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信仰

生命信仰

本書主要敘述生命信仰,用生命的本質,闡釋了世界和人的本質。將宇宙、國家、萬物和人的生命作為敬畏和信仰的對象,其現實目的就是要將信仰形象化、生活化和大眾化。將哲學問題進行通俗化解讀,對眾多社會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刻闡釋,關於幸福、成功、道德、信仰等。

內容簡介

此書主要敘述生命信仰,用生命的本質,闡釋了世界和人的本質。將生命視為終極目的、終極價值和終極信仰。將哲學問題進行通俗化解讀,對眾多社會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刻闡釋,關於幸福、成功、道德、信仰等。將宇宙、國家、萬物和人的生命作為敬畏和信仰的對象,其現實目的就是要將馬克思主義信仰形象化、生活化和大眾化。以對生命的信仰作為基石,重建行業道德、職業道德、公民道德,重樹人的職業精神,重塑人的生活習慣;就是要重建人的價值取向,為人類提供全球性的倫理準則,促成國家之間、信仰之間的和平對話;就是要讓人對生命的敬畏和信仰成為共同的人類倫理,為人類提供終極價值標準和行為準則的底線。

作品評價

此書雖然不是出自名家之手,但其流暢的語言、生動的比喻、深邃的哲思,非常吸引人。可讀性、哲理性都很強。語言優美、凝鍊,經讀、耐讀。輕撫上面的文字,一個個跳動的音符,將你導向生命的恩許之地,一種難以名狀的舒坦便會在心中飄散開來。通過心靈感悟的經典美文,道出處世做人的哲理睿智,點亮成功的勵志明燈,讓讀者收穫改變一生的智慧箴言。其間沒有說教的痕跡,讓人讀起來如沐春風。書里的每一句話都會讓人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思緒常常飛出很遠。閱讀起來真是一種享受。
這是一本感悟人生、感恩生命,引導人們創造美好生活、享受美妙生命的生命哲學;是接近社會主流,給人帶來“正能量”的勵志經典。裡面包括了啟示、方向、自信、聰慧、信仰等人生觀點。閱讀此書,可以了解信仰、陶冶性情,讓心靈寧靜;引導我們理解最深的人生哲理,了解自我,找到自己的需要;教會我們像哲學家那樣觀察生活,像藝術家那樣欣賞生活,使我們變得更深刻,心靈變得更美麗。此書可以受用一生,百看不厭,每次閱讀都有新的領悟。
這是一本警醒心靈的書。雨果說:“書籍是造就靈魂的工具。”細細品味,書中的哲思便會在心靈中慢慢發酵,影響精神生活,改變思維方式,對人生有新的看法,對生活有新的認識。讀著讀著,好似擁抱了整個世界。在人生的旅途中,難免會遇見一些迷茫、失落、困惑的事情。閱讀此書,也許會讓你如醍醐灌頂一般幡然醒悟。書中機敏睿智的哲人小語,讓人領略人生和自然的諸多至真與至美。哲人的聲音,仿佛從天而降,似清露一樣侵潤我們的腑臟,如警笛一般讓我們驚覺悔悟。讓人感覺到世間處處瀰漫著愛,像陽光一般溫暖孤寂的靈魂;像港灣一樣讓疲憊的心靈停靠;像火焰一般點亮生命中的陰霾與黑暗;像鑰匙一樣開啟人生一扇扇幸福的大門。
閱讀此書,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勸導自己,讓心平靜下來,給心靈一片自由空間;別太勞累,在寧靜中生活;清掃心靈的垃圾,讓心房乾淨清潔。告誡我們:不是這個世界太喧鬧,是自己的心太吵;困住我們的其實是我們自己。在紛繁複雜的人世間奔波勞碌,要能夠保持一份心靈的寧靜,隨時回到自己的內心深處,細細品味美妙的生命。勸導我們要在浮躁中修好身心,活在當下;慢生活、簡生活;將寂寞當作是人生的一場修行,把放下視為一種美麗與擁有。引導我們積極面對生活、工作中的壓力,用感恩的心態對待身邊的人和事,在熙來攘往的人群中不要迷失自我,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園,以寧靜而清澈的心靈擊退浮躁與喧囂,重獲內心的豐盈、坦蕩和寧靜。
建議你將此書放在枕邊。每天臨睡前讀一篇,就如同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旅程。在它的指引下,你將獲得一次全新的體驗。把它放在枕邊,在寂寞無聊或苦悶彷徨的時候,打開它,不管是淺嘗,還是深品,都會得到指引,得到安慰,得到鼓舞,得到力量。書中飽含哲理的美文,你可能會在心裡反覆默念。你會感覺到自己的思緒透窗而出,棲落在房前的樹梢上,或在村頭的小河裡漂游;你會感覺到自己步入一座美麗的花園,在一條幽靜的林蔭小道上散步……欣賞此書,就像躺在床上品味一杯清茶,會覺得通體舒泰,耳聰目明,愉悅的心靈一片清寧,使自己的內心和精神更加豐潤華美;感覺自己經歷了一次心靈的散步、靈魂的漫遊。
燈下認真品讀書中的妙筆美文,是一種享受,更是一種升華。正如莎士比亞所說的那樣:“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此書對於啟迪公民心智、淨化讀者心靈,提升世人精神境界都能起到積極作用。

作者簡介

周毅,男,貴州安龍人,無黨派人士,苗族,1979年6月24日生,2005年畢業於貴州師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現在某縣政府工作。
在高中時,作者就開始關注人類的信仰問題,希望能找到解決人類信仰危機的辦法。經過十年多的探索,終於在現代量子力學、宇宙學和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基礎上,初步構建成了生命信仰。
他真誠的希望,關心人類命運的朋友,攜起手來,將生命信仰構建成人類心靈天空不落的太陽,真正實現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形象化、生活化和大眾化。 

出版信息

書目詳細信息
CIP核准號 2013064426 ISBN 978-7-5171-0112-3
正書名 生命信仰
叢書名
出版單位 中國言實出版社
出版地 北京 出版時間 2013.4
版次 1版 印次 1
定價(元) 25.0 正文語種
開本或尺寸 21×15 裝幀方式 平裝
中圖法分類 B083
主題詞 生命哲學
內容提要 本書主要敘述生命信仰,用生命的本質,闡釋了世界和人的本質。將宇宙、國家、萬物和人的生命作為敬畏和信仰的對象,其現實目的就是要將信仰形象化、生活化和大眾化。將哲學問題進行通俗化解讀,對眾多社會現實問題進行了深刻闡釋,關於幸福、成功、道德、信仰等。

目錄與章節內容簡介

信仰是情感與理性的統一,鑒於此,本書採用散文體裁,將抒情與論述有機結合,力圖達到在抒情中感染讀者,在論述中闡明生命信仰的基本原理。
本書共二十五章。
 

第一章:生命如詩

讚美神秘、美妙、如詩、如畫的生命,激起人對生命的熾愛之情。

第二章:感恩生命

生命給予了我們一切,我們應當心懷感激之情、感恩之心,知道感恩,懂得感恩。

第三章:生命是終極價值

 生命是人的存在基礎,生命的價值大於物質財富,物質財富必須依賴於生命才具有價值,離開生命一切都將失去意義。所以,我們應當懂得珍惜自己寶貴的生命,同時也要懂得尊重和關愛他人的生命,對動物的生命也要關愛、保護,心存慈悲。

第四章:世界因生命而精彩

 世界之所以如此美麗,之所以存在價值和意義,是因為生命的存在,是因為有著人這樣的智慧生命存在。我們要學會欣賞生命,珍惜和愛護身邊的生命。

第五章:“悟”解生命

 生命的奧秘是無限的,而我們的認識卻是有限的,要透徹生命的真諦,必須要將邏輯推理與想像結合起來。
 理解生命,正如讀詩,需要憑藉心靈的翅膀,去感悟與想像。理性思維在某些領域的作用是有限的。特別是追溯到終極問題的時候,理性思維的邏輯推理就顯得無能為力了。心靈需要“悟”的翅膀,飛越時空,打破傳統和經驗的局限,開啟對生命全新的認識和理解之旅,追尋生命的奧妙,找到生命的信仰和歸宿。
 “悟”是解讀生命的思想方法,是打開生命奧秘之門的鑰匙。生命就像一首美妙的詩,有很多問題無法用推理或論證說清楚,只能靠想像和感悟。

第六章:生命是什麼

本書從哲學的層面將生命定義為:“生命是一個自動系統”,擴大了生命的內涵和外延,提出宇宙和微觀世界的原子、分子等都是生命的基本觀點。

第七章:生命是物質和意識的完美統一

提出“一切物質都有自由意識,自由意識是生命最基本的特徵”的觀點。生命是物質和意識的完美統一,終結了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爭論,解決了意識起源的疑難問題。

第八章:生命起源於生命

 承認物質本身就是有意識的生命,組成生命的基本物質材料原子和分子等都是有意識的生命,解決了無生命的物質演化成有生命的物質的疑難問題。
 簡單的生命演化成複雜的生命,複雜的生命再演化成更複雜的生命。這是生命信仰的一個重要基本觀點。生命起源於生命,生命組成了五彩繽紛的生命。生命只能存在於生命之中。所以我們要懂得與身邊的人和其他的生命和諧相處,共存共榮。

第九章:宇宙是給予萬物生命的母親

 宇宙,不是裝載萬物的口袋,而是給予萬物生命的母親,是一個有著誕生、成長、衰老和死亡的生命。宇宙的誕生,是指世界從一種純能量的形態轉化成物質形態;宇宙的成長,是指宇宙間的物質從低級形態向高級形態進化發展;宇宙的衰老,是指宇宙進化發展的停止;宇宙的死亡,是指宇宙從物質形態又歸復為純能量形態。
 宇宙母親的誕生,為萬物啟動了發展的時間,開拓了生存的空間,創造了基本的物質元素,作為乳汁養育萬物。啟動時間開拓空間的宇宙,是生命之母,是萬物生命的原初。
 認識到宇宙是一個有著誕生、成長、衰老和死亡的生命,讓我們明白——從來就沒有什麼造物的上帝,是生命自己創造了自己。我們是自己生活的創造者,我們在不斷的創造著自己。宇宙是一個生成的宇宙,人是一個生成的人,宇宙不是靜止的宇宙,也沒有靜止抽象的人性。

第十章:人是生命的驕傲

人,是生命的驕傲,是宇宙的榮耀。“人”字,像一座山峰,形象地說明:人是生命發展的頂峰。人,是宇宙生命智慧的最高體現;人,是宇宙生命的覺醒,通過人,宇宙可以認識自己,可以欣賞自己壯麗無比的美;人,是最富有創造性的生命活力;人,是生命金字塔的頂端,是萬物之靈。

第十一章:人類社會是一個大生命

 人類社會,是一個大生命。這不是比喻,不是將社會人格化,而是要從科學的角度來論證:“人類社會”本身就是一個真實的生命存在,是生命存在的一種高級形態。
 人類社會,是由許許多多個體人的小生命組成的大生命。人類社會,是一個自動系統,不是一個鬆散的“人的集合”,而是一個緊密聯繫的有機體,完全符合廣義的生命定義。國家,是目前發育得比較完善的社會生命。企業,也是一個生命。
 我們每一個人,作為社會大生命肌體中的一個細胞,都應當將自己社會責任,視為理所當然,都應當在社會大生命里有意義的生活,詩意的棲居。

第十二章:生命是終極信仰

生命信仰為人類的信仰找到了一個共同的、終極的靈魂的依託對象——生命,使馬克思主義信仰往前發展了一步,不再是單純的“主義信仰”,具備了作為信仰必須具備的基本要素,因而變得更加親切,易於被人接受,為建立一種普世的倫理價值體系提供了可能。生命信仰既可以成為公共的、國家的信仰,也可以成為私人的信仰,以生命的名義,可以包容和統一其他所有的信仰。唯有生命才能作為終極信仰。

第十三章:信仰生命是信仰的回歸

 人類的信仰歷程告訴我們,在生命之外尋找信仰,都是失敗的,永遠不能拯救自己的靈魂。信仰生命,是靈魂的回歸。唯有信仰生命,才是信仰的正確歸途。信仰生命,不是功利心使然,而是出自對生命的敬畏心、崇拜心,出自對生命的愛。信仰生命,就像餓了要吃飯一樣,不需要一大堆的理由。信仰生命,就像孩童愛戀媽媽,自然而然,完全出自本心,沒有一絲雜念。
 信仰生命,是信仰的回歸。生命,又重新成為崇拜的對象。認識到宇宙、人類社會和國家都是生命,又螺鏇式的回歸了原初的整體思想。
 生命信仰乃是通過體悟宇宙生命之大道,順應宇宙生命之大道,以求得個體生命的真正解放。

第十四章:生命信仰是科學與信仰的完美結合

宗教,是顛倒了的世界觀。人創造了神,卻拜倒在神的腳下。崇拜生命自己創造的東西,是貶低人自己。宗教是信仰的異化,人們崇拜的不再是生命,而是抽象虛無的神靈。神與人,世界與精神,從此也有了區分。金錢崇拜更是信仰的嚴重異化。墮落的靈魂,心甘情願的拜倒在自己的創造物的腳下。
對生命的信仰,是對世界有著科學認識之後形成的信仰。崇尚科學,已經成為現代社會的主流。人們崇尚科學,實質上就是崇拜人類的智慧,是人對自己智慧的自信和狂熱追求。
生命信仰,是在認識到宇宙、人類社會和國家等等都是有著誕生、成長、衰老和死亡的超級大生命,而形成的一種科學的信仰。生命信仰,是對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發展和完善,是科學與信仰的完美結合。

第十五章:生命信仰是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信仰

 信仰生命,絕對不是將馬克思主義信仰變成宗教信仰,而是借鑑宗教信仰成功的實踐經驗來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信仰。正如當初馬克思借鑑空想社會主義和黑格爾唯心主義哲學的形式來發展馬克思主義一樣,繼承的不是內容,而是形式。而且是有選擇性的、批判性的繼承。
 生命信仰,即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信仰,在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主要的任務就是引導人民創造美好生活與享受美妙生命。科學發展觀回答了發展依靠人民民眾、發展成果由人民民眾共享的重大問題。但是,如何引導人民民眾享受發展成果、享受生活的問題沒有具體解決。社會發展了,物質財富豐盈了,享受生活跟創造生活成為同樣重要的問題。這個問題可以也必須由馬克思主義信仰來解決,不能讓位於宗教信仰,不能在這個陣地上不作為而失守。

第十六章:信仰生命源於對死亡的深刻反思

 死亡,是喚醒生命自覺的警鈴。信仰生命,正是源於對死亡的深刻反思。

第十七章:信仰生命才能掌握命運獲得幸福

 命運好壞的標準是幸福感的多少。唯有用生命信仰的思想方法深刻的反思“命運”和“幸福”,才能讓命運的花園裡開滿幸福的鮮花。

第十八章:信仰生命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真正的成功就是走向生命的自覺,信仰生命就是人生最大的成功。

第十九章:生命信仰是新時期道德重建的基石

 生命信仰是新時期道德重建的基石。尊重生命,敬畏生命,將生命作為一種信仰,是人類社會的終極道德。道德完全可以脫離對神的信仰而建立在對生命的信仰的基礎之上。生命是道德的神聖根源。敬畏生命、信仰生命,是塑造人們的行為規範的根據。如果沒有一個神聖的對象,道德的根源就會成為無根之木。如果學雷鋒做好事只是為了得到一個先進,入黨只是為了考公務員、增加升遷的政治資本,拜佛只是為了升官發財……任何東西都只是跟功利聯繫在一起,那么這樣的信仰是不穩定的,很容易出問題,無法在此基礎上建立起自覺的良心道德。如果一個國家的公民普遍缺乏對生命虔誠的信仰,對生命無所敬畏、麻木不仁,那將比法律缺失和司法腐敗可悲。當人人都在自己的靈魂之中重建起生命信仰,以正確的榮恥標準來指導自己的行動時,才能創建一種相互支持與鼓勵的環境,也才能達到社會的和諧發展。我們所要努力的,就是將生命信仰的理念轉化為個人的內部動機,將生命信仰的基本原則轉化為個人內心自覺的道德律。

第二十章:“仁義禮智信”需要生命信仰賦予新的內涵

 仁義禮智信——生命之五常,需要生命信仰賦予新的時代內涵。仁,就是博愛、自由、平等和民主;義,就是人應當遵循的生命法則,是對生命堅定不移的信仰;禮,就是人與人之間表達尊重的形式;智,就是追求智慧,尊重知識,崇尚科學,堅持真理,信仰生命;信,就是誠實守信,遵守諾言。
生命信仰借用儒家道德範疇“仁義禮智信”的形式,改造其內容,賦予新的時代精神,作為人的生命運行必須遵循的常道。 

第二十一章:信仰法律就是信仰生命

 法律,是人類社會、國家生命得以正常運行的基本法則。人類社會和國家的超級大生命,同其它生命一樣,有著自身特殊的運行法則,而這種法則是以道德和法律的形式體現出來的。法律不是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不用的工具。我們每一個人都是生活在社會和國家大生命之中的細胞,必須得遵循社會和國家大生命的運行法則。
 “法律必須被信仰,否則它將形同虛設。”美國著名法學家伯爾曼的這句話成了名言,被廣泛引用。將法律當成是一種信仰,似乎已經毫無爭議。
 真正的信仰,必須要有一個敬畏和崇拜的終極對象。法律雖然蘊含著民主自由、公平正義的理想信念,但不能成為人敬畏和崇拜的終極對象。因此,法律不能成為一種獨立的信仰。
 法律的本質是人類社會和國家生命得以正常運行的基本法則,對法律的信仰,實質上就是對生命的信仰。信仰法律,就是承認與保護作為終極價值的生命。信仰生命,就是對人類社會、國家的超級大生命的崇拜和敬畏。法律體現著、反映著、保障著、實現著民主自由和公平正義,對法律的信仰歸根結底是對民主自由和公平正義的理想追求。

第二十二章:信仰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教育,必須信仰生命,信仰生命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需要一種科學的信仰,否則就會陷入盲目與瘋狂。信仰的花朵離不開生命的土地,生命的土地也需要信仰的花朵來裝扮。人類的信仰,是為了生命的解放而產生,是為了生命更好地延續而存在。教育要將人類對生命的敬畏與熱愛升華到信仰的高度,將生命信仰作為教育的靈魂,為教育找到歸宿和方向。因此,教育所需要的信仰,只能是生命信仰。以生命作為信仰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信仰生命的教育,就是以生命的視界,來重新審視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自身之間的關係。使學生信奉生命的尊嚴與神聖,把對生命的熱愛與崇敬作為終極價值,滲透到一切思想和行動中,並在此過程中提升生命質量、感悟人生真諦。對生命的敬畏與崇拜一旦進入學生的潛意識,那么,兇殺、自殘的悲劇就會少得很多。
 信仰生命的教育,就是通過有目的、有計畫的教育活動,對個體生命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進行完整的、人文的生命意識的培養,引導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追求生命的價值,活出生命的意蘊,綻放生命的光彩,實現生命的輝煌。認識生命、理解生命、珍愛生命、培養生命、引導生命、愛護生命、創造生命、享受生命、感恩生命、解放生命、敬畏生命,拯救生命……是教育的原則和主題。 

第二十三章:信仰生命企業才能永生

 一個企業,就是一個生命,是一個有欲望、有思維、有靈魂的生命。
 生命只有信仰生命,才能得到永生。那是因為,生命生活在生命之中,生命只能存在於生命之中,放棄了對生命的信仰,無疑就是放棄了自己的生命。企業,本身這就是一個生命,它也必須虔誠的去信仰生命,才能得到永生。那些將利潤視為唯一信仰的企業,為了賺取金錢而不擇手段、不顧民眾的生命健康和安全、忽視職員身心健康、背棄行業道德和職業道德。連最起碼的公德都不遵守的企業,哪怕它已經一夜暴富,但最終一定逃脫不了被民眾唾棄而暴斃的命運。三鹿集團,應當算作一個大企業吧?但它的結局大家不會不知道。不要以為官商勾結就是鐵板一塊。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危害民眾利益的事做多了,視民眾生命健康安全為兒戲的事做絕了,民怨積累到極限,終會如火山爆發。民意不可去違背,生命必須被信仰。這是每一個企業家應當牢記於心的“道德鐵律”。
 五花八門的企業信仰迷亂了企業家的眼睛。不管企業家選擇什麼樣的信仰,首先必須要承認:敬畏生命、尊重生命,對公眾的生命健康和安全負責任是企業建立信仰的基礎。沒有這個基礎,根本就談不上什麼企業信仰。
 唯有生命,才能作為企業的信仰。信仰生命,企業家才會懂得不斷改善員工的待遇,關懷員工的身心健康,重視員工的精神需要。高明的企業家會讓員工懂得,在企業做事,可以養家餬口,可以充實生活,可以安身立命,可以成就人生理想,可以實現人生價值……甚至會讓員工體驗到,在企業做事,就像“聖徒”在教堂做禮拜,就像“僧人”在寺廟打坐悟禪。信仰生命,企業家才會懂得為消費者提供合格的產品與服務,是對生命最起碼的責任,是最基本的道德底線。虔誠的信仰生命,才能讓企業家感悟到員工與消費者不是自己賺錢的工具,而是與自己一道創造美好生活、享受尊貴生命的夥伴。信仰生命,企業家才能找到對人類社會的認同感、責任感和使命感。企業家是社會的精英,也是組成企業大生命、國家大生命和人類社會大生命的普通一員。作為企業、國家和人類社會大生命之中的一個不可缺少的細胞,離開了企業、國家和社會,自己的生存就會成問題,當然更談不上個人的理想發展和人生價值的提升。有了對企業、國家和社會的這種認同感,企業家才有可能會放棄將員工和消費者作為賺錢工具的錯誤觀念,才有可能會將為社會提供一流的產品和服務作為提升生命價值和造福人類的責任感、使命感,才能在塵世生活中找到自己靈魂的歸宿。
 信仰生命,是企業共同的信仰,是企業家共同的信仰,是企業員工共同的信仰,也是民眾共同的信仰。也只有生命,才能成為人類共同的信仰。在價值多元、信仰自由的社會,無論是信仰上帝、信仰聖人、信仰主義還是信仰金錢,都會受到批判、遭人質疑。唯有生命,作為終極存在,作為終極價值,才能有資格成為人類共同的信仰。
 信仰生命,是企業唯一的信仰。生命信仰,就是企業的信仰。沒有單獨存在的“企業信仰”。企圖脫離對生命的信仰,而去尋找單獨存在的“企業信仰”,是一個誤區。“企業信仰”實質上是一個偽命題。

第二十四章:信仰生命是養生之本

 養生的目的就是提高生命的質量,更好、更多、更長地創造美好生活、享受美妙生命。人最寶貴的是生命,生命最寶貴的是健康。健康是人生的基石,是人生最大的財富,是人生最基本的權利。
 養生源於對生命的敬畏和熱愛。生命是有限的,也是脆弱的,一旦失去就不可重來。如果一個人對自己的生命沒有一點敬畏之心,隨意輕賤自己的身體,自然就說不上養生。唯有對生命充滿敬畏和崇敬,我們才會自覺的去遵循生命的運行法則和規律,精心的保養呵護自己寶貴的生命。
 常言道:“養生不養心,等於扔黃金”。疾病大部分都與不良心態有關。不良情緒是疾病的催化劑。身體的勞累很容易恢復,但心過於勞累,就會導致身體免疫機能衰退,疾病乘虛而入。一個人如果喜怒無常或者長期心情抑鬱,難免就會百病叢生。馬克思說:“一種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藥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憊和痛楚。”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重要保障。養心是打開健康之門的金鑰匙。
 心靜才能氣順,氣順才能健康。然而置身於紛繁複雜的社會,樹欲靜而風不止。唯有堅定對生命的信仰,才能在喧囂的塵世中氣定神閒。健康是生命的愉快狀態。養生就是要排除外物的干擾,修復和保持生命的愉快狀態。愉快不能通過服用藥物可以得到,興奮劑只能使人處於暫時的亢奮狀態,而且會嚴重的損害生命健康。真正的、持久的愉快,必須要以生命信仰作為指導,深刻地體悟生命的真諦。諸葛亮說:“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唯有如宗教般虔誠的熱愛生命、信仰生命,才能深刻的透徹“生命的價值高於一切”的真諦,才能夠讓人真正做到寧靜、淡泊和致遠。 

第二十五章:信仰生命禪悟人生

 生命信仰借鑑佛教“生活禪”的成功實踐經驗,對人生進行了深刻的反思,引導人們積極樂觀的面對生活,學會創造美好生活,享受美妙生命,最終使生命信仰回歸生活,達到了將馬克思主義信仰“形象化、生活化、大眾化”的目的。

深度解讀

生命信仰,是馬克思主義信仰最高限度的形象化、生活化和通俗化,為大眾化找到一勞永逸的路徑。

 馬克思主義信仰大眾化,不能僅僅停留在用大眾的語言來宣傳馬克思主義,也不能僅僅局限於用民眾喜聞樂見的事例來解讀馬克思主義。欲實現馬克思主義信仰大眾化,必實現其生活化;欲實現其生活化,必實現其形象化;欲實現其形象化,必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欲重新認識馬克思主義,必重新認識宇宙萬物。
 對於信仰的形象化、生活化和大眾化,我們的黨一直在做,通過樹立各行各業的先進典型、道德楷模,將共產主義信仰的基本精神寓意於具體的人物、事跡之中,民眾容易接受,收到了顯著的效果。但是,作為一種信仰,僅僅只是通過具體的人物和事跡實現形象化,其局限性必然會導致人們不能全面、深刻、持久的去理解、信奉該信仰。僅僅依靠先進典型的示範,沒有個體發自內心的原始動力,必不能持久,容易導致走形式、走過場。
 信仰馬克思主義,核心實質就是信仰生命。將生命作為終極信仰,是實現馬克思主義信仰形象化、生活化和大眾化的必然選擇。用生命信仰來解讀馬克思主義信仰,就可以做到簡明而又不簡單化,生動活潑而又不庸俗化,把深邃的理論用平實質樸的語言講清楚,把深刻的道理用民眾樂於接受的方式說明白,使抽象的理論邏輯轉化為形象的生活邏輯,讓科學理論從書齋走進人民大眾、融入人們心靈。
 鄧小平說:“學馬列要精,要管用的。長篇的東西是少數搞專業的人讀的,民眾怎么讀?要求都讀大本子,那是形式主義的,辦不到。”馬克思主義是真理。它的邏輯是科學嚴密的,它的目標是遠大的、崇高的。實踐已經雄辯地證明,它是人類獲得解放的真理武器。科學與生活畢竟是兩回事。科學的東西未必就能夠被人們普遍接受,不一定就能夠成為人們普遍的信仰。兩彈一星、載人航天、航母入海、反導飛彈,等等,無疑都是偉大的科學成果,都讓國人精神振奮。但是,人們並沒有因為它們的科學、偉大而視為信仰。它們雖然與我們國家命運緊密相連,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距離還是很遠。因此,學者們就不要埋怨普通大眾不接受不信仰那偉大而科學的馬克思主義了。尊重人的認知規律,找到馬克思主義信仰形象化、生活化和大眾化的路徑,馬克思主義才能夠成為大眾普遍的信仰。所有的宗教,都有一套完整嚴密的哲學體系。特別是佛教教義,它的哲學經典可以說是汗牛充棟。但是,宗教家的聰明之處在於:艱深難懂的宗教哲學只是讓神職人員去研究去掌握,普通民眾只需要知道行善積德得好報進天堂,作惡造孽得惡報入地獄。宗教畢竟有上千年的歷史,它們成功的實踐智慧,值得我們這些馬克思主義追隨者學習、研究和借鑑。將具體的人和事,提煉、升華為對生命的信仰,形成樸實的真理,才容易被民眾銘記於心,並在生活之中付諸實踐。
 信仰生命,依託個體人對自己生命天然、原始的愛,逐步引導升華為人對父母、愛人、子女、親人、朋友、鄰居、團體、國家、人類社會和宇宙生命的博愛,符合人性,尊重人的認知規律,非常具有親和力。有了對生命天然的、原始的、共通的愛,馬克思主義不僅可以在中國的土地上生根、發芽、開花和結果,而且可以占領整個地球。
 信仰生命,不僅有著廣泛而直接的社會心理基礎,而且更能體現和表達中國馬克思主義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構建和諧社會等思想理念,更能道出民眾的共同心聲,更能反映民眾的共同願望,更能得到大眾的普遍擁護。
 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瓶頸”,主要不在於表達的通俗化和語言的形象化,而主要在於信仰的轉型。從政治中心到生活中心、從理論中心到民生中心、從理論崇拜到生命崇拜,才是打破“瓶頸”的關鍵。關注民眾的日常生活、內心情感、終極關懷等,使馬克思主義人文關懷的重心從政治領域下移到生活領域,是大學問,也大政治。將生命作為敬畏和信仰的終極對象,真正實現了馬克思主義最高限度的形象化,賦予了馬克思主義新的時代內涵,開闢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保持了馬克思主義旺盛的生命力。不僅有助於破解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傳播的困境,而且對構建和諧社會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最大限度的生活化,就是最高限度的政治化。安頓好民眾的心靈,是社會和諧的根基。社會不和諧,源自人的內心不和諧。每一個人的心中都充滿著責任和愛,都能夠在地球上詩意地棲居、詩意地生活,那不正是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理想中的桃花源嗎?馬克思主義如果不能融入普通大眾的工作與生活,就會失去生命活力的源泉。那些專注於自己心愛的事業,滿足於自己溫馨的小家,快樂於生活中的每一個小小的善舉,虔誠而快樂地信仰著生命,難道不正是對共產主義信仰的精神實質的真正把握嗎?

生命信仰徹底破解了長期困擾人類的信仰悖論。

 信仰,就是有限的個體生命,對某種代表無限的東西的敬畏和崇拜。即被信仰的對象,必須具備無限性和絕對性兩大基本特徵。
 這裡說的信仰悖論,就是誤將某種有限的東西,當作無限的東西來敬畏和崇拜。
 被人格化的、無所不能的“上帝”,信仰者就堅信它是無限的、絕對的和仁慈的“父”。它創造萬物,它無所不包,它無所不能。“上帝能夠製造出一塊連它自己都搬不動的石頭嗎?”它的臣民發出了疑問。如果回答“能夠製造”,就意味著上帝有搬不動的東西,它就不是無所不能的;如果回答“搬得動”,就意味著上帝有不能製造的東西,它也不是無所不能的。很不幸,無所不能的上帝,被“一塊石頭”打倒!借用用中國的一句俗話,叫做“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這就是宗教的信仰悖論。搞得宗教人士焦頭爛額。馬克思一針見血地指出,“上帝”不過是人腦之中的一種幻象,是人類在腦海里製造的一種虛幻的東西。即是說,是人製造了“上帝”,而不是“上帝”製造了人。
 上帝被被打倒,天堂被砸爛,原本以為禁錮人類精神的枷鎖一旦解除,心靈就會迎來陽光明媚、暖風和煦的春天。歡呼之餘,才意識到這個窟窿通得太大,新的保溫層尚未建立,要么覺得夜晚寒冷刺骨,要么覺得白天炎熱難耐。
 究竟什麼東西才能真正替代上帝的位置?新的天堂如何構建?
 熱血沸騰的尼采想到用超人替代上帝,用強人社會替代天堂。遺憾的是他理想中的超人並未出現,卻為希特勒一類的惡魔實施法西斯統治找到了合理的藉口,提供了理論支持。
 聖人、偉人,都無法承擔作為無限存在和絕對存在的信仰對象。個體的人,肉身凡體無法超脫吃喝拉撒睡和性,思想認識也無法擺脫社會歷史環境的局限,身上總是存在著這樣那樣的、或多或少的毛病。個體人的有限性,決定了個體人不能承載信仰對象的無限性。個人崇拜現象,客觀地存在於社會歷史之中。東方的孔子西方的耶穌,中國的毛澤東美國的華盛頓,體育界的喬丹商界的賈伯斯,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都存在個人崇拜現象。被崇拜的個體無法承載信仰對象的無限性,神化或聖化被崇拜的對象,都會導致荒唐或災難。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列寧想到用“真理”,即馬克思主義理論來作為信仰對象,首次提出了“馬克思主義信仰”的概念。將“真理”或“主義”作為信仰對象,在深受階級剝削、民族壓迫的年代,人們首先想到的只是如何擺脫被剝削、被壓迫的悲慘命運,不會在抽象的理論邏輯上糾纏。就像“上帝”的追隨者,早期主要是下層的貧苦百姓,首先想到的是得到仁慈的父的庇護。可是當一部分追隨者解決了溫飽問題之後,就會追問“上帝能否製造出一塊連它自己都搬不動的石頭”的問題。人類一思考,上帝也害怕!
 世界是無限的世界,人是有限的人。人類憑藉有限的實踐去認識無限的世界,所發現的某種理論或發明的某種主義,其真理性必然是相對的,是相對真理。“真理只要向前邁進一步,就會變成謬誤。”恩格斯承認了人類認識的有限性與世界的無限性這對永恆的矛盾,正確認識到人類掌握的真理永遠都只是相對真理。將某種理論、主義視為一種信仰,必然會導致信仰的悖論。馬克思主義產的產生和發展,必然要受社會歷史環境的局限,任何時代的馬克思主義都只能是相對真理。開放性和發展性,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基本特點。將馬克思主義視為一種信仰,將其絕對化,視為絕對真理,就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精神,必然會導致馬克思主義的封閉和僵化,阻礙馬克思主義的發展。因此,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理論,不能成為信仰的對象。
 將馬克思主義理論作為信仰對象,無疑是在謀殺馬克思主義。一種理論,作為相對真理,無法承載信仰超越有限進入無限的終極追求。將一種理論視為信仰,就意味將這種理論絕對化。絕對化的理論必然會走向僵化,成為僵死的教條。信仰的追求是無限性、絕對性和終極性,而一種具體的理論,受到時空的局限,必然就是有限的,是相對真理。如果帶著無限性、絕對性和終極性的追求,去信仰一種有限性的東西,必然會陷入信仰的“悖論”而無法自圓其說。牽強附會的解說,只會令人厭煩而遠去。
 生命信仰,吸收了現代宇宙學和量子學的科學理論,發現宇宙及宇宙創造的萬物都是生命的一種存在形態、生命是世界的本源、生命組成生命、生命起源於生命、生命是物質和意識的有機統一,將生命作為信仰對象,就徹底解決了馬克思主義的信仰悖論問題,必然會讓馬克思主義重新煥發永久的生命活力。
 你信仰什麼都可以,但首先必須得信仰生命;你可以什麼都不信仰,但必須得信仰生命;信仰宗教可以見異思遷,但信仰生命必須矢志不移;信仰任何東西都可以質疑,但信仰生命絕對不可以質疑;懷疑對生命的信仰,就是在否定你自己生命的存在。真理其實很樸素,無需長篇大論地解說。

生命信仰,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信仰轉型。

 現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者,老是走不出“政治中心”、“理論中心”和“鬥爭哲學”的圈子。以為政治就是政治,生活就是生活;以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內容僅僅就是讓大眾都知道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以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理想效果就是讓每一個人都保持高昂的革命熱情,人人唱紅歌,天天喊“共產”;以為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就是用形象的語言(如打比方、畫圖片、放影片等)來解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為民眾只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載體,關注的是灌輸方法,而不是民眾本身;以為革命戰爭年代與和平建設年代的大眾化內容都是一樣的;以為馬克思主義僅僅就是鬥爭哲學;以為創新主要是宣傳灌輸的形式的創新。
 毛澤東將“為人民服務”作為黨和政府執政為民的宗旨,將“人民”作為上帝,實質上已經蘊含著人類“信仰轉型”的導向。他本人在書面或口頭之中,毫不諱言地宣稱“人民就是上帝”,“人民民眾才是歷史的創造者”。我黨一以貫之的“民眾路線”,詮釋的就是對“人民”的敬畏和信仰。
 崇敬和畏懼,是信仰的兩大心理反應。天主教信徒對上帝,伊斯蘭教徒對真主,佛教徒對佛主,都會有一種自然而然的敬畏心理。但是,要人們對某種“主義”或“理論”產生敬畏心理,就顯得有點牽強。馬克思主義作為一種科學的、哲學的理論,研究它的人自然會產生敬佩、信服的心理,但一定不會產生懼怕的心理。一些高中生或大學生害怕上馬克思主義哲學課,害怕期末考“馬哲”,懼怕的對象和實質,與宗教信徒對上帝的懼怕完全不是一回事。我從國中開始接觸、研究馬克思主義哲學,就從來沒有“像敬畏上帝一樣敬畏馬克思主義”的心理反應。不知道其他大師們有沒有那種感覺,反正我是沒有。無論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還是後來的馬克思主義者,都只是強調馬克思主義是科學、是理論武器,沒有說過要像“宗教徒對待上帝”一樣對待馬克思主義理論。“本本主義”、“教條主義”只會將革命和建設引入歧途導致災難。滿是血淚的教訓,不能被忘記。像“基督教徒對待聖經”一樣對待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才是正確的、科學的態度和方法。政治家應當像宗教般虔誠地信仰“人民”。
 對“人民”的信仰,實質上就是對“生命”的信仰,信仰的對象不再是虛無的“神靈”,不再是抽象的“主義”或“理論。“人民”,是由無數個體的人聯合而成的大生命,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個生命機體之中的一個細胞。離開“人民”這個大生命,我們將無法生存,敬畏之心便會油然而生。生命信仰,將對“人民”的信仰進一步引申,擴展到對個人的生命、家庭的生命、團體的生命、國家的生命、地球的生命、太陽的生命和宇宙的生命的虔誠信仰,深入地關心人的內心情感世界、關注人的終極關懷,使馬克思主義信仰成為比宗教還要具有親和力的信仰。
 生命信仰,是馬克思主義信仰從“理論中心”走向“民生中心”,從“政治中心”走向“生活中心”的必然要求。生命信仰,第一次從人民自身的角度而不是從統治者的角度,從個人的層面而不是國家的層面,從日常生活的視角而不是政治管理的視角,來解讀馬克思主義信仰,深刻揭示了“民眾路線”的道理,闡明“民眾路線”不僅僅只是政治口號,而是生存智慧。

生命信仰,是馬克思主義信仰的話語轉換。

 信仰生命,將生命作為終極信仰,是將黨和國家的政治話語轉化為社會主體的大眾話語;是從“單向灌輸”轉變為“雙向互動”,從“講話”或“訓話”轉變為“對話”;是促使“大呼隆”式的理論宣傳模式轉變為有層次性、針對性的“因材施教”;是使黨和國家的主導思想得到社會主體的認同;是將黨和國家的理論訴求轉化為人民大眾的實踐訴求。這樣,馬克思主義信仰大眾化就有了更加豐富的實踐形式,就可以為理論與民眾、政策與百姓之間架起一座橋樑;就可以用理論贏得人心、贏得民眾,把理論轉化為思想和信仰。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來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就可以有更多的實踐形式。
 生命信仰是我們掌握話語權、構建話語體系的戰略制高點。話語是一種表達工具,話語權在本質上是一種政治經濟權力,話語體系的影響力是政治經濟實力對比的結果。在國際社會建立中國話語體系,用中國的話語解讀中國實踐、中國道路、中國問題,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的必然要求和重要標誌。要敢於打破弱勢心理和殖民文化心態的束縛,勇於從迷信西方思想理論的教條主義束縛中解放出來,跳出西方主導的話語體系所預設的範式、概念和理論體系,構建富有中國特色的話語體系和研究範式,以中國問題為導向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內容和形式。
信仰生命,將占據人類道義的制高點,為人類提供真正的“普世價值”,標誌全球理性覺醒時代的到來,是全世界人民追求公正與和平願望的體現。中國人民用生命信仰來引領這場嶄新而偉大的啟蒙運動,必將領導世界走出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統治,並最終引導人類走向理性、公正、光明的“和諧世界”。
 生命信仰,是解決馬克思主義外來話語和本土話語的溝通和轉換,是建構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和中國氣派的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是實現由精英話語體系向大眾話語體系的轉換。

生命信仰,讓民眾擺脫了信仰的關係依附。

 說中國人沒有信仰,但在中國的土地上卻是“五大宗教”俱全,外來的本土的、官方的民間的各種信仰形式和平共處、繁榮非常;說中國人什麼都信,但虔誠的不多。信仰淪落為國人獲取某種利益訴求的工具,神靈成為交易對象和賄賂對象。這便是中國人的信仰迷局和中國式信仰悖論。儘管中國人對待信仰的態度非常的功利和狡猾,但始終無法擺脫對某種信仰的依附關係。即中國人信仰某樣東西,都是受到自己所在團體的影響或灌輸,自己不得不屈從於所在團體的信仰。
 對生命的信仰,純粹是為了信仰而信仰,絕對不是為了實現某種利益,也絕對不是屈從於權勢或習俗。信仰生命,只是服膺於真理,絕對不屈從於權勢或習俗。信仰生命,乃是對真善美的執著追求。信仰生命,是徹底祛除功利、擺脫依附的“信仰自由、自主”。

生命信仰,是價值重建的基石和神聖根源。

 世界,是生命的世界。生命,是世界的本源。敬畏生命,便是敬畏了一切。信仰生命,便是信仰了一切。敬畏一切生命,本身蘊涵著眾生平等。生命信仰,是平等、自由和民主的根基。
 信仰生命,視生命為終極價值、終極目的和終極信仰,為人類的倫理道德的神聖的本源,最終使得馬克思主義信仰處於不可辯駁的地位。誰要駁斥對生命的信仰,就會站在人類的對立面,就會成為反人類、反社會的惡魔。將關愛、尊重、敬畏、崇拜“生命”,作為最基本的道德原點,合乎天道人性,使得馬克思主義信仰立於不可辯駁的高地。這是提升文化軟實力的信仰基礎,是增強理論自信的根本依據。
 以生命為終極價值,統領一切價值,是解決當今眾多價值共存但互不對話且衝突激烈局面的必然選擇。隨著市場經濟不斷發展而出現社會利益的多元化格局,必然就會產生社會價值的多元化態勢。各種思潮、文化觀念並存,傳統與現代、國內與國際、落後與先進、守舊與創新等矛盾交織在一起,衝突激烈而複雜。這樣的境況,當個人的理想預期與社會現實失衡時,便會感到價值選擇困難、精神寄託無助、身心無所適從。人民內部的各種矛盾,因此而繁複叢生。當今的馬克思主義,唯有向前發展一步,以生命作為終極信仰,真切地反映時代精神,回應社會大眾關心關注的問題,才能成為大眾廣泛接受並認同的科學世界觀與方法論。
 面對社會的劇烈轉型,價值的多元、衝突、虛無與幻滅,必須將生命作為終極信仰和終極價值,建立一套全新的價值規範,阻止“拜物教”的全面復歸,將統治精神世界的物化的價值觀念徹底驅逐出去。
 將生命作為終極信仰,不僅能夠實現歷史唯物主義在社會歷史領域的徹底“祛魅”,而且能夠更好地接納形上學和統一唯心主義,防止“物升值而人貶值”、“單向度的人復活”、“意識不幸被征服”和“歷史唯物主義庸俗化”導致“價值迷失”,恢復人的“批判精神”,重塑人的“理想”和“信仰”。
 沒有生命的敬畏和信仰,我們就無法獲得內心真正的快樂。沒有生命的敬畏和信仰,自然萬物都可能成為我們隨意掠奪支配的對象。沒有生命的敬畏和信仰,缺乏對生命的深刻體認,人和萬物,都無法逃脫被作為資源和工具的宿命。有用和無用,就像魔咒,決定著我們的生與死。有用則生,無用則死。生命喪失了作為上帝般神聖的價值目的和終極價值。生命,不要被自身製造的魔障迷失。
現代人類在各種價值的交流與選擇之中,矛盾衝突不可避免。要調和各種價值之間的矛盾衝突,必須構建人類共同的終極價值目標。生命信仰就是要突出強調馬克思主義信仰的終極價值關懷取向,在終極價值取向上牽導起價值創造源泉的精神機制,在理論上科學界定價值目標與價值標準的本質內涵,在實踐中最佳化社會環境、強化個體責任兩個緯度建立消解危機的現實生成環境。

生命信仰,深入地解讀了共產主義。

 最近有的外國人議論說:“馬克思主義是打不倒的!”打不倒,並不是因為大本子多,而是因為馬克思主義的真理顛撲不破。其實馬克思主義並不玄奧,是很樸實的東西,是很樸實的道理。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是顛撲不破、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是人類生命意識的覺醒,也可以說是宇宙生命意識的真正自覺,是生命信仰的聖經,是引導盲目的生命走向自覺、獲得自由的聖經,是建立共產主義大同社會的人間天堂的聖經。正如毛澤東所說:“十月革命一聲炮響,給中國帶來了馬克思主義”,中國革命的面貌才煥然一新。縱觀近百年歷史,可以說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社會的影響世所罕見,使一個災難深重的舊中國逐步變為一個獨立富強的新中國。
 單獨的一個國家生命,無法應對當今面臨的很多世界難題,如全球變暖、全球環境污染、資源布局不均、甚至人類要走出地球尋求地外生存空間等問題。可是現在的各種國際貿易衝突,讓我們意識到:這是國家利益至上思維,而不是“全世界無產者”超越國界的相互支持。我們現在的口號不是“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而是“全世界的國家生命聯合起來”,形成“地球聯邦”,以國家生命作為細胞,聯合成一個緊密的人類超級大生命。以此來高揚生命信仰精神,抵制大國沙文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人類利益至上的價值取向要與國家利益至上達成和解,最終實現統一。因為在生命信仰看來:個人生命、國家生命和整個人類生命都是辯證的平等關係,利益都是辯證的一致關係。
 傳說中的恐龍,可謂龐然大物,為什麼只在地球上橫行一時就銷聲隱跡?有人說原因是災難。但是,與之同時代的很多物種並沒有全部滅絕,至少說明它非常脆弱吧?龐然大物為什麼會如此脆弱?原因就在於它們只是形成了一個群落,而沒有形成一個緊密的、有機聯繫的生命整體。
 單個的人與眾多動物相比,沒有尖牙利爪,沒有厚皮堅甲,不能振臂飛翔,不能潛入深海……可謂十足的弱者。為什麼在殘酷的生存競爭中,人類會脫穎而出站在生物鏈的頂端?原因國小生都知道,因為人有智慧、會思維、會製造工具、能團體協作。可是,人為什麼會有如此高超的智慧和複雜的思維?達爾文說是進化,馬克思說是勞動創造了人類社會。他們說的都很對,人類的確是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積累智慧、發展語言,最終形成了一般動物所不具備的抽象思維,發明了一般動物無法企及的生產工具和攻擊武器。人類正是在生產勞動中聯合成了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形成了一個超級大生命。人類進化的高超之處,在於我們並沒有停留在鬆散的群落組合的水平之上,而是更上一層樓,形成了一個緊密聯繫的超級大生命,超越了個體人的有限能力,成就了人類上天入地、呼風喚雨的神仙本事。
 小生命組成大生命,大生命再組成超級大生命,生命就是這樣不斷進化、實現超越,掙脫必然王國的束縛而走向自由王國。人要超越個體的有限和局限,不能僅僅憑藉幻想,必須主動融入國家和整個人類社會的超級大生命才能真正實現。
 一提到共產主義信仰,人們想到的就只是“財產共有,各盡所能,按需分配”,甚至被不懷好意的人污衊為“共產共妻”。實質上,無論是財產共有也罷,各盡所能也罷,還是按需分配也罷,都只是共產主義社會的表象,絕非精神實質。平等互愛,崇尚民主、熱愛自由、關愛弱小、樂於奉獻、尊重個人、集體負責、和諧相處、共生共榮,等等,才是共產主義社會的精神實質。僅僅看到表象而忽視其豐富的精神內涵,必然會導致共產主義信仰的庸俗化,會傷害信仰者的美好情感。關於共產主義社會的表象,人們根據自己的經驗和願望,曾作出很多精彩的描述,也鬧出很多笑話,滋生種種困惑。為了簡單易懂,史達林說共產主義社會就是“頓頓都能夠吃上土豆燒牛肉”;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中國老百姓說共產主義社會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可是今天,很多人頓頓山珍海味都吃膩了,大部分普通家庭各種用具一應俱全,手機成了普通的通訊工具。於是人們開始困惑:我們已經遠遠超出了前人對共產主義社會的美好想像,可是我們怎么沒有一點進入共產主義的感覺呢?
 人心不足蛇吞象,共產主義不是物慾的無度擴張,金銀滿地而精神荒蕪的共產主義何其荒唐。創造美好生活,享受美妙生命,追求樸素的幸福快樂,執著於內心的豐盛完滿,詩意地生活,詩意地棲居,共產主義社會才是人間天堂。
 各種宗教描述的天堂固然美好,令人神往,但通往的路只有一條,那就是死亡,否則無路可走。許多信仰宗教的有識之士看到了這條絕路會令人望而止步,於是開始反思能否將“天堂”建造在“凡世”,提出了“有愛的地方就是天堂”的精闢見解,準確地把握了信仰的精神實質。我們也可以說:“有快樂、幸福和關愛的地方就是共產主義。”不要在抱怨中苦等共產主義社會的到來,只要我們虔誠地去信仰生命,願用愛意的行動去建設社會,那么,人間便是共產主義的天堂。
 要到達天堂的彼岸,“忍辱負重、行善積德”成了各種宗教信仰兜售的舊船票,當人們好容易將歷盡艱難屈辱得到的船票遞上時,卻被上帝告知:船早已經起航!欺騙終不會長久,不要責難共產主義信仰者手中的利劍,唯有披荊斬棘才能通往共產主義的人間天堂。共產主義者是虔誠的生命信仰者,會盡一切努力去愛惜每一個人的生命。共產主義者不是崇尚暴力的武夫,更不是嗜血的惡魔。但是面對欺壓剝削,為了保衛自己的國家的大生命或人類社會的大生命,為了民族的解放或人類的解放,個人不怕流血犧牲。共產主義者是辯證者,但凡能夠避免流血衝突而獲得民主自由和民眾福祉的道路,都會去努力、嘗試。講得太大了,會讓生活在和平建設年代的人感覺到空洞,這裡只是想強調馬克思主義信仰(即共產主義信仰)的鬥爭性,用在生活之中,可以叫做抗爭、反對、堅守,等等。生活在大千世界,要張揚個性、獨立特行,要獲得身心的自由解脫,難免不會與現存的社會保守勢力和惡習發生衝突,這時就需要打破常規、擯棄惡習的鬥爭勇氣。再簡單一些,就是要敢於向違背自己意願的事和人說:“不!”
 所以,不要一提到共產主義信仰就只會聯想到“革命”、“階級鬥爭”這些詞兒。人類的壓迫不僅僅只是來自於敵人和階級統治,禍害的根源在於生命的不自覺和欲望的泛濫。你能認為那些為情所困、痛不欲生的痴男怨女是階級壓迫造成的嗎?那些擁有千萬家財還憂心忡忡的人是在擔心自己的財產被“革命”充公嗎?那些貪污腐敗的官員是因為受到階級敵人的唆使逼迫嗎?都不是吧?他們只是因為不能真正的懂得生命的真諦,誤讀了生命本來的價值和意義,心魔叢生,才導致種種困惑,誤入歧途,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
 科學把“上帝”送上斷頭台,用實證的利劍將其斬首,拋屍於宇宙之外。當勝利的歡呼聲漸漸停息,人們突然感覺“道德”的宇宙失去了本源。就像兒童突然失去了威嚴的父親,感覺到心靈無依無靠。彷徨之中,叛逆的尼采想到人應當自己做自己的上帝,用“超人”來取代“上帝”;懦弱的笛卡爾則在邏輯的盡頭,給逝去的“上帝”安一個牌位,希望藉助“上帝”的虛名來結束無窮無盡的懷疑;勇敢的馬克思則用“客觀實在”,完全取代了“上帝”,用共產主義大同社會取代了虛幻的天堂。

生命信仰,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持、神聖解釋和精神動力。

 生命信仰,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豐富和發展;是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的有機結合;是具有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新理論;是緊密結合時代特徵,不斷吸收新的時代內容,使馬克思主義緊跟時代發展步伐的實踐總結;是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基本觀點形象化、通俗化、具體化,使之更好地為人民大眾所理解、所接受理論先導;是鞏固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的理論突破;是保持黨的先進性、提高黨的執政能力的努力;是使馬克思主義始終保持旺盛生命力的源泉;是加強黨的思想理論建設的大膽探索;是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引領中國發展進步,肩負起民族復興歷史使命的思想理論創新。熱愛生命,才會有探求生命真諦的欲望。只有追求真理成為發自內心的欲望,學習型公民、學習型團體、學習型政黨的建設才成為可能。
 生命信仰,緊密結合時代特徵,從人民民眾現實需要的角度出發,用人民民眾能夠接受、樂於接受的方式揭示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武裝廣大人民民眾的頭腦,指導人們的實踐,推動當前的發展,真正使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變成為人民民眾的強大思想武器。其目的就是要引導黨員幹部始終站在人民大眾的立場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把服務民眾、造福於民作為崇高責任和光榮使命,切實增強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在當下的解釋力和說服力。
 信仰生命,心中有信仰,祛除浮躁,民眾才會安心於自己的事業,知識和技術才能不斷地點滴積累,民族復興的力量才能積流成河、積河成海,改革開放的能量才能綿延持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事業才能夠萬古長青。安頓好大眾的心靈,讓每一公民都能安心於自己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社會自然就會和諧。每一公民的心靈都有敬畏、信仰和仁愛,違法犯罪就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遏制,社會才會安定。關注民生,關懷公民內心的情感世界,是真正的為人民服務,是新時期踐行“宗旨”的高標準要求,是一種“大政治”。宣揚和踐行馬克思主義信仰,不一定要口中不離“主義”二字。
 關注民眾根本的物質利益,是首要前提。但是,在物質財富相對比較豐盈的今天,精神關懷特別是終極關懷成了民眾強烈的心理渴求。而在這一方面,馬克思主義沒能及時跟上,也是民眾疏遠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重要原因。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關注人的學問,關注人的生活世界,關注人的生存、發展、幸福、尊嚴、價值、意義、歸宿和思想情感等。當它成功地解決了人民的階級壓迫和物質貧困之後,應更多地關懷個體的心靈世界,分出一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將人文關懷從政治領域擴展到生活領域。生活化才能大眾化。打破這個瓶頸,馬克思主義大眾化的能量才能夠得到最大的釋放。
 生命信仰真正做到了充分尊重人民民眾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尊重人民民眾生動實踐的革命性品格。忠於事實、忠於真理、打破陳規、否定已有結論,說出了前人沒有說過的新話。
 馬克思主義不是海市蜃樓,也不是紙上談兵,而是循著人類歷史發展的規律,找到了個人有限生命獲取無限價值的現實途徑――為人民服務。只有“人民”成為每個共產黨員心中的“上帝”,馬克思主義才能真正成為每個共產黨員畢生的信仰和追求。既要教育廣大黨員民眾樹立共產主義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同時也要真正認識馬克思主義的真理性,堅定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並且對馬克思主義真學、真懂、真信、真用,真正用馬克思主義做指導投身到社會主義建設中。
 如果認為只要達到“共富”就萬事大吉,而不管什麼道義和主義,就會陷入目光短淺的工具理性和實用主義。已開發國家的高福利制度,可以說“共富”已經成為現實。可是它們的高福利正在接受國家經濟衰退的考驗,能不能長久堅持下去,完全要看國家經濟的頹勢能不能扭轉。高福利的基礎,是國家雄厚的經濟實力。沒有根本上優越的經濟社會制度,高福利最終只是曇花一現。政客們完全可以高舉國債,大發福利來賺取選票。短暫的“共富”目的是達到了,可是等待國民的就可能是國家經濟崩潰的災難。生命在進化的過程之中,沒有選擇生成幾個大腦、幾個心臟、幾套腸胃,而是選擇形成高度協調統一的有機整體,就是居於在殘酷的生成競爭之中的考量,能夠高效決策、高效行動,能夠長久地、更好的延續下去,永遠立於不敗之地。效法生命,而不是效法經典和空洞的主義,是生命信仰獨特的思維方式。
如果人人都虔誠地信仰生命,都能夠做到心中有愛,潛心於自己的工作和事業,將工作和事業當做體現自己生命藝術、升華自己生命價值的信仰實踐,用實際行動為國家為社會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微薄力量,為民族的復興盡一份力、發一束光;安心於自己的家庭,珍視夫妻之間平凡溫馨的愛意,悉心照料老人和孩子;滿足於真實平凡的日常生活,樂於與同事、朋友和鄰居相處,快樂於自己工作之餘的個人愛好……所有這些,難道算不上一種崇高嗎?難道不是我們的革命前輩不惜流血犧牲,為後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狀態嗎?難道不是我們對生命虔誠信仰的踐行嗎?“空談誤國,實幹興邦。”習總書記如是告誡我們。空喊“崇高”,等於消解“崇高”。不說“崇高”,不等於忘記“崇高”。大山之所以“崇高”,是因為它有平凡的大地牢牢支撐;高樓之所以“崇高”,是因為它由平凡的磚塊慢慢砌成。
 生命信仰,作為最大限度的、形象化的馬克思主義,很容易做到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來闡述博大精深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形象化、通俗化,大眾更容易接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