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飯的做法
酸飯可以用白面做,高粱面做,蕎麥麵做,也可以用玉米面或是茬面做等等,當然用什麼面做,每個人各有各的喜好。 做酸飯其實很簡單,要吃洋芋酸飯,首先將水倒進鍋里,把事先準備好的洋芋洗乾淨,切成塊,然後放進鍋里煮,等鍋里的洋芋熟爛後,再把擀好的面切成麵條或是面片下進鍋里,等面熟了之後,再把準備好的漿水倒進鍋里,如果吃的酸就多調些漿水,如果吃的甜(甜,指酸味淡)就少調些漿水,漿水調上之後,等鍋里的面,漿水溢起三次之後,這酸飯也就做好了。這就是洋芋酸飯,也叫一鍋酸飯。
還有一種就是熗鍋酸飯,熗鍋酸飯就是首先在鍋里放些食用油加溫燒熟,等油熟了之後放些蒜片,韭菜或是石蔥花(山地里一種類似韭菜的草本植物,葉細而長,夏季開出淺紫色小花),再放些鹽稍加翻炒,然後把漿水倒進鍋里加溫,等鍋里的漿水溢起後,把漿水盛到其他的盆子裡,然後在鍋里燒水下面,面煮熟後直接撈在碗裡,再把熗好的漿水澆在面上,如果喜歡吃的清就多澆些漿水,如果喜歡吃的稠就少澆些漿水。這就是熗鍋酸飯,也叫兩鍋酸飯。
熗鍋酸飯與洋芋酸飯的區別除了做法有不同之處外,其味道也有所不同,較洋芋酸飯而言,熗鍋酸飯在味道上有一股油香味。在吃酸飯的時候,最好是有下吃(鹹菜),最好的下吃就是炒一盤正宗的甘谷辣椒,或是把韭菜和芫荽切成末攪拌均勻撒些鹽,或撒些乾辣椒麵,這樣調在面里味道特別香,選擇韭菜最好是旱地的為好,因為旱地的韭菜味道最尖(尖,甘谷方言,也就是味道特別突出)。
在農村,每到農忙六月收小麥的時候,中午吃酸飯就似乎成了習慣,在太陽下忙累了,回家吃上一兩碗酸飯,不但神情舒爽,消暑解渴,還能消除疲勞。
如今,酸飯似乎代表了一種家的味道,久別家鄉,常年在外的人們,提及回家,首先說到的就是回家要吃上一頓酸飯,這體現出人們對酸飯的情懷,也體現出人們對酸飯的喜愛
營養價值
李時珍《本草綱目》記述,漿水有"調中行氣,宣和強力,通關開胃,止渴消食,利小便、白肌膚、止嘔吐、治瀉痢"的功效。漿水中飽含乳酸,亦有抵制腐敗菌和抗衰老的作用。
古代記載
甘谷,古稱冀縣。《呂氏春秋》載:"文王嗜菖蒲菹酸菜,孔子聞而服之,縮頞而食之三年,然後勝之。"這說明酸菜在周文王時就已被人食用。古冀縣與周初建國之地陝西岐山相近,這裡的人都喜歡吃酸菜與漿水面,故甘谷漿水面是周朝遺風的繼續與發展。
人人酷愛
在夏天,天氣酷熱的時候,甘穀人一般午飯或是晚飯都會吃酸飯,因為高溫天氣吃酸飯不但能夠解渴,消暑,還能提神,有一種酸爽的感覺。