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役 | |||||
拼音: | |||||
解釋: | 1.軍務。 |
相關詞條
-
里甲正役
明代社會基層組織。城市中的里又稱坊,近城者則稱廂。每里人戶為一百一十戶。洪武三年(1370)始在江南個別地區實行。十四年,經戶部尚書范敏倡議,推行於全國城鄉。
里甲正役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義役
義役為宋代役法之一。南宋鄉村民戶為了減輕上戶輪差保正﹑保長的重役﹐自行結合﹐割田出糧﹐幫助當役戶﹐稱為義役。乾道五年(1169年)浙江松陽民戶首創。以一...
簡介 -
里甲制
里甲制度是明朝的基層組織形式。也是明朝政府推行黃冊制度的基礎之一。關於里甲制的編制,眾多的學者普遍認為一百十戶為一里是定製,且它一直保留至里甲制的瓦解。...
制度分析 實行原因 編制方法 制度特徵 歷史影響 -
職役
職役是對唐及以後官府無償差派民夫充任衙門胥吏和基層行政人員的統稱。唐大中九年 (855年)詔令州縣作差科簿,凡州縣衙門胥吏及供使喚的仆傭,悉按民戶等級輪...
概述 劃分 確立制度 差役法的弊病 更名 -
《神役世界》
2006年手機網遊《神役世界》一上市便吸引了大批手機網遊發燒友的關注。玩家欣喜的發現,《神役世界》增加了三轉和暗騎士、聖騎士、魔導師、大祭司、咒術師、刺...
遊戲簡介 遊戲背景 遊戲操作 遊戲畫面 遊戲特色 -
正役
,謂之里甲,有泛役,謂之均徭。正役,凡十家為甲,別推有產力者為之長,一里...。”《赤縣新志》:“里,每十戶甲首一名,歲輪一戶應役,十年而周,謂之正役...; 注音:ㄓㄥˋ ㄧˋ 釋義: 1. 明 代賦役制度之一。即里甲法...
基本信息: 釋義: -
文祿之役
1592年,太合秀吉為了平息國內土地不足分封的問題,決定出兵攻打明朝。因此秀吉向朝鮮國提出“假道入明”的請求,卻遭到朝鮮國王拒絕,使秀吉決定先併吞朝鮮,...
概述 第一回合衝突 第二回合衝突 影響 萬曆韓戰 -
里甲
里甲是明州縣統治的基層單位,後轉為明三大徭役(里甲、雜泛、均徭) 的名稱之一。里甲之役以戶計,以鄰近的110戶為1里,從中推丁多田多的10戶輪流充當里長...
里甲詞義 里甲制 -
丁卯之役
丁卯之役是指1627年(明/朝鮮天啟七年,後金天聰元年,乾支紀年為丁卯年)後金侵略朝鮮的一次戰爭,朝鮮稱之為“丁卯胡亂”或“丁卯虜亂”。後金的主將為阿敏...
戰爭背景 戰爭經過 歷史爭議 戰爭影響 戰爭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