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名稱】男女授受不親
【拼音】nán nǚ shòu shòu bù qīn
【解釋】授:給予;受:接受;親:親自接觸。古代禮教規定男女之間不能直接接觸、言談或授受物件,限制男女交往。
男女之間表達感情或者愛慕之心,不要那么直接,而是委婉一點,含蓄一點,無論是贈予物品或者是接受信物的一方都應保持一定的禮節,尊重對方,不讓對方難做,也不讓自己難堪。萬一對方對你沒那個意思,也不好當面說,讓你下不來台,這樣才算是懂得禮貌。(只有這種對感情的理解和解釋,歷經兩千年到現在依然傳承下來,並為現代人所接受)男女之間不能太親密
【出處】戰國·鄒·孟軻《孟子·離婁上》:“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起源
《孟子·離婁上》:“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
授:給予;受:接受。舊指男女不能互相親手遞受物品。指儒家對男女的禮教。
“男女授受不親,禮也。” 具體意思是:男人和女人的動作不要親密,這就是禮儀。
《禮記.曲禮》:“男女不雜坐,不同施枷,不同巾櫛,不親授。嫂叔不通向,......外言不入於梱,內言不出於梱。女子許嫁,纓,非有大故,不入其門。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返),兄弟弗與同席而坐,弗與同器而食。”宋司馬光《涑水家儀》:“凡為宮室,必辨內外,深宮固門內外不共井,不共浴室,不共廁。男治外事,女治內事。男子晝無故,不處私室,婦人無故,不窺中門。男子夜行以燭,婦人有故出中門,必擁蔽其面。男僕非有繕修,及有大故,不入中門,入中門,婦人必避之,不可避,亦必以袖遮其面。女僕無故,不出中門,有故出中門,亦必擁蔽其面。鈴下蒼頭但主通內外宮,傳致內外之物。”明沈采《千金記》第十一出:“多謝客官。自古道‘男女授受不親’,侍奴家放在地下,客官自取。” 以及後來的明湯顯祖《牡丹亭》中,已經將自由戀愛完全束縛,清曹雪芹《紅樓夢》中,黛玉在行酒令時情急曾一句:“良辰美景奈何天!”被寶釵抓到話柄,更是說明封建禮教對愛情的影響已經到了根深蒂固的程度。
出處精析
淳于髡(音:kūn)曰:“男女授受不親,禮與?”孟子曰:“禮也。”曰:“嫂溺,則援之以手乎?”曰:“嫂溺不援,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親,禮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權也。”曰:“今天下溺矣,夫子之不援,何也?”曰:“天下溺,援之以道;嫂溺,援之以手——子欲手援天下乎?”
這段對話譯成白話是這樣的:
淳于髡問:“男人和女人之間不能親手遞、接東西,這是禮制的規定嗎?”孟子回答說:“是禮制的規定。”淳于髡又問:“如果嫂子掉到水裡了,能用手去拉她嗎?”孟子說:“嫂子掉到水裡而不伸手拉她,簡直就是豺狼了!男女之間不能親手遞接東西,是正常的禮制規定;嫂子掉到水裡,伸手去拉她,這是變通的辦法。”淳于髡又問:“現在天下人就像淹沒在水深火熱之中,先生卻不去救援,這是為什麼呢?”孟子說:“天下人淹沒在水深火熱之中,得用‘道’去救援;而嫂子淹入水中,要用手去拉她。你難道想用手去援救全天下的人嗎?”客觀地說,這段對話的提問,極具挑戰性。顯然,淳于髡是有備而來。淳于髡與孟子同時代,是戰國時期齊國人。他先後在齊威王、齊宣王的朝中做過官,是齊國著名的辯士,思維敏捷,口才過人。《史記·滑稽列傳》中對他的事跡有所記載。
他對孟子一連串的發問,充分表現出這位著名辯士的挑戰性。他先問孟子:“男女授受不親”是不是禮制的規定?因為他知道孟子作為儒家的繼承者是很講禮制的,答案不言而喻;接著,他就出人意外地提出了一個講禮制的人很難回答的問題:嫂子淹到水裡,要不要伸手去拉?這是一個兩難的提問:嫂子快淹死了,你不伸手去救,就是見死不救,就是不仁;而你伸手去救,男女之手就會拉在一起,就違反了禮制的規定。不救則不仁,援救則悖禮。淳于髡對提問的設計是高難度的。最後,他又推而廣之,把問題扯到全天下來質問孟子:現在天下人都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你為什麼不去救呢?這三個問題層層遞進,環環緊扣,提得很有水平很有想像力。
反觀這段對話的回答,孟子從容有度,既不失原則,又極其機智。孟子對第一個問題的回答十分堅定:“男女授受不親就是禮制的規定。”而對第二個問題,孟子幾乎是憤怒地回答:“嫂子淹在水裡不伸手拉她,就是豺狼的行為!”這很像今天罵不人道的人是“畜牲”。但孟子憤怒中不失機智,把這種緊急情況下的救援稱為“變通的辦法”。當然,這也是儒家以人為本的善良所至。
對第三個問題,孟子是帶著譏諷的口吻回答的:“援救天下人要用道。”換成今天的語言,就是要用正確的理論和教育。這與援救掉到水裡的嫂子是毫不相干的兩個問題,不同的問題就要用不同的辦法解決,“難道你淳于髡想用手去援救全天下的人嗎?”潛台詞是:用你的兩隻手能辦得到嗎?孟子的回答近乎挖苦,但又不失周到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