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卜骨 (甲2902)
長36.5,寬17.5公分
小屯橫十三.丙北支二.北支坑出土
民國十八年第三次發掘所得。
發展
甲骨文因鐫刻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
貞人
貞人即當時替商王占卜之人,為史官。貞人生活於一定的時期,貞人名是斷代的依據之一。早期與晚期的貞人不可能共主占卜之事,故不應在同片甲骨上出現。不少專著對此有研究,且列表對照,一目了然(如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
本版骨質窳脆,不便椎拓,所以一向只用照片發表。殷墟卜骨刻辭的常例,一般都是骨臼朝上,本版所刻各辭,卻是以骨臼朝下的方向刻的,是一個特例。各辭之間都有明顯的界畫。
卜骨 (甲2902)
長36.5,寬17.5公分
小屯橫十三.丙北支二.北支坑出土
民國十八年第三次發掘所得。
甲骨文因鐫刻於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為殷商流傳之書跡;內容為記載盤庚遷殷至紂王間二百七十年之卜辭,為最早之書跡。
貞人即當時替商王占卜之人,為史官。貞人生活於一定的時期,貞人名是斷代的依據之一。早期與晚期的貞人不可能共主占卜之事,故不應在同片甲骨上出現。不少專著對此有研究,且列表對照,一目了然(如陳夢家《殷墟卜辭綜述》)。
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老文字,又稱“契文”、“甲骨卜辭”、殷墟文字或“龜甲獸骨文”。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
發展歷程 記載內容 文字特點 考古發掘 發掘地點甲骨文,是中國的一種古代文字,是漢字的早期形式,有時候也被認為是漢字的書體之一,也是現存中國王朝時期最古老的一種成熟文字,最早出土於河南省安陽市殷墟。屬...
發展歷程 記載內容 文字特點 考古發掘 發掘地點甲骨文是殷商時期鏤刻在龜甲獸骨上的一種因形生意的字型,距今已有三、四千餘年的歷史。因為是刻在牛胛骨、鹿頭骨、龜甲上的文字,故名甲骨文。亦稱“龜甲文”“卜...
甲骨文書法 甲骨文 甲骨文書法藝術卜骨是占卜所用的動物骨塊,商周卜骨的特徵是有一些鑽洞。據悉,中國共有二十四個地點出土過卜骨,最早的可靠卜骨發現於內蒙古富河溝門遺址。最晚的發現於西周中期...
概念 概況 圖示商代甲骨文中有關動物的漢字,說明了商代人與自然密切的關係。我們從甲骨文中,不僅可以考察到當時生存在這個環境中動物的類別,而且還可以了解到商代社會的各項活...
書籍簡介 內容簡介 相關評論 目錄甲骨文研究 殷墟甲骨拾遺(續) 甲骨文與納西東巴文(提要)
基本信息 目錄《甲骨文與殷商史 》是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宋鎮豪。 本書致力於發表近來年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及海內外專家學者在甲骨學、殷商史研究領域的最新成果。
內容簡介 目錄出組卜辭是牛肩胛骨材質,背面有鑽、鑿、灼,正面刻貞人出的占卜記錄。
介紹 相關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