,原為畢節縣第五完全中學,1988年改辦為職業中學,2001年3月被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重點職業學校,2010年批准創建的貴州省首批“省級示範性職業學校”,深圳第一職教集團會員學校,“千鄉萬才”貴州省唯一會員學校。
2002年學校被確定為“畢節市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基地;2004年被確定為“陽光工程”培訓基地,同年成為“千鄉萬才”會員學校;2005年被確定為“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縣級教學點和“畢節市煤礦職工”培訓基地;2008年被省教育廳確定為“縣級職教中心”項目學校。
學校於1985年被團中央授予“活躍的中學生活”先進學校;1992年被團中央授予“合格鄉校”稱號;1997年被評為畢節地區“德育先進學校”,1998年被市綜治辦評為“社會安定綜合治理達標單位”;2005年被評為畢節市“德育先進學校”;2006年被省教育廳、發改委、財政廳、人事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農業廳、扶貧開發辦等七部門聯合表彰為“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1998年、1999年在地區職業教育督導評估中,分別被評為“第一”和“優秀”。
學校占地150畝,現有校舍建築面積10000餘平方米,在建教學樓、學生宿舍8476平方米。現有教學樓二幢;綜合實訓樓一幢;辦公實驗實習樓一幢;學生宿舍二幢;食堂飯廳各一個。分別設有多功能教學廳(兩個)、計算機實訓室(七個)、計算機網路教室(1個)、計算機組裝實習室(兩個)、電子電工實驗室(兩個)、電子電工EDA仿真實習室、家電維修實習室、三相電實訓考核室、數位化網路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數碼鋼琴室(兩個)、音樂室、畫室、舞蹈形體訓練室、“一見通”教室等24個專用教室。學校還建成數位化網路中心(含校園區域網路)。各專業教學、實驗、實習設備基本齊全,設備(含周邊設施)總值344.81萬餘元。在建教學樓一幢(6300平方米)、學生宿舍一幢(2300平方米)。學校擁有教師、學生閱覽室及圖書室,各類藏書20400餘冊。各專業在校外均建立了實習基地。
學校簡史
畢節市職業技術高級中學始建於1979年,前身為畢節縣第五完全中學,1988年6月改辦成職業技術高級中學,2001年3月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重點職業技術高級中學。學校坐落城郊五里坪。
1988年6月10日,畢節縣人民政府通知,根據畢節地區行署(87)025號檔案批覆,正式將畢節五中改辦為畢節縣職業技術高級中學。學校占地22畝。省、地、縣共投入職教經費72萬元,修建了辦公樓、實習(訓)樓、學生宿舍、食堂共 1500平方米,新建縫紉實訓室,購置家用縫紉機125台、電動平縫機10台、電熨斗100個、絞邊機5台、鎖眼機3台、裁剪台40套等設備。當年秋季,服裝專業招收職高新生105名,鄉鎮企業管理招收職高新生62名,學制兩年。3個學歷教育教學班中,男生60名,女生107名,少數民族學生7名。有教職工96名,其中,大學本科7人,專科49人,中師(高中)15人;黨員教職工12人。年底,省教委組織全省職業高中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檢查評比,學校名列畢節地區第三名。
1989年至1993年,職業教育步入低谷,發展緩慢。學校先後開辦了烹飪、菸草機械、家電維修、幼兒教育、電子電器、文秘中英文打字六個專業,共招生822人,有學歷教育18個班,畢業682人。
1994年至2009年16年間,學校堅守職業教育陣地,逐步走出低谷,平穩發展。學校占地45畝。校舍建築面積9800餘平方米。先後開辦了文秘辦公自動化、計算機套用基礎、電子商務、經濟信息管理與計算機套用、電子工程技術等專業,學制二至三年。分別設有多功能教學廳(有信息技術設備一套)、計算機室(有計算機70台及周邊設備一套)、計算機組裝與維護實訓室(有計算機零配件50套)、電子電工實驗室(有供學生電子、電工、電拖實驗設備一套)、家電維修實訓室(有各種實訓工具50套及黑白彩色電視機示教板、收音機示教板、電冰櫃教學模型等輔助教學設施)、數位化網路語音室、理化生實驗室、琴室(有數碼鋼琴28台及周邊輔助教學設施)、音樂室(有電子琴10台、鋼琴2台、手風琴15台、高級音響一套及輔助教學設施)、畫室(有人體及幾何石膏模型一套、畫架畫板50套)、舞蹈形體訓練室、“一見通”教室(有計算機20台)、電子備課閱覽室(有計算機30台及周邊設備)等專用教室,各專業教學、實驗(訓)設備基本齊全,設備總值344.81萬元。擁有各類藏書近20400冊。
1991年,學校在行署幼稚園、市幼稚園建立幼教專業學生實習基地;2000年,在校內建成占地近11畝的“園藝園”、在市清水鋪鎮南關國小建成30畝柑桔園供涉農專業學生實習;2007年,在市洪山路開辦“畢節市藍夢職業教育發展有限公司”,供計算機套用、電子電器、文秘辦公自動化專業學生實習。
1992年,學校被團中央授予“合格鄉校”稱號;
1997年被畢節地區教育局評為“德育工作先進學校”;
1998年被市綜治辦評為“社會安定綜合治理達標單位”;在全區職業教育督導評估中,被評為“第一”;
1999年在全區職業教育督導評估中,被評為“優秀”;在全省高等職業教育對口招生考試中,名列全區第一名,獲市教育局“職高畢業班工作成績顯著獎”;
2005年被評為畢節市“德育先進學校”;
2006年被省教育廳、發改委、財政廳、人事廳、勞動和社會保障廳、農業廳、扶貧開發辦七部門聯合表彰為“全省職業教育先進單位”。
學校設普通國中和職業高中兩部。2006年,普通國中停止招生。學校始終堅持辦學的社會主義方向,堅持職業教育服務於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辦學宗旨,重視專業開發和辦學模式的探索,堅定不移地走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聯合辦學道路。
1994年,有學歷教育6班,在校生243人,職高男生145名,女生98名,少數民族學生22名,職高畢業生108名。
1995年,有學歷教育6班,在校生246人,職高男生157名,女生89名,少數民族學生19名,職高畢業生102名。
1996年,有學歷教育6班,在校生265人,職高男生184名,女生81名,少數民族學生26名,職高畢業生98名。3月14日,副省長龔賢永在地市有關領導陪同下蒞臨學校,對學校辦學給予了充分肯定,下撥10萬元用於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1997年,有學歷教育8班,在校生315人,職高男生230名,女生85名,少數民族學生39名,職高畢業生115名。6月3日,省長助理馬文駿在行署副專員周祖宣、地區教育局徐如慶局長、市教育局肖雲湘局長及副局長宋銘正、蔣志等地市有關領導陪同下視察我校,題詞“振興職業教育,培養適用人才,發展地方經濟。”
1998年,有學歷教育8班,在校生315人,職高男生231名,女生84名,少數民族學生35名,職高畢業生124名。參考學生21人,升入高職院校4名,升學率19%。
1999年,有學歷教育7班,在校生246人,職高男生178名,女生68名,少數民族學生24名,職高畢業生164名。參考學生29人,升入高職院校15名,升學率51.7%。同年,學校被省教育廳列為省職業教育專項資金投入項目學校。
2000年,有學歷教育11班,在校生366人,職高男生271名,女生95名,少數民族學生34名,職高當年無畢業生。
2001年,有學歷教育12班,在校生345人,職高男生245名,女生100名,少數民族學生30名,職高畢業生119名。參考學生20人,升入高職院校18名,升學率達90%。3月,學校被貴州省人民政府命名為省級重點職業技術高級中學。
2002年,有學歷教育11班,在校生323人,職高男生215名,女生108名,少數民族學生26名,職高畢業生98名。參考學生26人,升入高職院校21名,升學率達80.8%。7月上旬,省教育廳職成教處處長袁黔華、高山老師在地區教育局副局長章劍平、職成教科科長蘭明、市教育局局長宋銘正陪同下視察學校,聽取學校工作匯報,參觀了學校陳列室、各專業實驗(訓)室設施建設,肯定了學校的職教工作。10月,學校被確定為“畢節市下崗職工再就業”培訓基地。 12月20日,學校隆重舉行“省重”掛牌儀式,地區人大工委主任張榮慶、地區教育局局長徐如慶、畢節市副市長彭斯慧、市教育局局長宋銘正等地市領導及社會各界近300人參加了掛牌儀式。
2003年,學校自辦計算機套用、幼兒師資、文秘辦公自動化、電子電器四個專業,與省商業專科學校聯辦經濟信息管理與計算機套用、與貴陽學院聯辦電子商務和電子技術“3+2”大專班,有學歷教育11班,在校生364人,職高男生211名,女生153名,少數民族學生30名,職高畢業生120名。參考學生27人,升入高職院校26名,升學率達96.3%。10月,爭取到“邵方逸華助學金”,每年資助10名職高一年級學生,直到高三畢業,每生每學年800元。11月7日,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副主任、對外交流司副司長丁雨秋女士在行署副專員顧久、省教育廳職成教處處長袁黔華、地區教育局局長徐如慶、副市長鄧俊波、市教育局局長宋銘正等地市領導陪同下,檢查我校“邵方逸華助學金”實施情況。
2004年,學校自辦計算機套用、幼兒師資、文秘辦公自動化、電子電器四個專業,與貴陽學院聯辦電子商務、電子技術“3+2”大專班,嘗試綜合高中辦學模式並於秋季招生。校本部有學歷教育13個班,在校生541人,職高男生303名,女生238名,少數民族學生42名,職高畢業生115名。參考學生36人,升入高職院校35名,升學率達97.2%。年初,被地區農業局確定為“陽光工程”培訓基地,當年培訓200人,轉移就業率100%。培訓工種有:家政服務、餐廳服務、物業管理等。同年成為“千鄉萬才”會員學校,組織教師27人次參加軟體使用和網路技術培訓。4月14日,中央智力支邊領導小組畢節實驗區專家顧問組常務副組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常近時視察學校,題詞“祝願畢節職中越辦越好!” 7月13日至18日, 49名一線教師參加“因特爾未來教育”項目培訓,培訓成績列全區“優秀”,王狄老師的作品獲全省一等獎。
2005年,學校自辦計算機套用、幼兒師資、文秘辦公自動化、電子電器四個專業,招收學生134人。與曲阜師範大學物理工程學院聯合開展“1+1”辦學模式,招收學生253人。與朱昌中學、楊家灣中學、燕子口中學、海子街中學開展“2+1”辦學模式,共招收學生354人。與千溪中學、梨樹中學開展“初三分流”的辦學模式,共招收學生288人。校本部有學歷教育15班,在校生645人,職高男生338名,女生307名,少數民族學生43名,職高畢業生88名。參考學生35人,升入高職院校34名,升學率達97.1%。秋季,減免貧困學生學費253人,每生270元。當年爭取到“千鄉萬才貧困生助學金”,每年資助的學生、資助金額不等。3月,被確定為“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縣級教學點和“畢節市煤礦職工”培訓基地。當年 “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轉移培訓任務數為2000人,其中技能性培訓1200人,引導性培訓800人。當年共舉辦轉移培訓25期,培訓2091人,轉移上崗1781人,轉移就業率為85%。培訓的專業(工種)有:旅遊服務與管理(含賓館服務與飯店管理)、煤炭生產與管理、電腦操作、家電維修、超市服務、家政服務、保全服務等。5月26日,教師“中繼教”培訓順利通過市教育局檢查驗收。6月,省發展改革委員會(黔發改投資[2005]566號)通知,學校被列為中央預算內專項資金(國債)投資計畫,投資160萬元,畢節市人民政府項目配套資金80萬元,用於綜合教學實驗樓建設。9月初,2004級電子電器專業20名學生赴蘇州、東莞頂崗實習。12月22日,副省長劉鴻庥在省教育廳副廳長封孝倫、畢節行署副專員張光奇、行署副秘書長歐陽曉燕、地區教育局局長徐如慶、市長龍澤玉、副市長鄧俊波、市教育局局長宋明正和黨委書記蔣志等領導陪同下視察學校,對學校辦學情況和發展規劃給予了充分肯定。封孝倫副廳長題詞:“積極發展職業教育。”
2006年,校本部招生333人。各種聯合辦學招生517人,其中與深圳電子技術學校聯合開展“1.5+0.5”辦學模式,招收學生105人。校本部有學歷教育21班,在校生880 人,職高男生442名,女生438名,少數民族學生68名,職高畢業生161名。參考學生37人,升入高職院校 26名,升學率達70.3%。8月下旬,武燁、李義甫、李明亞三名老師率領142名學生赴曲阜師範大學物理工程學院中專部學習。9月,實施國家對貧困學生助學補貼,享受補貼的學生每人每學年補貼1500元,補助面達85%以上。當年“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轉移培訓任務數為1500人,其中技能性培訓600人,引導性培訓900人,共舉辦轉移培訓21期,培訓2039人,轉移上崗1993人,轉移就業率為97%。培訓的專業(工種)有:旅遊服務與管理(含賓館服務與飯店管理)、煤炭生產與管理、電腦操作、家電維修、超市服務、機械製造、機械操作、家政服務、保全服務、保健服務、商務服務等。
2007年,校本部在校生1124人,招生536人。各種聯合辦學招生2049人,校本部有學歷教育24班,職高男生540名,女生584名,少數民族學生108名,職高畢業生292名。參考學生40人,升入高職院校28名,升學率達70.0%。8月24日,馬幫明老師率領職高一年級70名新生赴浙江台州開展為期二個月的勤工儉學。當年“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轉移培訓任務數為2000人,其中技能性培訓1000人,引導性培訓1000人,共舉辦轉移培訓22期,培訓2146人,轉移上崗2042人,轉移就業率為95%。
2008年,校本部在校生792人,招生399人。有學歷教育20班,職高男生353名,女生439名,少數民族學生57名,職高畢業生136名。參考學生36人,升入高職院校32名,升學率達88%。3月2日,饒豐副校長、田茂興老師率39名計算機專業學生赴深圳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強化培訓並安置在康佳集團、深南電路等企業就業。7月,綜合實訓樓落成交付使用。當年“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轉移培訓任務數為2150人,其中普通農民工1400人,農業產業化550人,農民初級技工200人。共舉辦各類培訓21期,培訓2160人,轉移上崗2160人,轉移就業率為100%。培訓的專業(工種)有:酒店服務、餐飲服務、攝影攝像、保健按摩、超市服務、農家餐飲、礦山操作、菸葉分級、能源生產、塑膠工藝、山羊養殖技術、電工、電子裝接工。農民初級技工培訓後分別輸送到廣東惠州湛虹電子有限公司和佛山格蘭式集團就業。
2009年,校本部在校生971人,招生498人。有學歷教育27班,職高男生412名,女生559名,少數民族學生106名,職高畢業生184名。參考學生72人,升入高職院校46名,升學率63.9%。3月初,田茂興老師護送24名學生到深圳康佳集團、奧普迪科技有限公司、梅沙賓館就業。9月3日,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副司長陳鋒、發展規劃處副處長秦昌威到職中調研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情況。11月1日至12月25日,饒豐副校長率10名教師赴山東煙臺職業技術學院接受專業技能強化培訓。當年“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轉移培訓任務數為2550人,其中普通農民工750人,農業產業化1500人,農民初級技工300人。共舉辦各類培訓29期,培訓2575人,轉移上崗2497人,轉移就業率為96.97%。培訓的專業(工種)有:酒店服務、餐飲服務、超市服務、農家餐飲、礦山操作、菸葉分級、桑蠶養殖技術、山羊養殖技術、電工、電子裝接工等。農民初級技工培訓後分別輸送到廣東惠州湛虹電子有限公司、佛山格蘭式集團、深圳同維電子有限公司和蘇州三星電子就業。
2010年4月,根據黔府辦發(2010)31號和《貴州省職業教育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會議紀要》(2010)1號兩個檔案精神,省教育廳擬將畢節市職中建成省級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投入資金4000萬元。4月28日,畢節市委召開第9次常委辦公會,對畢節市職中建成省級示範性中等職業學校的擴建工作進行了具體的部署。
2000年開始推行職高學生“雙證書”(學歷證書、技能等級證書)制度。歷年累計畢業證書獲證率為98%,技能等級證書獲證率90%以上。截止2009年7月,共畢業職高學歷教育學生2496人。畢業生去向分別為考取普通高校或高職院校繼續深造;被當地黨、政、企事業單位聘用;光榮入伍;回鎮鄉開店辦廠場;到沿海城市就業。學歷教育學生被各單位錄用率超過60%,就業率達90%以上。
截止2009年底,學校有教職工94人。教師編制87人,其中:本科學歷50人,大專學歷37人;高級教師11人,中級教師27人,初級教師49人;文化課教師42人,專業課教師35人,實習指導教師10人。教職工有中共黨員22人,共青團員11人。
學校校訓
² 校訓:明德 求實 習能 創新
² 校風:文明誠信 惜時守紀 互助友愛 奮發向上
² 學風:自律 自勵 自強 立德 立志 立人
² 教風:崇嚴 重導 求精 探新
師資隊伍
工作者學校現有教職工99人,教師編制92人(含中層以上領導),其中:本科學歷57人,大專學歷35人;高級教師13人,中級教師39人;文化課教師37人,專業課教師35人,實習指導教師20人。教職工有42人次受到國家、地、市及教育行政部門表彰,45人次的論文、教育教學經驗總結在各級刊物上發表。學校根據學歷教育和短期培訓的需要,外聘部分兼職教師負責專業課教學和實訓指導教學。
歷任校級領導幹部名錄
年 月 | 姓 名 | 行政職務 | 黨內職務 | 備 注 |
1979.08-1983.06 | 蔣 峰 | 校 長 | 支部書記 | |
1983.07-1984.07 | 張屏周 | 副校長 | 支部書記 | 主持工作 |
1984.08-1985.07 | 張 森 | 校 長 | 支部書記 | |
1984.08-1985.07 | 陳卡交 | 副校長 | 分管教學 | |
1985.08-1988.03 | 陳卡交 | 副校長 | 支部書記 | 主持工作 |
1988.04-1990.04 | 鄧德曾 | 校 長 | 支部書記 | |
1988.03-1990.08 | 楊啟孝 | 副校長 | 分管教學 | |
1990.04-1996.08 | 鄧德曾 | 支部書記 | ||
1990.05-1991.12 | 李德明 | 校 長 | ||
1990.09-1991.12 | 張光孝 | 副校長 | 分管教學 | |
1992.01-2002.06 | 張光孝 | 校 長 | ||
1992.8-2002.06 | 張光孝 | 校 長 | 支部書記 | |
1993.09-1998.05 | 常履科 | 副校長 | 分管教學 | |
2002.07-2009.12 | 陳卡交 | 校 長 | 支部書記 | |
1998.06-2011.1 | 饒 豐 | 副校長 | 分管教學 | |
1998.06-2011.1 | 嚴世康 | 副校長 | 學校支部委員 | 分管 行政、後勤 |
2010.9.8 | 周光明 | 校長 | 支部書記 | |
2011.1.6 | 周定富 | 副校長 | 分管短期培訓、資助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