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作者:江帆
出版社: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01-05
ISBN號:720705942
頁數:440
開本:32開
內容簡介
本書論述了民俗生成的生態性本原、經濟民俗的生態特徵剖析。
江帆,1952年出生於遼寧省瀋陽市,現任遼寧大學文化傳播學院副教授,兼任中國民俗會副秘書長、常務理事,遼寧省民間文世家協會畫主度。多年來從事民俗學、民間文學研究,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數十篇,主要著作有︰《民俗學田野作業研究》、《中國民間故事類型研究》(合著)、《民間口承敘事論》、《金扇奇案》《採錄作品集》等。
目錄
總序
緒論
第一節生態學視野中的民俗文化
第二節生態學的人文轉向與生態民俗學的提出
第三節生態民俗學的研究視角與特點
第一章民俗生成的生態性本原
第一節在人類的起源與文化的產生
第二節民俗發生的生態性本原
第三節民眾建構的生態基礎
第二章經濟民俗的生態特徵剖析
(I)生產民俗
第一節狩錯——採集經濟民俗的生態特徵
第二節斯威頓經濟民俗的生態特徵第三節遊牧經濟民俗的生態特徵
第四節農耕經濟民俗的生態特徵
第三章經濟民俗的生態特徵剖析
(Ⅱ)生活民俗
第一節服飾民俗的生態特徵
第二節飲食民俗的生態特徵
第三節居住民俗的生態特徵
第四節交通民俗的生態特徵
第四章社會民俗的生態蘊涵闡發
第一節生態環境對家族民俗的潛在制約與影響
第二節鄉社民俗的生態內蘊
第三節人生儀禮民俗的生態特色
第五章精神民俗的生態內質透視
第一節原始信仰生成的生態基礎
第二節動植物信仰民俗的生態分布
第三節仰民俗中的生態思維
第六章遊藝民俗的生態特色辨析
第一節口承文藝傳承的時空生態特點
第二節口承文藝作品的生態內涵
第三節民間遊戲與競技民俗的生態特色
第七章民俗符號的生態學解讀
第一節生態認知與民俗符號建構
第二節從“生態指符”到“民俗意符”的意義轉換
第八章生態民俗系統的多維審視
第一節以資源生態位的視角
第二節以功能生態位的視角
第三節以生態演替的視角
《生態民俗學》書摘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多民族國家。有史以來便有風謠民俗之記載和議論。《禮記‧王制》︰“天子五年一巡守。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柴而望祀山川。命大師陳詩,以觀民風。”《漢書‧藝文志》︰“古有采詩之官,王者所以觀風俗,知得失,自考證也。”這些文字都是記述和議論風謠與民俗的。古籍所說的“民風”,與我們今天採用的“民俗”這一術語,其含義是同一的。歷代文人學者不僅積累和保留下來了豐富的風謠民俗資料,而且還提出了相當完備的風謠民俗學術思想。殷商甲骨文里,就有“歲”這個字,我們依稀可以了解遠古的“歲”收和“歲”祭的一套儀式民俗。司馬遷撰《史記》,開記述民俗事象的先河。東漢應劭著《風俗通義》對民俗事象的搜羅甚為宏富,且有記述有考論。宋周密《武林舊事》、梁宗懍《荊楚歲時記》等記述歲時、風土的著作,歷史上不絕於縷,匯聚而成一種專門的文體,構成中國民俗文化的一大特點。此類著述,所含歷朝歷代的民俗資料十分豐富,然終因缺乏嚴整的學術體系、特別是缺乏現代思想——民主與科學——的引導,而未能發展成為一種成熟的科學,而只能稱其為古代民俗學或歷史民俗學。
由於儒家文化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霸權地位,不僅民間文化及其思想得不到以儒家思想為指導思想的上流社會及其知識集團的承認,甚至連中國古代民俗學及其思想遺產,也長期得不到發掘和整理,只能屬於小說家雜事類或小說家異聞類。1995年5月9日,中國旅遊文化學會旅遊民俗專業委員會在北京門頭溝召開“中國首屆民俗論壇”,時任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民間文學研究室副主任的程薔女士在會上提出建立“歷史民俗學”的建議,得到了前輩民俗學家鍾敬文先生的附議與贊同。中國“歷史民俗學”的概念,總算被提出來,其遺產總算有人注意進行整理和研究了。
中國現代民俗學的興起,一般認為肇始於1918年北京大學的歌謠運動。實際上,晚清末年西學東漸的文化啟蒙時代,民俗學的思潮和理念就已經從西方傳到中土來了。2l世紀新千年到來之際,筆者曾在《民俗研究》上發表過一篇題為《民俗百年話題》的文章,闡述了我的這個觀點。在此,不妨把那篇文章中關於中國現代民俗學的濫觴的段落引在下面︰
關於中國現代民俗學的發軔期,此前民俗學界似已形成共識︰中國現代民俗學發端於“五四”新文化運動前後。具體地說,是1918年2月北京大學歌謠徵集處的成立,由劉復、沈尹默、周作人負責在校刊《北大日刊》上逐日刊登近世歌謠。1920年冬歌謠徵集處改為歌謠研究會。兩年後創辦《歌謠》周刊,出版了97期,後併入《國學門周刊》(後再改為月刊)。1923年5月24日又成立了風俗調查會。中國現代民俗學在發軔初期,基本上限於歌謠或其它民間文學的收集和研究,逐漸擴大到風俗和藝術的收集研究。
近年來,一些文學史家提出了“20世紀文學”的概念,幾部題為《20世紀文學史》的著作也相繼出版,以“五四”為開端的現代文學史的格局,正在失去大一統的地位。文學史寫作的這種思路的出現,也給民俗學史學者們以啟發︰“20世紀民俗學”這一概念是不是更切合科學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