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經濟學第三版

生活中的經濟學第三版

生活中的經濟學第三版,本書共有44個題目,各成體系,作者用每個人都可能有的經驗來說明國民經濟核算、總量均衡、通貨膨脹、價格與資源配置、外部效應、國際貿易等基本理論。

作/譯者:茅于軾 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圖書簡介

出版日期:2008年12月
ISBN:9787810798716 [十位:7810798715]

頁數:343 重約:0.375KG
定價:¥33.00
舊書普通用戶價:¥13.80 為您節省:¥19.20
舊書VIP用戶價:¥12.50 為您節省:¥20.50

內容提要:

本書共有44個題目,各成體系,作者用每個人都可能有的經驗來說明國民經濟核算、總量均衡、通貨膨脹、價格與資源配置、外部效應、國際貿易等基本理論。尤其著且討論了經濟制度和交易費用,注意介紹市場經濟的文化、法律、道德觀念的背景,它們是市場規則得以遵守的基礎。它引導讀者思考分析、含英咀華,從而體會出能自己審握的的經濟學來。
工作繁忙的讀者,只需片刻閒暇,就可以讀上一兩篇,有時間再作思考和分析,必能有所收穫,使你的“知識人生”更臻完滿。

圖書目錄:

第一篇 個體經濟學
1.喜歡搬家的美國人
2.賭博在美國
3.從郵政的壟斷與民航的競爭談開去
4.節約時間創造財富
5.垃圾中的邊際效用
6.公用事業的收費原則
7.美國人如何看待“按勞分配”
8.漫議超級市場
9.再談超級市場
10.美國的進口貨
11.喜歡旅遊的美國人
12.有關“行”的經濟學
13.多生產未必多享受
14.環境保護的經濟學
15.政府為百姓服務
16.節約能源(上)
17.節約能源(下)
18.沒有替代便沒有經濟學
第二篇 總量經濟學
... [顯示全部]

文章節選:

第一篇 個體經濟學

生活中的經濟學第三版生活中的經濟學第三版

1.喜歡搬家的美國人
根據美國政府發表的統計,全美國每年有17%左右的人搬了家。搬家的人中有約60%是就地遷居,其餘的是搬往外地。這個比率從20世紀70年代以來到20世紀末沒有什麼大的變化。對比之下,我國從1982年到1987年5年之內只有2.8%的人遷往他鄉,平均每年只有0.58%的人跨市鎮流動。20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的人口流動有顯著加速的趨勢。美國人是一個喜歡搬家的民族。也許這與美國人的祖先就是從外國搬來的有關,至少他們不像中國人那樣有一種根深蒂固的故土難離的戀鄉... [顯示全部]

編輯推薦與評論:

茅于軾先生的經濟學專著影響了不少的青年學者走上了經濟學研究之路。
——《中國改革報
其“家常式”的經濟學隨筆,說的雖然是日常瑣事,卻往往折射出一些驚人的啟示。
——《中國經濟時報》
書中有的論述不只是有理,而且大出常人意表,經他明示,大明醍醐灌頂之感。
——《南方周末》 本書通過作者在美國這個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國家中生活的點滴經驗,說明市場經濟是如何動作的,把深奧的經濟學還原為淺顯易懂的事理常規。

作者介紹:

茅于軾,著名經濟學家,被譽為“經濟學界的魯迅”。1929年出生於南京,抗戰時輾轉於大後方,1946年畢業於重慶南開中學,1950年畢業於上海交通大學機械系,以後20餘年從事鐵道機車車輛研究。20世紀70年代中開始運輸經濟、數理經濟的研究。1984年從鐵道部科學研究院調到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1993年退休後創辦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曾在北京經濟學院、中國礦業學院研究生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等院校教授經濟學,並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在美國哈佛大學從事經濟學研究。先後擔任亞洲開發銀行、... [顯示全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