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籍簡介:
書名:生命的足印
又名:生命的足跡
作者:孫賢建
出版機構:北京時代弄潮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網路支持:個人出書網 老人出書網 推廣宣傳:時代文化出版社
書籍類別:文學
出書時間:2009年7月
字數:242千字
開本:850×1168 1/32
作者簡介:
孫賢建 1935年12月生於北京。1950年元月參軍。歷任文工團員、連隊排長、團政文教。參加過貴州土改,解放川西北的黑水戰役,川、甘、青平叛戰鬥。1961年12月轉業,先後在民族地區從事民政、供銷、宣傳、文化等工作。1996年3月退休時任貴州省嶺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文聯主席、黨組書記。1952年起開始文藝創作,1953年與人合創《射擊競賽舞》,獲西南軍區文藝檢閱三等獎;1956年合創花燈歌舞《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由貴州人民出版社匯集出版;1958年創作舞蹈《雪山追殲》,參加次年舉行的全軍第二屆文藝會演;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與人合創話劇《養蜂的人》、《花梨寨》,赴省參加調演均獲獎。
作者自述:
我自1996年退休後,就完全休息了。其間,一些好友曾經建議,利用現在的空閒時間,把舊作整理付印,認為會有意義。我因考慮那都是已經過時的陳穀子爛芝麻,尤其是思想水平和藝術水平不高,過去了就算了,沒有必要再拿出來,就沒有採納。近幾年,老同志、老戰友在一起聚會多了,經常談起、憶起當年的時光和經歷,有時還十分興奮,激情澎湃,徹夜難盡。由此我慢慢感到,過去的歲月雖已過去,但並不是沒有一點值得記憶的地方。 我們這一代生長在祖國由最黑暗、最悲慘的境地,迅速走向獨立富強、繁榮昌盛這樣一個翻天覆地的偉大時代,都親眼目睹了這一切並參與了這一變革,並為之奮鬥一生,而所寫的東西雖然水平不高,但正與祖國前進的這段歷史同步,可以作為它的一個反映和見證,對後人了解這一時期的情況有所幫助,同時,對自己也算是個交代。因此,我改變了初衷,決定還是選取一部分編印出來,只是不公開出版,僅作內部印刷,成書後分送給一些老同志、老戰友和親人們。
我所寫的東西,除主編和主要執筆的《黔西南州黨的宣傳史志資料》已成書外,其餘的我按分類把它們編為三個集子:《生命的足印》主要是一些文學作品和文論;《閃光的煤》則是文藝創作。此外,還有少量詩歌(歌詞、歌曲),因內中有些系個人生活即興之作,不好合編,故單作一集,定名《一支羽毛——我的詩與歌》。應該說,戲劇、演唱等文藝創作是我一生寫作的主體,但其中許多或因寫於“左”的年代,內容有偏;或因動筆倉促,尚需加工;或因寫了就丟,無從查找,所以都不宜或無法收入,就像1956年由貴州省人民出版社匯集出版的演唱《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也是如此。即使現在收入集子的這一小部分作品,不少也已不合時宜,以致錯誤,只是考慮到這是歷史,思之再三,決定還是收入,並且只予微調,不作大的修改,僅在每篇之後,註明寫作時間,以使人們了解當時的情況。
我還是一個水平不高的人,現有的一點文化知識和文藝素養,主要靠參加工作後在部隊和地方工作中受的教育和薰陶。我惟一的好處是勤奮,乾一行愛一行,並想用自己的筆參加戰鬥,或予以表現。在寫作上我堅持兩條:一,我是革命戰士,一切寫作都要堅持正確的方向,不搞歪門邪道;二,忠於生活,不瞎編亂造。我的大部分劇(節)目都是為劇團、戰士演出隊或民眾文藝演出趕寫趕排的業餘之作,演完就罷(有些則沒能投入排練),並沒想要傳世或發表,所以現在編入的基本上都是一稿,未經加工修改,只是原裝。考慮到這也是歷史,以及當時民眾文藝的水平,就不予重新加工,是什麼樣子就什麼樣子端出來,不過,為了不使閱者過於厭煩,在劇(節)目形式上儘量選擇多樣化些,並且每樣不要多,只要能看到當時的面貌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