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修復

生態修復

所謂生態修復是指對生態系統停止人為干擾,以減輕負荷壓力,依靠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與自組織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進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態系統的這種自我恢復能力,輔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逐步恢復或使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主要指致力於那些在自然突變和人類活動影響下受到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工作,恢復生態系統原本的面貌,比如砍伐的森林要種植上,退耕還林.讓動物回到原來的生活環境中。這樣,生態系統得到了更好的恢復,稱為“生態修復”。

基本信息

發展

分析報告顯示,生態環境惡化還表現為植被被破壞、水土流失、沙漠化等方面。根據全國第二次土地侵蝕遙感調查,我國水土流失面積為356萬平方公里,沙化土地174萬平方公里,每年流失的土壤總量達50億噸,全國113108座礦山中,採空區面積約為134.9萬公頃,採礦活動占用或破壞的土地面積238.3萬公頃,植被破壞嚴重。

來生態環境惡化對人類不良影響的表現越來越明顯,加大生態環境建設投入以保護越來越脆弱的生態環境已刻不容緩。

為了應對氣候變化並改善生態環境,我國政府提出了2020年全國森林復蓋率20%增加到23%,2050年森林復蓋率達到並穩定在26%以上的目標。有關部門已開始重點投入礦山生態修復和沙漠化治理等方面的國土整治工作,其中生態修復已成為一個新興的生態環境建設領域。

生態修復客戶來源主要是政府、大型礦、水、油類企業,詳見《中國生態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作為國內剛剛起步的朝陽行業,具有投資門檻較低、見效快、行業成本與收入波動性小、行業集中率低、稅務審核機制寬鬆、持續盈利能力較強等的特點,尤其適合我國水土流失面積廣大、資金投入有限的實際,其工程毛利也高於園林綠化行業。

此外,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要求,對礦產、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水利水電等的持續大規模投入,國家也投入大量資金用於修復基礎設施建設造成的生態破壞。分析預測,到2015年,我國生態建設行業的總體規模將達到3000億。隨著國內GDP發展“先污染、後治理”的趨勢愈加明顯,由此產生的生態修復行業更有著超過萬億的發展市場。

背景

生態修復可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但將它作為生態學的一個分支進行系統研究,是1980年Cairns主編的《受損生態系統的恢復過程》一書出版以來才開始的。在生態修復的研究和實踐中,涉及的相關概念有生態恢復(Ecological Restoration)、生態修復(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生態重建(EcologicalReconstruction)、生態改建)、生態改良(Ecological Reclaim)

區別

雖然在涵義上有所區別,但是都具有“恢復和發展”的內涵,即使原來受到干擾或者損害的系統恢復後使其可持續發展,並為人類持續利用。如Restoration是指對受到干擾、破壞的生態環境修復使其儘可能恢復到原來的狀態。Reclaimation是指將被干擾和破壞的生境恢復到使它原來定居的物種能夠重新定居,或者使原來物種相似的物種能夠定居。Rehabilitation是指根據土地利用計畫,將受干擾和破壞的土地恢復到具有生產力的狀態,確保該土地保持穩定的生產狀態,不再造成環境惡化,並與周圍環境的景觀(藝術欣賞性)保持一致。Reconstruction是指通過外界力量使完全受損的生態系統恢復到原初狀態。Renewal是指通過外界力的力量使部分受損的生態系統進行改善,增加人類所期望的人工特點,減少人類不希望的自然特點。

20多年以來,國內外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這些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和認識,尚無統一的看法。恢復生態從術語到概念

實際情況

學術上用的比較多的是“生態恢復”和“生態修復”,生態恢復的稱謂主要套用在歐美國家,在我國也有套用,而生態修復的叫法主要套用在日本和我國。

在城市中,由於建築和鋪裝的大量建設,使得城市中心的綠地越來越少,影響了自然生態的平衡。近幾年,國內外有許多城市新建了綠道網,為居民休閒、慢行提供良好的場所。在綠道網的建設中,採用透水瀝青等新的技術工藝,使雨水被植被充分吸收過濾後,自然滲透進土壤、河道。大規模的綠道網,可以調節局域氣候,改善動植物生長環境,起到生態修復的作用。

城市的生態建設是城市化進程必須解決的難題,在建設用地日趨緊張的前提下,不可能建設大型的城市生態公園,而通過改善現有綠地的質量,提升生態效果,是解決這個問題。

生態恢復

生態恢復指通過人工方法,按照自然規律,恢復天然的生態系統。

“生態恢復”的含義遠遠超出以穩定水土流失地域為目的種樹,也不僅僅是種植多樣的當地植物,“生態恢復”是試圖重新創造、引導或加速自然演化過程。人類沒有能力去恢復出真的天然系統,但是我們可以幫助自然,把一個地區需要的基本植物和動物放到一起,提供基本的條件,然後讓它自然演化,最後實現恢復。因此生態恢復的目標不是要種植儘可能多的物種,而是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一個群落髮展成為由當地物種組成的完整生態系統。或者說目標是為當地的各種動物提供相應的棲息環境。生態恢復的方法有物種框架方法和最大多樣性方法。

生態恢復是研究生態整合性的恢復和管理過程的科學,現已成為世界各國的研究熱點.恢復已被用作一個概括性的術語,它包括了重建、改建、改造、再植等含義,一般泛指改良和重建退化的生態系統,使其重新有益於利用,並恢復其生物學潛力.生態恢復的原則包括自然法則、社會經濟技術原則和美學原則.

學術上用的比較多的是“生態恢復”和“生態修復”,生態恢復的稱謂主要套用在歐美國家,在我國也有套用。而生態修復的叫法主要套用在日本和我國。

定義

焦居仁(2003)認為,生態修復指停止人為干擾,解除生態系統所承受的超負荷壓力,依靠生態系統自身規律演替,通過其休養生息的漫長過程,使生態系統向自然狀態演化。焦居仁認為恢復原有生態的功能和演變規律,完全可以依靠大自然本身的推進過程,在其界定的定義中,生態恢復僅依靠生態系統本身的自組織和自調控能力。

關於生態修復,日本學者多認為,生態修復是指外界力量受損生態系統得到恢復、重建和改進(不一定是與原來的相同)。這與歐美學者“生態恢復”的概念的內涵類似。焦居仁(2003)認為,為了加速被破壞生態系統的恢復,還可以輔助人工措施,為生態系統健康運轉服務,而加快恢復則被稱為生態修復。該概念強調生態修復應該以生態系統本身的自組織和自調控能力為主,而以外界人工調控能力為輔。

由來

Harper(1987)認為,生態恢復就是關於組裝並試驗群落和生態系統如何工作的過程。Diamond(1987)認為,生態恢復就是再造一個自然群落,或再造一個自我維持、並保持後代具持續性的群落,他比較側重於植被的恢復。Jordan(1995)認為,使生態系統回復到先前或歷史上(自然的或非自然的)狀態即為生態恢復。Cairns(1995)認為,生態恢復是使受損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回復到受干擾前狀態的過程。Egan(1996)認為,生態恢復是重建某區域歷史上有的植物和動物群落,而且保持生態系統和人類的傳統文化。生態修復是指對生態系統停止人為干擾,以減輕負荷壓力,依靠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與自組織能力使其向有序的方向進行演化,或者利用生態系統的這種自我恢復能力,輔以人工措施,使遭到破壞的生態系統逐步恢復或使生態系統向良性循環方向發展;主要指致力於那些在自然突變和人類活動活動影響下受到破壞的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與重建工作。

系統地介紹了生態修復原理與技術,內容豐富、概括性強、通俗易懂。闡述了生態修復的基本定義及相關理論,圍繞生態修復的概念對污染環境的生物修復技術、物理修復技術、化學修復技術和植物修復技術給予了比較全面的介紹,概述了污染環境的修復標準與修復效果評判及其方法,對生態修復今後的研究方向和發展前景進行了展望。

山區型煤礦廢棄地的生態修復的內容

修復和改善礦山廢棄地生態經濟系統的主要研究內容為五方面:受損農地再利用、廢棄礦井資源再開發、合理開發和保護未利用廢棄地、地質災害防治、生態景觀建設。

一、受損農地再利用

山區農業用地非常寶貴,受採煤影響損毀和破壞的農業用地重新利用有明顯的必要性。採煤後形成的塌陷坑和裂縫給山區梯田地和坡耕地的耕作操作帶來嚴重不便,存在漏水漏肥現象。對其的修復和改造主要是工程措施輔以生物措施和農耕措施,減少水土流失,保存土壤養分。受損農地的生態修復應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抓。有條件的地區要實施耕作便道和蓄、引、排、灌等配套工程,堅持山上山下綜合治理,治好山上,保護山下;全程規劃,分布實施。同時通過施肥改良措施,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多施農家肥、有機肥等措施,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二、廢棄礦業資源再開發

煤礦關閉後留存的廢棄礦井、研石堆、機械設備和採礦典型跡地,是一類非常重要的廢棄資源。這些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具有極高的市場、歷史、社會、建築和科技、審美價值。因此對這類具有採礦工業歷史記錄作用的礦山遺產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廢棄礦業資源開發利用主要內容包括:礦井水淨化作灌溉和景觀用水、殲石堆充填塌陷坑和礦業遺蹟旅遊資源開發等。

三、合理開發和保護未利用廢棄地

從土地生態學和生態景觀理論的角度分析,還未利用的礦山廢棄地土地資源並不是完全處於一個平衡的生態系統。保護土地資源不是簡單地等同於不開發土地資源,關鍵在於開發的形式是否有利於生態系統的穩定,有利於維護良好生態環境和促進經濟發展。主要措施包括對礦山廢棄地天然林地區的封山育林、荒地的植樹造林、部分適宜開發為農業、旅遊用途的荒地的適度開發。如結合優越自然、社會和文化資源的緩坡荒地開發具有特色或主題的生態旅遊。

四、地質災害防治

地質災害防治是煤礦廢棄地的生態修復的重要內容,主要是針對土石流、滑坡等。多年採煤產出的研石堆積在溝谷內,極易誘發土石流等。土石流等防治工程主要措施包括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的邊坡治理,植被再造等。工程措施是一種直接防禦土石流發生的治理手段,採取排導溝、護坡和擋牆等相結合的治理方案可以穩定溝床和坡面物質,控制土石流發生髮展;生物措施是一種有助於減緩土石流形成的治理手段,採用科學的方法植樹種草。植被復蓋可以有效減少地表徑流、保持水土,對維持自然生態平衡具有顯著的效果,從而對緩和土石流的發生髮展、減輕危害,具有工程治理不可取代的作用。同時生態林建設,可以營造良好的山谷景觀,極大地改善生態環境。

五、生態景觀建設

生態修復在一定程度上就是生態景觀的重建。生態景觀重建是山區礦區廢棄地生態修復的重要內容之一,即生態景觀建設是生態修復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態景觀建設著眼於長遠的自然景觀保護和生態平衡,引入生態觀,包括有關生態環境和景觀建設的一切措施和手段,是一個長期發展的、客觀的動態過程。礦區廢棄地生態景觀建設在保證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同時追求生態、經濟和社會三者相統一的整體效益。礦山廢棄地生態景觀建設有以下基本內容和措施:塌陷坑的充填平整、裂縫的修補、研石堆污染治理及其整形和綠化、人文景觀的挖掘與修繕、陡荒坡地綠化、坡耕地進行平整、梯田水利建設等措施進行綜合整治。從而營造新型農村田園景觀,為休閒農業、觀光農業、假日農業奠定基礎;為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人民,利用休閒活動享受大自然的田野風光提供場所。

國內外海岸帶生態修復技術現狀

海岸帶(coastal area)是陸地與海洋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區,是人類社會繁榮發展最具潛力和活力的地區。海岸帶既具有重大的生態效益,又具有重大的經濟效益,但由於人口不斷地向海岸帶地區集聚,使海岸帶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資源和環境問題越來越嚴重。

世界各國對海岸帶採取了多種保護措施,早在1972年10月27日,美國頒布了《海岸帶管理法》(CZMA),隨之韓國、日本、新加坡、英國等國也先後制定了海岸帶管理法律、法規。同時為了減少資源破壞和避免生態進一步惡化,利用人工措施對已受到破壞和退化的海岸帶進行生態恢復,由於人類對海岸帶生態系統複雜性認識的局限性,對海岸帶生態恢復的研究還主要集中在單個的生態因子上,對海岸帶生態系統的綜合系統的恢復技術。

國外概況

為了減少海岸帶資源破壞和避免生態進一步惡化,利用人工措施對已受到破壞和退化的海岸帶進行生態恢復是改善海岸帶現狀的重要途徑之一。生態學,即根據生態學原理,通過一定的生物、生態以及工程的技術與方法,人為地改變和切斷生態系統退化的主導因子或過程,調整、配置和最佳化系統內部及其外界的物質、能量和信息的流動過程和時空次序,使生態系統的結構、功能和生態學潛力儘快成功地恢復到一定的或原有乃至更高的水平。

河流水系

隨著對淡水需求的日益增長,使得淡水資源量,以及泥沙等沉積物銳減,引起海岸帶沉陷、海水入侵,海岸帶濕地大量消失。對人工河流水系的重新設計,是海岸帶生態恢復的基礎。美國是世界上最早進行海岸帶生態修復研究實踐的國家之一。海岸帶恢復計畫措施主要是,重新設計河口水系,拆除海岸線和入海河流上一些障礙物重新恢復泥沙自然沉積和自然的水力平衡,從而起到控制海水入侵,防止海岸沉陷,保護海岸帶濕地的目的;在美國佛羅里達為了恢復佛羅里達灣(Florida Bay)的原始的生態環境,1995年實施了佛羅里達灣和泰勒沼澤(Taylor Slough)計畫,從而改善和恢復了佛羅里達灣海岸帶生態環境。

生物恢復

漁民很早就發現沉船周圍水域中漁獲量較高,於是想到將結構物用石塊加重沉到水下,來提高捕獲量,這就是人工魚礁的方法。20世紀70年代,日本提出建造新型人工魚礁保護水生動物以提高海岸帶生物量。20世紀90年代,人們利用“礦物增長”(mineral accretion)技術建造新型魚礁,即是在人工魚礁上通入低壓直流電,利用引起海水電解析出的碳酸鈣和氫氧化鎂等礦物附著在人工魚礁上,形成類似於天然珊瑚礁的生長過程,在魚礁不斷增長的同時促進周圍生物量的增長,達到海岸帶生物種群恢復和海岸帶保護的目的。此方法在馬爾地夫和塞席爾等國家得到了成功套用。

濕地恢復

採用人工方法恢復和重建濕地是海岸帶生態恢復的重要措施。在美國德克薩斯州(Taxas)加爾維斯頓(Galveston Bay)海灣,利用工程棄土填升逐漸消失的濱海濕地,當海岸帶抬升到一定高度,就可以種植一些先鋒植物來恢復沼澤植被。在路易斯安娜薩賓自然保護區和德克薩斯海岸帶地區,利用“梯狀濕地“技術(marsh terracing technique),在淺海區域修建緩坡狀濕地,濕地建好後在上面種植互花米草及其它濕地植被,修建梯狀濕地可以減弱海浪衝擊、促使泥沙沉積、保護海灘,同時也可以為海洋生物提供。

國內概況

我國是世界上海岸帶生態系統退化最嚴重國家之一,也是較早開始海岸帶保護的國家之一。在20世紀50年代和20世紀90年代共開展了3次大規模海岸帶、灘涂和海島資源綜合調查,為隨後海岸帶保護和修復工作奠定了基礎。20世紀90年代以來,先後建立了昌黎黃金海岸,山口紅樹林,三亞珊瑚礁,南麂列島,江蘇鹽城丹頂鶴等海岸帶濕地自然保護區,20世紀90年代末在南海、東海、黃海、渤海等海域實施了伏季休漁制度,開展第二次全國海洋污染情況調查;制定和實施了海洋環境保護法,海域使用管理法等法律法規。雖然我國在海岸帶保護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進步,但在海岸帶生態修復技術研究和套用方面工作很少,還基本處於起步階段。

目前我國生態恢復的基本思路是,根據地帶性規律、生態演替及生態位原理選擇適宜的先鋒植物,構造種群和生態系統,實行土壤、植被與生物同步分級恢復,以逐步使生態系統恢復到一定的功能水平。海岸帶生態恢復的總體目標是,採用適當的生物、生態及工程技術,逐步恢復退化海岸帶生態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最終達到海岸帶生態系統的自我持續狀態。

紅樹林海岸

紅樹林是自然分布在熱帶、亞熱帶海岸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紅樹林主要由幾十種紅樹植物和半紅樹植物、許多藤本植物、草本植物和附生植物組成。紅樹林具有生物多樣性高、生產力高、歸還率高、分解速度快等特點。作為一種重要的海岸類型,它具有促淤沉積、護堤防坡、淨化水質等生態功能,為許多動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和棲息地。由於對紅樹林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壞,導致紅樹林資源急劇減少,體現在面積和種類減少、結構和功能下降。紅樹林是屬於遭受嚴重威脅的沿海生境之列,尤其是在熱帶開發中國家,這種現象尤為突出。據估計,亞太地區每年損失1%的紅樹林面積,有些地區已經失去了70%的原始紅樹林生境。我國紅樹林主要分布在廣東、廣西、海南、福建、台灣和香港等省區。由於濫砍、圍墾等人為破壞,東南、華南沿海的紅樹林已從20世紀50年代初的5萬hm降至1.5萬hm,現存林分中80%以上為退化次生林,立地環境惡化。紅樹林的減少導致海岸帶地區的生態環境嚴重退化,動植物資源衰退,風暴潮等自然災害增加。研究表明,紅樹林面臨的主要威脅包括土地利用方式的改變、水污染、大氣污染、人類活動干擾等,且紅樹林自然恢復非常緩慢。針對上述問題,可以採取的對策包括減少人類干擾、水污染治理、病蟲害防治、外來入侵種的清除、開展紅樹林的生態恢復等。對紅樹林的生態恢復,必須先進行可靠性研究。根據紅樹林種類的適應性,進行物種特性、宜林地勘測,潮汐、海流、土壤性質和海水鹽度的綜合調查試驗,才能實現紅樹林的生態恢復。研究人員開展了眾多退化的紅樹林海岸生態恢復研究。從19世紀開始,在馬來西亞、菲律賓和越南,隨著以持續收穫為基礎的栽種和砍伐紅樹計畫的實施,開始營造紅樹林(栽種、管理和收穫紅樹)。鄭德璋等在“ 八五”和“ 九五”期間系統地研究了海桑、秋茄、桐花樹、白骨壤、木欖等8個主要紅樹林樹種的造林配套技術。其研究內容主要有,紅樹林主要造林樹種在不同地帶的物候期、適宜的採種時間、不同類型種實采後處理及貯藏方法、苗圃地選擇及不同樹種育苗技術,並研製出適宜的光照、生長素、鹽度、水分和溫度等控制發芽或貯存、各樹種宜林海灘劃分以及提高人工林生產力等新技術。

沙質海岸

沙質海岸是由風和風沙流對海岸上地表鬆散物質的吹蝕搬運和堆積形成的地貌形態,形成於陸、海、氣三大系統互動作用的特殊地帶,按流動程度分為流動沙丘、半流動沙丘和固定沙丘3種。沙丘上的植被在沙丘的形成和保持沙丘的穩定中起了重要的作用,通常流動沙丘的植被復蓋度少於15%,半流動沙丘為15%-40%,固定沙丘在40%以上。海岸沙丘對風和海浪的影響可起到緩衝作用,具有豐富的物種和種群,且具有獨特的娛樂價值。然而,由於海平面的上升,颱風、風暴潮等自然干擾以及砍伐、耕作、海岸開發和休閒等人類活動,都會造成沙丘植物活力下降和生態系統的退化。一旦大風來臨,飛沙走石便會吞噬農田和村莊,嚴重影響工農業生產,威脅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沙丘固定是沙質海岸生態系統恢復的首要

步驟,只有使沙丘固定之後,才能進行植物的重建和恢復。可設定沙障,種植蔓荊、海邊月見草等固沙植物復蓋固定流沙。日本針對島國海風大、海潮強的特點,提出了一系列治山治水和海岸林保全的對策,重視海岸防護林的樹種選擇與工程措施的套用,選擇抗風沙、耐潮性和耐鹽性強的樹種,如黑松、海桐等。海岸防護林的營造,先行工程措施,後配生物措施,即先從沿海的最前沿設定防浪、消浪工程,然後隔一段距離50-100m不等)修築混凝土的防浪堤或防浪牆,在各種工程措施的保護下,先種草,後種喬、灌木,有的地方還可用人工辦法修築沙丘。造林後缺株情況甚少,造林、種草的成活率接近100%。經過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同步整治的沙丘和沙岸區域,基本上控制了水土流失,風、沙、霧、潮等自然災害也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控制,真正發揮了海岸林的防護作用。

福建和廣東在沿海沙荒地大量營造木麻黃、相思樹等防風固沙林,改善了生態環境。福建省林科院開展沙荒風口困難立地造林試驗,選擇木麻黃抗逆品系,因地制宜確定造林方式,採用深挖整地、放客土、拌泥漿、大田深栽、冒雨造林以及培土撫育保墒、澆水保苗以及築設風障防潮防風等工程措施相結合的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此類困難立地的造林成活率,增強了基幹林帶的防護效能。1996年9月9日,9651號強颱風襲擊粵西,雖然對沿海防護林帶的破壞嚴重,但由於海岸前沿木麻黃防護林的阻隔作用,使浮沙難以穿越林帶進入內陸,未造成昔日浮沙掩埋耕地、村莊的嚴重危害,粵西海防林在固沙減災上發揮了顯著作用。

相關內容

生態修復不等於綠化

生態修復生態修復

21世紀是修復地球的世紀,工業革命時代由於經濟的發展,地球的生態系統遭到嚴重破壞,地球的生態系統處於退化狀態。在這種背景下,生態修復這一學科的套用前景越來越大。清華大學生態保護研究中心主任於長青:生態修復首先要修復它的功能,也就是恢復一個生態系統的健康。一個自然生態系統有它特有的生態功能。二是恢復它的生態結構,也就是恢復一個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即恢復物種多樣性和完整的群落結構。三,恢復可持續性,這包括兩方面的內容。生態系統的抵抗能力和生態系統自我修復能力。四,恢復它的文化,人文特色。一個地方的文化源起於他的自然環境,文化遺產往往孕育於自然遺產。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是相輔相成的。

綠化不等於生態修復,只是生態修復的手段之一。人們在一片空地上種上花草,這就是綠化,但不是生態恢復。恢復生態是恢復當地生物多樣性、生態的完整性以及周圍環境的協調性和生態系統自我維持性。綠化最終不能達到自我維持能力。

生態修復需要人的幫助----有人說,生態修復很簡單,把修復區的人口搬出來就可以了。實際上受損生態系統沒有人的幫助,很難恢復。有些生態系統可以自我恢復,也許要100年、1000年的時間,有了人的幫助,這個恢復過程會加快。

技術方法

廣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技術方法

(1) 退化坡面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退化耕地生態系統的生態修復:少施化肥,增施農家肥料;種植綠肥植物,增加固氮作物品種;輪作、套作,間種、混種;減少化學防治,增加生物防治;植等高植物籬等。退化林地、草地、荒地生態系統的生態修復: 在封禁的基礎上,補種鄉土樹種、草種。封禁時間的長短因生態系統類型、受損程度、氣候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來說,喬木林、灌木林、草地生態系統可分別為8年以上、5~8年、3~5年。 (2) 退化河流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在土壤侵蝕地區,導致河流退化的驅動力主要有修路、開礦、樵採、河岸放牧、化肥與農藥的面源污染、工業廢水與生活污水的點源污染、過度捕魚等,對由於這些驅動力所導致的退化河流生態系統進行生態修復,最重要的是要減輕或解除導致河流生態系統退化的驅動力,讓河流休養生息。

(3) 內陸河流域退化綠洲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合理開發利用水資源,實施生態應急補水工程,至少要滿足天然綠洲生態系統最小生態需水量;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適當減少人工綠洲面積,使人工綠洲和天然綠洲面積比例調整到1:1左右。

(4) 退化水庫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對退化水庫生態系統的生態修復可採取與退化河流生態系統相同的方法。

(5) 退化礦山生態系統生態修復

該生態系統的土壤、植物等組分完全受損,缺乏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元素,對這種嚴重退化的生態進行生態修復,可採取的方法有:復蓋土壤,對土壤進行物理處理,添加營養物質,去除有害物質,種植適應性強的先鋒樹種或草種、間種鄉土樹種或草種。移動圖冊

狹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技術方法

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技術方法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技術方法

(1)生態自然修復的基本技術方法是封禁法。該方法適用於受損程度較輕的生態系統。

(2)自然和人工共同修復生態的基本技術方法是“封禁+補種”法。該方法適用於受損程度較重的生態系統。

水土保持是土壤侵蝕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生命線,是生態環境建設的主體。水土保持生態修復的提出與實施是水土保持工作理念的重大創新,但水土保持生態修復不應局限於當前的狹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應從狹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向廣義水土保持生態修復轉變。即使實現了這樣的轉變,水土保持生態修復也只是水土保持流域綜合治理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不能完全替代人工造林種草等水土保持生物措施,更不能替代坡改梯、淤地壩、谷坊、小型水庫、蓄水池等水土保持工程措施。

展望

人與自然關係

人與自然基本經歷了這樣四個時期。1 人類被迫屈服於自然 ,2 人類努力征服自然,3 人類屢遭自然懲罰,4 人類追求與自然和諧相處

展望

我們也經受了很多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懲罰,所以我們力求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爭取生態平衡,所以我們在生態修復。在不久的將來,我們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適應於自然,共創美好人類家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