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病

留學病,一種心理病症。是指一些中國“留學生”在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弱,不能儘快融入國外的生活和學習當中,精神上整日處於一種緊張、焦慮的狀態,易患該病症。

概述

新生出國易患“留學病”新生出國易患“留學病”

在中國,送孩子出國留學是不少家長的夢想,有些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心切,甚至在孩子只有十多歲時就將孩子送出國。獨自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對一個孩子來說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具備一定的留洋心理條件,否則極其引發形形色色的“留學病”。

成因

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的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心理專家指出,究其原因,主要是由於家長望子成龍心切、中國小生心理不成熟所致。

症狀

1、留學經濟嗜貪症

從心理醫學上說,這是強迫症的一種,屬於與社會因素相關的精神障礙。

2、留學節奏綜合症

長期處於“快節奏”環境裡,容易造成精神壓力過大、心理緊張,從而引發心理憂鬱和心理障礙等問題。“快節奏綜合症”的人閒不下來,擔心一旦閒下來就會精神崩潰。據心理專家分析,“快節奏綜合症”使中樞神經和植物神經系統功能失調,從而引起類似“神經症”類的症狀,如神經性頭痛、神經性嘔吐、神經性厭食或其它生理上的失調現象等。

3、留學成就抑鬱症

留學生由於升學壓力過大,對自己信心不足,加上競爭加劇,節奏加快,以致整天像機器人那樣拚命,如果心理素質較差或不善於自我疏解,則很容易罹患心理疾病。專家建議:為了避免心理問題導致情緒低落,留學生可以把自己的生活和學習安排得充實一些,避免過多的胡思亂想而產生失落感。

4、留學考試焦慮症

每個學生都會有考試焦慮,只是程度因人而異。小莉的情況是典型的。這時,父母和身邊人應該耐心鼓勵她,聽她說出她的擔心與不安,讓她慢慢放棄那些不利的想法,進而改善考試焦慮的情形。

5、留學情緒強迫症

一般來說,“留學情緒強迫症”的背後都有一個潛在的原因,比如自己有過強的願望與目標,父母追求完美,對孩子要求過高等。如果家長發現孩子經常發獃,做功課特別慢、咬指甲、聳肩膀等,就得注意了,這很有可能是一種強迫性的行為,這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了解一下孩子為什麼會這么做的原因,並及早帶孩子去看醫生。

6、留學交際恐怖症

內向的中國小生在青春期如果不注意調整心理狀態,就會懼怕與人交往;特別是留學中的中國小生,更容易引發社交恐懼。因此,作為父母應及時審視自己對待孩子的行為是否恰當,並儘早糾正不恰當的教育行為,對孩子給予更多的表揚和鼓勵,使孩子能大膽而自信地與人交往,培養自信。

7、留學能力障礙症

這是一種特殊的留學能力障礙,只有進行有關的視覺訓練才能見效。因此,遇到孩子留學時學習表現不佳,家長和教師應當首先了解孩子的學習心理出現了什麼問題,嚴重到什麼程度,從而為孩子設計個性化的教育方案,針對特殊的學習能力不足進行培訓。

專家意見

心理專家認為:人的心理年齡和身體年齡是協調同步發展的。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心理專家提醒廣大家長,在送子留洋之前,需慎重考慮幾個方面問題:

1、認真考察孩子是否具備留洋的心理條件。獨自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它需要孩子具有很好的心理素質,能勇於挑戰,善於自理。一般來說,最佳的“文化遷徙”時間為18歲以後,所以出國留洋最好能在孩子心智成熟後實施。

2、孩子在出國前,最好先熟悉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只有在熟悉了自己國家的傳統文化後,到了一個新的環境,才能體會出文化差異,從而有所納和有所拒。

3、家長們還要認真估量自己的經濟實力。一般來說,合理的投資應該是支出收入與積蓄的1/3,留下2/3作應急之用。一個家庭若是為了孩子出國而傾盡全家的積蓄,是十分不可取的。

4、建議家長一定要和孩子及時溝通,避免出現問題。如果真的出現了問題,應及時帶孩子醫治,以免錯過最佳治療期而致使病情加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