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在宋高宗趙構紹興年間(1131~1162)﹐婺州金華縣長仙鄉的一些“大姓”﹐因輪派保正役而時起糾紛﹐乃創議合夥捐田一百畝,幫助當役者應差﹔每年三月舊保正將田移交給新保正﹐作為應役之資。由此﹐“義役”便在民間實行﹐並於紹興三十二年得到知婺州吳芾的稱讚。大約與婺州義役同時﹐處州民間也實行義役﹐宋孝宗乾道時(1165~1173)﹐知處州范成大言於朝廷﹐於是義役遂從兩浙路擴展到江東﹑江西和福建等路﹐各地上戶紛紛實行。義役的實行有所謂“義役規約”﹐各地雖頗不相同﹐但其主要內容是: 由本“都”或本“甲”的上戶擔任役首﹐主持義役的實施﹐如收取役田租課﹐排定各戶服役順序等。但有的地方不設役首。 役戶按年月順序輪流充當都保正﹑副都保正﹑保長或戶長﹐義役田均給保正﹑保長或戶長﹐收取租課﹐以供服役費用。 一都或一甲全體人戶按戶等高低割田或捐糧﹑錢﹐置義役田莊。有時地方官府亦買田支助。有的地區只由鄉戶自行按戶等商定服役順序﹐不置義役田﹔有的地區則集資僱人代役。 有些地區在義役田租課有剩餘時﹐則另置新田﹐將舊田歸還原主。義役大都由鄉村上戶把持﹐實際上減輕了上戶的負擔。原來役輕或無役的中下戶﹐在上戶勒索敲詐之下﹐加以吏胥的阻撓和破壞﹐負擔增重﹐以至破家蕩產﹐因而義役成為“不義之役”。
相關詞條
-
《義役》
《義役》是宋代詩人汪師旦所作詩詞之一。
作者 詩詞正文 注釋 -
大坂之役
大坂之役(1614年(慶長19年)-1615年(慶長20年、元和元年))是江戶時代早期江戶幕府消滅豐臣家的戰爭,戰爭主要範圍是大坂城附近(今大阪府大阪市...
開端 導火線 大坂冬之陣 大坂夏之陣 戰後 -
《王風·君子於役》
《王風·君子於役》出自《詩經·國風·王風》,《詩經》中有一部分詩歌反映的內容是丈夫去服那遙無歸期的兵役或徭役後,妻子在家默默地痛苦思念。《君子於役》正是...
原文 今譯 注釋 名家鑑賞 藝術特色 -
萬曆朝鮮之役
明朝援朝抗日之戰是明朝萬曆時中朝人民抗擊日本侵略的戰爭。起於1592年(朝鮮宣祖二十五年,明萬曆二十年,日本文祿元年)至1598年結束。1592年是朝鮮...
-
職役
職役是對唐及以後官府無償差派民夫充任衙門胥吏和基層行政人員的統稱。唐大中九年 (855年)詔令州縣作差科簿,凡州縣衙門胥吏及供使喚的仆傭,悉按民戶等級輪...
概述 劃分 確立制度 差役法的弊病 更名 -
里見義堯
關於里見義堯究竟出生在何時有兩種說法,一說永正四年(1507年),又一說為永正九年(1512年)。然而在里見左衛門佐實堯的長子權七郎義堯出生之時,周遭並...
簡介 經歷 二、短暫的雌伏 -
文祿之役
1592年,太合秀吉為了平息國內土地不足分封的問題,決定出兵攻打明朝。因此秀吉向朝鮮國提出“假道入明”的請求,卻遭到朝鮮國王拒絕,使秀吉決定先併吞朝鮮,...
概述 第一回合衝突 第二回合衝突 影響 萬曆韓戰 -
丁卯之役
丁卯之役是指1627年(明/朝鮮天啟七年,後金天聰元年,乾支紀年為丁卯年)後金侵略朝鮮的一次戰爭,朝鮮稱之為“丁卯胡亂”或“丁卯虜亂”。後金的主將為阿敏...
戰爭背景 戰爭經過 歷史爭議 戰爭影響 戰爭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