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學實驗與野外實習指導

生態學實驗與野外實習指導

《生態學實驗與野外實習指導》是2010年01月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孫振鈞。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生態學實驗與野外實習指導》共分為八章。第一章為生態學基礎實驗,包括生態學實驗室常用儀器與使用、植被調查方法、種面積曲線群落數量特徵和植被生態製圖等6個實驗;主要目的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常用的最基本的生態學實驗與觀察方法。第二章為有機體與環境,包括植物群落內生態因子的測定、局部氣候因子觀測、魚類對溫度鹽度耐受性的觀測和葉片的適光變態觀察與植物耐陰性鑑別等4個實驗和觀察;第三、第四、第五章分別就種群結構、動態與種間關係、群落結構、過程與功能、生態系統食物鏈分析、初級生物量測定和次級生產能量轉化與分析等重點介紹了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生態學的實驗方法訓練,強調對生態學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基礎理論和實驗技能的結合。第六章介紹景觀生態學中的尺度效應分析、景觀格局定量分析以及土地適應性評價和土地利用規劃等套用實驗,該章實驗內容與景觀生態學理論教學相配套;第七章為套用生態學部分,包括污染生態學實驗和生態工程實驗兩部分內容;第八章為野外生態學部分,介紹中國農業大學的霧靈山生態學教學基地以及野外生態學實驗情況。《生態學實驗與野外實習指導》附錄比較詳細地介紹了農田生物多樣性研究的系列實驗方法等。這些實驗既有基礎的驗證性實驗,也有可作為學生課外研究的拓展性實驗。

本實驗教材適用於高等院校生態學、環境科學、生物學、資源環境以及農林科學相關專業的師生,也可供有關科技人員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章 生態學基礎試驗

實驗一 生態學 實驗室常用儀器與使用

實驗二 植被調查方法:樣方法

實驗三 植被調查方法:中心點四分法

實驗四 中心點法繪製陸地生態圖

實驗五 種-面積曲線群落數量特徵

實驗六 植被生態製圖

第二章 有機體與環境

實驗一 主要氣候因子觀測

實驗二 植物群落內生態因子的測定

實驗三 葉片的適光變態觀察與植物耐陰性鑑別

實驗四 魚類對溫度和鹽度的耐受性觀測

第三章 種群結構、動態與種間關係

實驗一 種群在有限環境中的邏輯斯諦增長模擬 實驗

實驗二 種群數量估計

實驗三 種群生命表的編制與存活曲線

實驗四 土壤動物種群的空間分布型測定

實驗五 魚類的年齡鑑定和年齡結構調查

實驗六 LotkaVolterra捕食者獵物模型模擬

實驗七 LotkaVolterra種間競爭模型模擬

實驗八三裂葉豚草揮發性單萜的化感作用

第四章 群落的結構、過程與功能

實驗一 植物群落的環境因子作用分析

實驗二 植物群落垂直分布及生態現象觀測

實驗三 群落種類組成、表現面積與生活型譜調查

實驗四物種多樣性指數分析

第五章 生態系統生態學

實驗一 生態系統食物鏈分析

實驗二 農田初級生物量的測定

實驗三 次級生產能量轉化與分析

第六章 景觀生態學

實驗一 尺度效應分析

實驗二 景觀格局定量分析

實驗三 景觀變化分析

實驗四 干擾與景觀平衡

實驗五 土壤侵蝕分析

實驗六 土地適應性評價和土地利用規劃

第七章 套用生態學

實驗一 利用蠶豆根尖微核技術監測水體污染

實驗二 利用發光細菌快速測定水體的生物毒性

實驗三 重金屬對種子萌發的生物效應

實驗四 蚯蚓急性毒理試驗

實驗五 固體有機廢棄物處理生態工程:好氧堆肥

實驗六 污染水體處理生態工程:微生物淨化 實驗

第八章 霧靈山教學基地野外生態學 實驗

第一節 霧靈山概況

第二節 中國農業大學霧靈山野外教學基地介紹

第三節 野外生態學實習教學計畫與安排

第四節 野外調研安全常識及常備藥品清單

第五節 野外生態學研究取樣基礎知識

第六節 野外生態學開展的主要 實驗內容

第七節 野外生態實習論文寫作

附錄1 農田生物多樣性系列 實驗

附錄2 常見維管植物名錄

附錄3常見昆蟲分目簡明檢索表

參考文獻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