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申莊村位於陝西省合陽縣境內東南部,隸屬於合陽縣黑池鎮管轄。205縣道沿村東而過,黑澄公路途徑村南。申莊村西北距合陽縣城約20公里,東南距黑池鎮中心街道約4公里。
面積
申莊村面積約5000餘畝,其中耕地面積近5000餘畝。
人口
1997年人口普查時,申莊村人口約為2800人,為黑池鎮第二大行政村。
文化
申莊村的背桿文化
在童年的記憶中,合陽縣 黑池鎮申莊村的背桿就遠近聞名、源遠流長,堪稱一絕。
一般說來,只有在新春佳節的正月或是一些重大慶典活動時才舉辦,它是歡樂喜慶的一種大型娛樂活動,也是最新文化的歡樂頌歌,又是人們期盼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社會和諧、幸福安康的內心暢想。
據村中一些長者回憶,早在清末民初,申莊分為南北二社,兩社都是抬桿,由於北社的青壯年勞力少,抬不了幾床(床:即人抬的一種芯子),便想出了一種節省勞力的娛樂活動方式——背桿。
背桿起初用木桿,將木杈頭捆綁在人的背上,杈把朝上,在杈把上部綁一個碼子(即用一短木棒綁在杈把上,供上桿的娃腳踩),將娃捆在杈把上部,外著衣裝,就算是一副桿。上桿的娃一般在四到六歲,這種獨特的扮相使人感到新穎、玄乎、驚奇。
隨著社會的進步、科學的發展,木桿既笨又不結實,於是他們開始動手打鐵桿,用鐵桿代替木桿,將杈頭部分改為弧形,以便更結實地捆在背桿人的身上,用起來既安全又靈巧,鐵桿分為兩節,第一節呈弧形,是繫於人身用的,上部留有插頭,第二節扮演上桿的小娃,下部留有插口,兩節用插銷一插,既結實又安全,這樣的好處是第二節桿到開演時再插上,能使背桿上的人有足夠的休息。後來發展成三節桿,就是中間再插一個短桿,用來糊各種紙紮進行裝飾,所糊紙紮五花八門,貼近時代主旋律,構思精巧、情節縝密、形式新穎,有養殖業的牛、羊、馬、豬、雞等造型,有種植業的小麥、棉花、西瓜、玉米、蘋果、葡萄等形樣,從鏡子、雨傘到現代的尖端科技等物體,桿的數量從過去的幾副發展到現在的18副,而且還設計了雙桿,桿的裝飾也隨著時代前進的步伐不停地變幻,大大增添了桿的美色。
背桿是社火中的芯子,也是人們最關注的看點,一到熱鬧的時候,四鄰八鄉的民眾都會聚焦到申莊來,主要街道及各個巷道口,人山人海,人流如潮,整個村莊一片沸騰,處處洋溢著濃濃的節日氣氛。到下午兩點,隨著三眼銃的響聲,背桿就開始粉墨登場了。十幾把三眼銃響聲震天,威力無比,起到了鳴槍開道的作用(今已以電子炮車代替),一輛裝有高音喇叭的宣傳車走在最前面,幾十輛機車尾隨其後,由技術好的騎手組成,車隊彩旗招展、彩帶飄揚,龍鳳旗和百面彩旗組成方隊獵獵飄揚。社火頭由一個老者扮演,身穿戲裝,手搖鵝毛扇,肩扛一根長竹竿,桿頭是一斗方造型,桿後面是一個少兒扮樣的小丑,項系馬鈴鐺,手纏竹竿尾不停擺動小跑前行。緊接著是一個大村牌,由兩個人抬著。小學生身穿校服,佩戴紅領巾,手持鮮花、花棍、花束組成不同方隊,在輔導員的哨聲中踏著整齊的步伐像檢閱式一樣走過;裝扮一新的指揮車上拉著一面嶄新的大鼓,由領頭人敲打指揮,小鼓、鐃鈸按距離均勻地排著,數十名身穿黃馬褂的鑼鼓手——其中還有不少巾幗,個個精神抖擻,使出全身解數敲打出鏗鏘有力的旋律,在村莊上空迴蕩。各組的彩車秧歌隊、花轎依次排列足有一里多長,似一條騰飛的巨龍。
鑼鼓隨著大鼓點敲著,搖桿隨著鑼鼓聲搖著,落場時總要表演一番,鑼鼓隊集中起來敲擔子(即本村的鑼鼓曲調),起場時又各組歸位繼續前行。
接下來的是主旋律——背桿。背桿顧名思義,就是一個人背個桿,背桿上的人一般都是年輕力壯的小伙子,但也有一定的要求,因為頭上及桿上有小娃,不能像走路那樣隨便。可以說要有一定的技術,一般是雙手背後或雙手叉腰,兩腿左右放開,腳不抬起小步前行,以保持桿的平衡,即使在正月天也是汗流浹背。背桿的人不但要背的平穩,還要進行著裝扮相,有背單桿的,有背雙桿的,他們嘴裡還銜著菸斗、扎著香菸,很自如像沒背什麼一樣。上桿的娃一般都四到六歲,有的娃在桿上很自然、放鬆地裝扮人物,表現得栩栩如生;也有的娃年齡小、膽怯,就表演得不是很自然,甚至哭啼,也算是逗人一樂,每個桿旁邊都有一個人手執長桿,照護著桿上的娃,一般由娃的家長親自守護。
這些桿都配有桿文,先是總牌標明主題,再下來是分牌,根據總牌的要求選擇聯文,它緊扣時代主旋律,先後宣傳了抗戰、解放、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等大時期的風貌,背桿的人按文的次序排列,井然有序。
娓娓隨後的是社火尾,俗稱“社火罷”,由多人組成,有男扮女裝的花旦,也有女扮男裝的丑角,有扮夫妻的超生游擊隊。有人手提小籠籠反騎著毛驢,有人口銜著長長的旱菸袋,拄著文明拐杖,忽前忽後、忽左忽右做著嬉戲滑稽的惡作劇,露出古怪的鬼相不停地與圍觀者打情罵俏,逗人一樂,他的作用其實是引開圍在背桿周圍的民眾,避免擁擠。
申莊背桿使人觀後歡樂無窮、流連忘返,堪稱一絕。
美食
羊肉餬餑
羊肉糊餑,據民間傳說是在元代由蒙族傳入而遺留下來的,以油水厚、味道美、價格低廉、經濟實惠的特點被譽為關中四大名吃之一。過去曾有“寧說一盤糊餑,不吃酒席一桌”的俗諺,可見其受民眾歡迎的程度。羊肉糊餑的製作工藝非常講究。
煮羊肉要用大茴、肉桂、蓽撥、良姜、胡椒、茴香、表鹽、草蔻、丁香等“十大調料”,還要掌握好火候。烙餅用燙麵,加上青鹽和鹼水,揉勻,擀成一尺左右直徑的圓形,然後上鏊烙到脆黃卻無焦點為止。麵餅雖薄卻筋道,摺疊起來,用利刀切成三寸左右長、寬窄均勻的細條,備用。吃時不能用大鍋統煮,常用炒瓢或小鐵鍋分煮,每次一盤或兩盤。用原汁羊湯煮好,加羊油辣子和蔥花,盛入平盤,紅艷艷、油汪汪、逗人食慾。合陽民間風俗,認為立春後萬物復甦,吃羊內容易引起舊病復發,加之母著進入孕期,不宜宰殺,所以清湯羊肉和羊肉糊餑在立春之後便從市場上消失,待到家歷六月後重新上市。此時羊肥湯美,正好大飽口福。
市場發展,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味道鮮美的黑池羊肉糊餑。清末民初,地處南北交通要道的黑池鎮有六七家羊肉糊餑店,以彭月兒老師傅傳授的徒弟王有娃最為出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