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措施
《生物多樣性公約》(以下簡稱“公約”)規定,每一締約國要根據國情,制定並及時更新國家戰略、計畫或方案。1994年6月,經國務院環境保護委員會同意,原國家環境保護局會同相關部門發布了《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以下簡稱“行動計畫”)。該行動計畫確定的七大目標已基本實現,26項優先行動大部分已完成,行動計畫的實施有力地促進了我國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開展。
作為《生物多樣性公約》較早的締約國之一,中國一直積極參與有關公約的國際事務,就國際履約中的重大問題發表意見。中國還是世界上率先完成公約行動計畫的少數國家之一。完成於1994年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使大量保護生態環境的活動有章可循。依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的犯罪行為將一律受到處罰,其處罰最高可判處死刑。
政府有關部門重視對生物資源的有效保護。2003年1月,中國科學院倡導啟動一項瀕危植物搶救工程,計畫在15年內將所屬12個植物園保護的植物種類從1.3萬種增加到2.1萬種,並建立總面積為458平方公里的世界最大的植物園。此項工程中,用於收集珍稀瀕危植物的資金達3億多元,將以秦嶺、武漢、西雙版納和北京等地為中心建設基因庫。
拯救瀕危野生動物工程也初見成效,全國已建立250個野生動物繁育中心,專項實施大熊貓、朱䴉等七大物種拯救工程。被視為中國“國寶”、也被稱為動物“活化石”的大熊貓野生種群數量保持在1000隻以上,生存環境繼續得到良好改善;朱䴉種群數量由7隻增加到250隻左右,瀕危狀況得以進一步緩解;揚子鱷的人工飼養數量接近1萬條;海南坡鹿由26隻增加到700多隻;遺鷗種群數量由2000隻增加到1萬多隻;難得一見的老虎也不時在東北、華東和華南地區現身;對白鰭豚人工繁殖的研究正在加速進行。由於堅持不懈地打擊盜獵,加上國際社會多個動物保護組織的配合,曾遭受瘋狂非法屠殺致使其數量急劇下降的藏羚羊得以休養生息,數量穩定在7萬隻左右。
保護方法
分四種:一是就地保護,大多是建自然保護區,比如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等;二是遷地保護,大多轉移到動物園或植物園,比如,水杉種子帶到南京的中山陵植物園種植等;三是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科學研究,制定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律和政策;四是開展生物多樣性保護方面的宣傳和教育。
其中最重要的是就地保護,可以免去人力、物力和財力,對人和自然都有好處。就地保護利用原生態的環境使被保護的生物能夠更好的生存,不用再花時間去適應環境,能夠保證動物和植物原有的特性。
保護區域
保護對象在空間上的分布遠不是均勻的。有些地區重要的保護對象比較集中,對這些地區應該加以更多的保護。這些地區稱為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區域(critical regions)。
陳昌篤(1998)根據中國生物多樣性的空間格局,劃分了17箇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關鍵區域,其中陸地類關鍵區域包括以下11個地區:
1. 橫斷山南段
2. 岷山-橫斷山北段
3. 新、青、藏交界處高原山地
4. 滇南西雙版納地區
5. 湘、黔、川、鄂邊境山區
6. 海南島中南部山地
7. 桂西南石灰岩山地
8. 浙、閩、贛交界山地
9. 秦嶺山地
10.伊犁-西段天山山地
11.長白山地
行動方案
生物多樣性行動方案是一個廣受國際認可的計畫,因應受到威脅的物種和棲息地,旨在保護和恢復生物系統及其多樣性。最初推動這些計畫的努力來自於1992年的生物多樣性公約。至2006年止,共有188個國家批准;但是只有少數參與國發展及編定了具有實際意義的計畫文獻。
內容
1.物種計畫
根本實踐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的方式便是著重紀錄個別物種的族群分布跟保育情況。此方式雖然基本卻困難重重,主要因為世界上的物種估計只有約百分之十被記載下來。大部分未知的物種為植物或低等生物。許多哺乳類、鳥類和爬蟲的資訊常可見於文獻,至於植物跟無脊椎動物就需要可觀的地區資料採集。編纂族群數量預測的趨勢有助於了解生物變遷和脆弱性的動態資訊。對世界上某些地區來說,編訂完整的物種目錄不切實際。好比說馬達加斯加乾燥落葉林內的許多物種完全不為人知,科學家對該林內許多地區也從未發起有系統的探險活動。
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內的物種計畫應包含對分布範圍、棲地、行為、生殖、異種互動的詳細描述。一旦認定保育情況,就可訂定計畫;保育跟復育此物種至該族群的目標數量。有計畫的保護要素舉例如下:棲地還原、防止都市發展影響棲地、建立財產所有權、限制畜牧及農業活動侵略、減少火耕農業、立法制止採集或獵殺、限制殺蟲劑使用、控制其他環境污染。此計畫應向大眾和私人機構宣布並實行保育計畫,也應撥款確保執行。
2.棲地計畫
在一定數量的數種生物棲息於某地時,生物多樣性行動的棲息地保護便可適當實施。舉例如蘇格蘭的酸性沼澤、南非布許斐的瓦特堡生物圈、加州的海岸濕地、以及瑞典阿蘭島的史托拉阿瓦雷特。在這樣的情況下,物種詳細清單、地理分布跟棲地品質需要記錄。然後用來保護復育的計畫可以依照上述物種計畫的類似方針制定。
國際情況
1.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發展了精密詳盡的計畫,辨識出超過475000種原生物種。其中一個主要的分枝為大堡礁計畫,該地的珊瑚礁其實比大多數地方更為健康;澳大利亞也有最高的廢水處理率。
澳大利亞對危害[熱帶]國家的森林砍伐做出了能永續利用的柴薪生產量分析。生物目錄加上伐木的估計、伐木的動態電腦模型、腐木和伐木的關係都被引用為安全伐木速率的數據。關於清除樹叢對多樣性和地下水層衝擊的廣泛研究也在進行,這些影響被用來分析圖立賓湖的濕地。
2.聖路西亞
聖路西亞生物多樣性行動計畫揭露了在蘇福利爾地區大量遊客對海洋生物和海岸生物多樣性的衝擊。該計畫特別承認人為利用和污水排放已經在1990年超出了敏感珊瑚礁地區的環境承載力。該計畫也點出保存歷史悠久的漁業;數個機關和當地漁民合作提出一個漁業資源永續利用的管理計畫,1992年在蘇福利爾海洋管理區中實行。西印度大學大量參與該國計畫;包含三種海龜、數種脆弱的鳥類、遠洋魚類和鯨類受到特別詳細的關注。在棲地保育方面,生產力旺盛且受到關注的紅樹林沼澤已全數納入該國保護。
3.坦尚尼亞
坦尚尼亞的計畫是有關於曼尼亞拉淡水湖,該地在1950到1990年間被加速開發。曼尼亞拉生物圈保留區包含此湖跟接鄰高價值樹林。此區進行濕地的永續開發和簡易農耕。該計畫結合主要使用者來達成管理目標,有永續的濕地管理及陡坡地水資源的地下水和化學物質監控。
4.英國
早於生物多樣性會議前二十六年,美國就在1966年以瀕危物種法案的方式保護受威脅的物種。該立法賦予偌大權能調查列出受關注的物種,並要求創立物種復原計畫。因此雖然美國簽署協定後並未批准,他仍然有最久的追蹤紀錄和最全面的物種保護計畫。在約7000種名單內有近半數的物種已經擁有受到批准的計畫。儘管數量看似比其他國家龐大,在全數紀錄的物種當中不過是冰山一角。
5.烏茲別克斯坦
在烏茲別克的計畫中確定五種主要的棲地區:濕地、漠地、草原、河岸跟山地生態系。超過27000種物種已被編入條目中,其中特有魚類或爬蟲類占有頗高的比例。對生物多樣性主要的威脅則來自人口過剩和密集的農耕發展。內容主要涵蓋鹹海計畫、努拉陶生物圈保留區以及西天山計畫。
保護計畫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2011-2030年)已於2010年9月經國務院常務會議第126次會議審議通過。主要內容包括:
前 言
一、我國生物多樣性現狀
(一)概況
(二)生物多樣性受威脅現狀
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成效、問題與挑戰
(一)行動計畫的實施情況
(二)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效
(三)生物多樣性保護面臨的問題與挑戰
三、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
(一)指導思想
(二)基本原則
(三)戰略目標
(四)戰略任務
四、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一)內陸陸地和水域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二)海洋與海岸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
五、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領域與行動
優先領域一: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可持續利用的政策與法律體系
優先領域二:將生物多樣性保護納入部門和區域規劃,促進持續利用
優先領域三: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評估與監測
優先領域四:加強生物多樣性就地保護
優先領域五:科學開展生物多樣性遷地保護
優先領域六:促進生物遺傳資源及相關傳統知識的合理利用與惠益共享
優先領域七:加強外來入侵物種和轉基因生物安全管理
優先領域八:提高應對氣候變化能力
優先領域九:加強生物多樣性領域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
優先領域十: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公眾參與機制與夥伴關係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二)落實配套政策
(三)提高實施能力
(四)加大資金投入
(五)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
附錄: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