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類群

生物類群

生物類群(Biome)的概念是指廣泛分布於某一地區的主要群落類型(Chapman,2001)。生物類群的概念比較抽象,而且容易和其他概念相混淆,更重要的是在我們以往的教材中,又很少涉及這方面的內容,因此,對這個概念的理解不深入。生物類群不是一個自然實體,沒有一個十分清楚的邊界,所以Chapman(2001)認為,世界上不會有二個生態學家同意相同的生物類群劃分方案。在生態學中,如果把每個生態系統當成是“物種”的話,那么生物類群就是“葉”或者“枝”,就像分類學家有不同的分類系統一樣,生物類群的劃分也隨每個生態學家的知識背景和所在地區而不同,所以我們也不難理解,為什麼至今還沒有一個統一的、被公認的生物類群分類系統。即使如此,也不能否認生物類群概念本身的真實性,相反,這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也是套用範圍很廣泛的概念。

內容

生物類群的概念

在介紹植被類型概念之前,我們先介紹生物類群(Biome)的概念,因為二者之間有密切的關係。我們已經接觸到各種植被類型,如溫帶地區的落葉林、寒帶地區的泰加林和熱帶地區的雨林等。把世界上的所有這些植被分門別類是生態學的一項重要任務,而世界植被類型與生物類群(Biome)的概念是一致的,所以在這裡介紹。

生物類群為描述世界動植物區系提供了一種簡潔的手段,經典的生物類群定義是按著植被類型劃分的,但是如果就是以植被類型來定義,那么對於分布在某一地區的動物群落類型如何描述就成了問題,因此,我們在介紹植被類型之前先介紹生物類群的概念。

重要生物類群對水域環境脅迫的生態學回響

在生境變化分析的基礎上,研究大型水利工程措施形成的新庫區和徑流調節所帶來的理化環境變化對生物群落結構的影響,從生態系統高營養層次探討生境變化所導致的食物網關鍵環節的缺失對水生系統中生物群落結構完整性與生態系統功能多樣性的影響,重點關注河口、庫區等敏感地區的生境變化對生物資源產生影響的機制,研究河口和庫區在流域生態系統中的作用,以及這些水域內的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關係,探討生態系統功能多樣性對環境變化的回響。以流域的生態安全和資源的可持續利用為出發點,根據流域生態系統的特徵,評估和預測大型水利工程對生態系統結構及重要生物資源的影響。

① 生境變化導致的典型河口水域生物資源群落結構的變化及其回響

② 典型河口水域食物網結構的變化

③ 長江大型水利工程導致的徑流量變化對生態系統動態格局的影響

④ 三峽庫區水生生物群落結構及其完整性的變化

三大類群

第一類為自養型生物,包括各種綠色植物和化能合成細菌,稱為生產者。綠色植物能夠通過光合作用把吸收來的水、CO2和無機鹽類轉化成為初級產品——碳水化合物,並將其進一步合成成為脂肪和蛋白質等,用來建造自身,這樣,太陽能便通過生產者的合成與轉化源源不斷地進入生態系統,成為其他生物類群的唯一食物與能量來源。化能合成細菌也能將無機物合成為有機物,但它們利用的能量不是來自太陽,而是來自某些物質在發生化學變化時產生的能量。例如,氮化細菌能將氨(NH3)氧化成亞硝酸和硝酸,利用這一氧化過程中放出來的能量把CO2和水合成為有機物。

第二類為異養型生物,包括草食動物和食肉動物,稱為消費者。顧名思義,這些消費者不能直接利用太陽能來生產食物,只能通過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獲得能量。根據不同的取食地位,又可以分為直接依賴植物的枝、葉、果實、種子和凋落物為生的一級消費者,如蝗蟲、野兔、鹿、牛、馬、羊等食草動物;以草食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為二級消費者,如黃鼠狼、狐狸、青蛙等;肉食動物之間存在著弱肉強食的關係,其中的強者成為三級和四級消費者。這些高級的消費者是生物群落中最兇猛的肉食動物,如獅、虎、鷹和水域中的鯊魚等。有些動物既食植物又食動物,稱為雜食動物,如某些鳥類和魚類等。

第三類為異養型微生物,如細菌、真菌、土壤原生動物和一些小型無脊椎動物,它們靠分解動植物殘體為生,稱為分解者。微生物分布廣泛,富含於土壤和水體的表層,空氣中含量較少且多數為腐生的細菌和黴菌。微生物是生物群落中數量最大的類群,據估計,1克肥沃土壤中含有的微生物數量可達108個。細菌和真菌主要靠吸收動植物殘體內的可溶性有機物來生活,在消化過程中,把無機養分從有機物中釋放出來,歸還給環境。可見,微生物在生態系統中起著養分物質再循環的作用。土壤中的小型無脊椎動物如線蟲、蚯蚓等將植物殘體粉碎,起著加速有機物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和轉化的作用。此外,這些土壤動物也能夠在體內進行分解,將有機物轉化成無機鹽類,供植物再次吸收、利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